(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3—15题。(6分)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1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予始四望惨淡 予:________________

题目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3—15题。(6分)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

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1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予始四望惨淡 予:________________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更多“(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3—15题。(6分)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1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予始四望惨淡 予:________________”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词义扩大的是( )。

    A于予与何诛?

    B 皆感激为云泣下。

    C笑从双脸生。

    D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参考答案:C

  • 第2题: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的景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抓住特征描写1分,语言优美1分。

  • 第3题:

    (一)阅读甲、乙两选文,问答17~19题。(10分)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 “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①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②。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且无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

    [注]①冲:交通要道。②虞:忧患。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予尝求占仁人之心____________

    (2)吾谁与归____________

    (3)愿有所记____________

    (4)至无所寓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求:探求。(2)归:归依。(3)愿:希望。(4)至:到了,到达。

  • 第4题: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15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加点的字。(4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3)不蔓不枝 枝

    (4)陶后鲜有闻 鲜


    正确答案:
    (二)9(1)多  (2)洗涤  (3)长枝节  (4)很少  10(1)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11. 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或君子的美好形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12.示例l;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示例2: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示例3: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 第5题:

    石涛云:“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
    打草稿也

  • 第6题:

    天之将丧斯文也,()。

    • A、桓魋于予何
    • B、匡人其如予何
    • C、天与于予和
    • D、与于之奈何

    正确答案:B

  • 第7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西湖七月半(节选) 张岱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己。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额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概括俗人和雅人游西湖的不同情态。


    正确答案: 俗人游湖喧嚣鼓噪,避月如仇,毫无情趣;雅人游西湖浅斟低唱,赏月赋诗,情趣高雅。

  • 第8题:

    翻译: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正确答案: 以前我对于别人,听他所说的话耳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别人,听他说,再看他所做的。因为宰予,我改了过来。

  • 第9题:

    单选题
    《灵枢·百病始生》云:“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C
    解析: {据《灵枢·百病始生》“其生于阴者……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选C。

  • 第10题:

    问答题
    翻译: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正确答案: 以前我对于别人,听他所说的话耳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别人,听他说,再看他所做的。因为宰予,我改了过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翻译下列文章。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士则兹不悦。”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 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

    正确答案:
    孟子离开了齐国,尹士对别人说:“不晓得齐王不能够做商汤、周武,那便是孟子的糊涂;晓得他不行,然而还要来,那便是孟子的贪求富贵。老远地跑来,得不到赏识所以又走了,在昼县歇了三夜才离开,是何等的想长期滞留在齐国,我最不高兴的就是这种人。”
    孟子说:“那尹士哪能了解我呢?老远地来和齐王相见,这是我的希望;不得赏识而离开,难道也是我所希望的吗?只是我的不得已罢了。我在昼县歇宿了三夜再离开,在我心里还以为太快了,〔我这么想:〕王也许会改变态度的。王假若改变态度,那一定会把我召回。我离开昼县,王还没有追回我,我才无所留恋地有回乡的念头。纵是这样,我难道肯抛弃齐王吗?齐王〔虽然不能做商汤、周武,〕也还可以好好地干一番;齐王假若用我,何止齐国的百姓得到太平,天下的百姓都可以得到太平。王也许会改变态度的!我天天盼望着呀!
    我难道像是一个目光短浅的小人吗?向国君进劝谏之言,王不接受,便大发脾气,满脸不高兴;一旦离开,非得走到精疲力竭不肯住脚吗?”尹士听了这话以后,说:“我真是个小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天之将丧斯文也,()。
    A

    桓魋于予何

    B

    匡人其如予何

    C

    天与于予和

    D

    与于之奈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予使契丹:_______________

    (2)相去数丈:_______________

    (3)立涧之东西望:___________

    (4)逾山而去: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出使  (2)距离  (3)向西  (4)越过 

  • 第14题:

    (1)给明·徐宏祖《游黄山日记》选段断句标点.

    时浓雾半作半正每一阵至则时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 哉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分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鲜然山高风钜雾气去来不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蛟时 与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识


    正确答案:
     3.(1)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时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盐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ABC不平贴石上,如苔鲜然.山高风钜,雾气去来不定.下盼诸蜂,时出为碧蛟,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    别一区宇也.

  • 第15题:

    石涛云:“予脱胎于山川也,()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


    参考答案:搜尽奇峰

  • 第16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水仙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⑦尽,迨④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日:“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日:“汝欲夺吾命乎 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 ”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①秣陵:指南京。②质: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1)写出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的意思( )。
    ①各司一时( )②欲购无资( )
    ③请已之( )④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
    (2)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佣者笑而应日:“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 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①季节②想要③停止④通“返”,返回 (2)B【解析】“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是表修饰的,表明“冒雪”是对“归”的修饰,下面的四个句子中只有B项的“而”表修饰,A项中的表顺承,C、D项中的表转折。
    (3)家人不能阻止我,(只好)听任我抵押首饰购买水仙花。
    (4)冒雪赶回南京看水仙花;竭尽家财买水仙花。作用是衬托作者对水仙花的喜爱。(意对即可)

  • 第17题: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这段文章选自哪篇文章?


    正确答案: 《西湖七月半》。

  • 第18题:

    “于予与改是”中“予”的意思是“我”。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翻译: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正确答案: 我观赏那巴陵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上。

  • 第20题: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这段话采取的是什么手法


    正确答案: 场面描写。

  • 第21题:

    填空题
    石涛云:“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

    正确答案: 打草稿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于予与改是”中“予”的意思是“我”。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石涛云:“予脱胎于山川也,()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

    正确答案: 搜尽奇峰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