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题。(15分)追随春天的脚步韩吉辰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故乡——那就是华南地区。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每一年春天都要来一次从南到北的长途旅行呢!在我们追随春天的脚步展开旅程之前,先来明确一下春天的标准是什么②节气“立春”并不是表示春天的到来。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根据当时黄河中下游一带气候确定的。现在气候早就变化了,况且中国那么大,华南的一些地区根本不下雪。所以二十四节气并不统一,“立春”节气不是春天到达的时间。

题目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题。(15分)

追随春天的脚步

韩吉辰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故乡——那就是华南地区。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每一年春天都要来一次从南到北的长途旅行呢!在我们追随春天的脚步展开旅程之前,先来明确一下春天的标准是什么

②节气“立春”并不是表示春天的到来。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根据当时黄河中下游一带气候确定的。现在气候早就变化了,况且中国那么大,华南的一些地区根本不下雪。所以二十四节气并不统一,“立春”节气不是春天到达的时间。

③春天的科学标准是:每五天的平均气温,又叫候气温,稳定在10℃~22℃之间,春天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每五天平均气温,低于10℃的就是冬天,高于22℃的就是夏天了。

④每年二月下旬,春天便迈开脚步,从其故乡华南地区出发北上了,3月5日左右到达长沙,15日前后到达武汉、南昌和杭州,25日前后到达郑州和济南,4月初来到石家庄、德州和天津,4月10日左右,就抵达北京了。前后共走了40多天,1700多千米的路程,真可谓风雨无阻、日夜兼程!

⑤春天稍作停留便接着向北旅行,4月25日左右到达沈阳,5月10日前后到达哈尔滨。这段路是上坡路,所以走得慢一些。要是遇上了寒流,春天的行程表也会有一些调整。

⑥春的旅程有两个秘密。第一是上山的速度很慢,一些高山从没有春天在那里驻足过,而且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有人想不通:热空气上升,高空离太阳又近,为什么气温反而低呢?这是因为太阳的能量不是直接加热空气的。太阳光照射大地,先把地面烤热,再由地面去加热空气,因此气温的变化,取决于距离地面(热源)的高低。一般在对流层,每上升100米,气温要降低0.6℃,越高气温越低。

⑦和春天有关的另一个秘密是,它到达海边的时间会晚一些,不过一旦到达,就会在那里流连忘返。那是因为海水的温度变化比较慢,加上海风吹来吹去的影响,气温变化要缓慢一些,因此春天到达时间会晚一些,但是驻足时间会比较长。这就是一些高山和海滨往往是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5期)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依次是:春天的标准、_____________、春天的秘密。(2分)


相似考题
更多“(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题。(15分)追随春天的脚步韩吉辰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说“国产电影的春天来了。”乙说:“不一定。”
    以下选项中最符合乙的原意的是:
    A国产电影的春天可能来了
    B国产电影的春天可能没来
    C国产电影的春天必然来了
    D国产电影的春天必然没来


    答案:B
    解析:
    解析:
    由逻辑关系:一定=必然;不一定=不必然=可能不=可能没。由于乙说:“不一定。”则可知,
    A项:国产电影的春天可能来了,应该改为国产电影的春天可能不来了。A错;
    B项:B对;
    C项:国产电影的春天必然来了,应该改为国产电影的春天不必然来了,故C错;
    D项:国产电影的春天必然没来,应该改为国产电影的春天不必然来了,故D错。
    故正确答案为B。

  • 第2题:

    指出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格。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比拟连用。

  • 第3题:

    作业题4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

  • 第4题:

    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与句后括号内所标注的不符的是()。

    A.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拟人)
    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比喻)
    C.他们盛赞它“引出知识迷宫的线索”、“打开一切科学宝库的钥匙”,给它以极高的地位(引用)
    D.为什么某些生物分布广泛而繁多,而它的邻种却分布得狭小而稀少呢(反问)

    答案:D
    解析: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由此可见D项的修辞手法不是反问,而是设问。

  • 第5题: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使用的辞格是()。

    A反复、夸张

    B对偶、拟人

    C对偶、比拟

    D反复、拟人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