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量得甲、乙二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甲、乙二地的实际距离为:
A.50米
B.500米
C.500米
D.250米
第1题:
甲、乙两人沿直线从A地步行至B地,丙从B地步行至A地。已知甲、乙、丙三个同时出发,甲和丙相遇后5分钟,乙与丙相遇。如果甲、乙、丙三人的速度分别为85米/分钟、75米/分钟、65米/分钟。问AB两地距离为多少米?
A、8000米 B、8500米 C、10000米 D、10500米
第2题:
甲、乙两人沿直线从A地步行至B地,丙从B地步行至A地。已知甲、乙、丙三个同时出发,甲和丙相遇后5分钟,乙与丙相遇。如果甲、乙、丙三人的速度分别为85米/分钟、75米/分钟、65米/分钟。问AB两地距离为多少米?( )。
A.8000米
B.8500米
C.10000米
D.10500米
第3题:
甲、乙二人自行车比赛,若甲让乙先骑16米,则甲骑4秒钟可以追上乙;若甲让乙先骑3秒钟,则甲骑6秒钟就能追上乙,则乙、甲二人的速度各为多少? ( )
A.6米/秒10米/秒
B.8米/秒12米/秒
C.9米/秒11米/秒
D.10米/秒13米/秒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从1:500的地形图上量得一段长度为3.8cm,问在地面上的实际距离是()。
第7题:
甲车以10米/秒,乙车以4米/秒的速率在同一直车道中同向前进,若甲车驾驶员在乙车后方距离d处发现乙车,立即踩刹车使其车获得-2米/平方秒的加速度,为使两车不致相撞,d的值至少应为()
第8题:
用钢尺分别丈量了甲、乙、丙三段距离,其结果为:D甲=100±0.02米,D乙=1003±0.02米,D丙=1000±0.04米,则甲乙丙精度关系为()。
第9题:
80米
60米
40米
第10题:
90
120
75
150
第11题:
1:30000000
1:3000000
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30千米
三万分之一
第12题:
A.0.0185
B.-0.0185
C.0.5544
D.-0.5544
第13题:
甲、乙、丙三人,甲每分钟走 50 米,乙每分钟走 40 米,丙每分钟走 35米,甲、乙从
A 地,丙从 B 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丙遇到甲 2 分钟后遇到乙,那么,A、B 两地相距多
少米?( )
A.250 米
B.500 米
C.750 米
D.1275 米
第14题:
甲、乙、丙三人进行100米赛跑,如果甲和乙比赛,甲领先10米到达终点,如果乙和丙比赛,则乙领先10米到达终点,那么甲和丙比赛,甲领先丙( ) 米到达终点。
A.19米
B.20米
C.21米
D.22.3米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一根名义长为30米的钢尺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为30.012米,用这根钢尺量得两点间距离为264.580米,求经过尺长改正后的距离。
第18题:
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000的亚洲地图上量得亚洲最东端到最西端的图上距离约为10厘米,则它们的实地距离约为()
第19题:
在1:1000的比例尺图上,量得某绿地规划区的边长为60毫米,则其实际水平距离为()。
第20题:
1200米
12米
120米
第21题:
5米
50千米
500千米
50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