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对未按期还款的商业助学贷款借款人,贷款银行可采用的催收方式包括( )。
A.电话催收
B.信函催收
C.上门催收
D.律师函
E.司法催收
第2题:
A.借款人首次未按借款合同规定时间归还贷款本息时,信贷人员应在首次还款到期日后3个工作日内对借款人进行电话或短信提示催收
B.借款人首次未按借款合同规定时间归还贷款本息时,信贷人员应在首次还款到期日后5个工作日内对借款人进行电话或短信提示催收
C.借款人连续2期或累计4期未还贷款本息时,信贷人员应上门催收,向借款人、担保人发出书面催收通知书进行催收
D.借款人连续3期或累计5期未还贷款本息时,信贷人员应上门催收,向借款人、担保人发出书面催收通知书进行催收
E.借款人连续3期或累计5期未还贷款本息,应通过诉讼、处理抵押财产、追究担保人责任等措施对全部贷款本息进行清收
第3题:
下列关于商用房贷款不良贷款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有( )。
A.银行应按照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对不良贷款进行认定
B.银行应建立商用房贷款的不良贷款台账
C.银行应把认定为不良贷款的商用房贷款自行核销
D.对未按期还款的借款人,有担保人的可向担保人通知催收
E.已核销的商用房贷款,银行不再催收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对到期尚未归还的农户小额贷款,客户经理首先应()。
第7题:
对借款人确因暂时经营困难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固定资产贷款,贷款人可采取什么措施?
第8题:
借款合同期限届满,借款人未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贷款行在向借款人催收时,可以不向保证人送达履行担保责任通知书。
第9题:
上门催收
信函催收
电话催收
律师函
司法催收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电话催收
信函催收
上门催收
律师函催收
司法催收
第12题:
关于不良商用房贷款的管理,银行首先要按照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对不良商用房贷款进行认定,认定之后要适时对不良贷款进行分析
未按期还款的借款人,应采用电话催收、信函催收、上门催收、律师函、司法催收等方式督促借款人按期偿还贷款本息
对认定为呆账贷款的商用房贷款,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核销
对银行保留追索权的贷款,银行应实行“账销案存”
对确需重组的借款人,银行可在严格五级分类标准、把握好偏离度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重新进行贷款风险评价,科学合理地与借款人协商进行贷款重组
第13题:
下列关于不良商用房贷款管理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对认定为呆账贷款的商用房贷款,银行应按有关规定组织申报材料并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核销
B.对未按期还款的借款人,应采用电话催收等方式督促借款人按期偿还贷款本息,有担保人的要向担保人通知催收
C.银行应按照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对不良商用房贷款进行认定
D.已核销的商用房贷款,银行不再催收
第14题:
商业助学贷款中,对未按期还款的借款人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电话催收
B.信函催收
C.上门催收
D.提起诉讼
第15题:
对未按期归还商用房贷款的借款人,可采取的催收方式有( )。
A.电话催收
B.信函催收
C.上门催收
D.律师函催收
E.司法催收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对借款人确因暂时经营困难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贷款人可与借款人协商进行贷款重组。
第19题:
商业助学贷款的借款人未能按期还款,采用的催收方式包括()。
第20题:
借款人的住所有无变动
借款人购买商用房的首付款是否已经到位
借款人是否按期足额归还贷款
借款人工作单位是否发生变化
借款人的联系方式是否发生变化
第21题:
电话催收
向担保人催收
上门催收
信函催收
司法催收
第22题:
第23题:
借款人是否按期足额归还贷款
借款人工作单位是否发生变化
借款人的联系电话有无变动
有无发生可能影响借款人还款能力的突发事件
商用房的租金收入状况
第24题:
电话催收
信函催收
上门催收
律师函
司法催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