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银行应采取符合小企业贷款流程特点的信贷风险控制措施。除()外,应通过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信贷人员的积极性,确保作为贷款决策基础的借款人信息及贷款建议真实、可靠。
第2题:
贷款人应加强对贷后资金的管理,针对借款人所属行业及经营特点,开展跟踪检查,动态管理,每季至少()次到企业实地察看,了解其生产经营等情况,重点就以下内容进行检查。
第3题:
哪项不属于贷款人加强动态贷后管理,防范化解信贷风险的措施()。
第4题:
在贷款分类中,以下属于非财务因素分析内容的有()
第5题:
按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规定,以下属于信贷资产分类的非财务因素包括()。
第6题:
对
错
第7题:
经营、管理、信用、支付、担保
经营、财务、信用、支付、抵押
经营、财务、信誉、支付、担保
经营、财务、信用、支付、担保
第8题:
借款人的行业风险
借款人的经营风险、管理风险
自然及社会因素
银行信贷管理
第9题: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信贷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针对客户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标准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对存在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客户实行名单制管理
加强对拟授信的境外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
对有潜在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客户,制定并实行有针对性的贷后管理措施
第10题:
动态关注借款人重大预警信号
提前收贷
追加担保
落实信贷责任
第11题:
客户经理
风险经理
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
信贷管理人员
第12题:
借款人的行业风险因素
借款人经营风险因素
借款人管理风险因素
借款人还款意愿
第13题:
《解读贷款新规》中,针对借款人信用状况较好、贷款质量较高、行业潜在风险较小的,贷后检查监测的频率应较高,以及时发现贷款风险。请判断正误?如错误,请说出正解。
第14题:
贷后管理中,由经营行客户部门制定风险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风险信号是()。
第15题:
()针对客户和项目自身特点、所在行业特点、所办理信贷产品的风险特点等,结合贷前尽职调查情况,逐户设计差别化的贷后管理方案。
第16题:
流动资金贷款人应加强贷款资金发放后的管理,针对借款人所属行业及经营特点,通过定期与不定期()与非现场监测,分析借款人经营、财务、信用、支付、担保及融资数量和渠道变化等状况,掌握各种影响借款人偿债能力的风险因素。
第17题: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强(),对有潜在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客户,制定并实行有针对性的贷后管理措施。
第18题:
2
3
4
1
第19题:
行业风险
经营风险
管理风险
流动比率
银行信贷管理
第20题:
贷前管理
贷中管理
贷后管理
第21题:
任意抽查
主观分析
现场检查
主观想象
第22题:
对正常类信贷资产,必须按要求进行贷后管理,加强贷后检查,落实管理责任。
对次级类信贷资产,必须密切跟踪不利因素的变化情况,加强贷后管理,注意防范和化解风险,通过追加担保等措施,促进信贷资产向正常转化。
对关注类信贷资产,必须加大催收力度、压缩信用余额、补充或追加担保措施,同时要积极查找和保全债务人、保证人的有效资产,防止担保物被转移或毁损。
对可疑类信贷资产,该资产的管理部门必须加快处置抵质押品,采取一切合法手段进行清收。
对损失类信贷资产,该资产的管理部门必须继续追偿;并准备和收集有关材料,对符合条件的信贷资产,及时申报核销。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