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2007年3月31日,乙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加工该存货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成本为2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为2万元,估计用该存货生产的产成品售价万元。假定乙存货月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0,2007年3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A.-10B.0C.10D.12

题目

某企业2007年3月31日,乙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加工该存货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成本为2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为2万元,估计用该存货生产的产成品售价万元。假定乙存货月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0,2007年3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10

B.0

C.10

D.12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先计算出乙存货的成本=100+20;再计算出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110-2=108,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所以要计提跌价准备(120-108)=12(万元)。 
更多“某企业2007年3月31日,乙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加工该存货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成本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企业2018年3月31日,乙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加工该存货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成本为25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为3万元,估计该存货生产的产成品售价120万元。假定乙存货月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12万元,2018年3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8
    B.4
    C.8
    D.-4

    答案:D
    解析:
    可变现净值=存货的估计售价-进一步加工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税费=120-25-3=92(万元)。当期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存货跌价准备已有贷方余额=(100-92)-12=-4(万元)

  • 第2题:

    某企业2017年3月31日,乙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加工该存货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成本为25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为3万元,估计该存货生产的产成品售价120万元。假定乙存货月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12万元,2017年3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A.-8

    B.4

    C.8

    D.-4


    明确的认定: (1)甲公司,2017年12月31日,资产中所记录的存货100万元是存在的。言外之意,没有虚假。(存在认定) (2)甲公司,2017年12月31日,资产中所记录的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言外之意,金额正好是100万元,金额准确。(计价和分摊认定) 隐含的认定: (3)甲公司,2017年12月31日,资产中应当记录的100万元存货均已记录。言外之意,没有漏记,完整。(完整性认定) (4)甲公司,2017年12月31日,资产中记录的存货100万元均由其拥有。言外之意,存货没有受到留置权限制,没有被抵押或作为担保物,所有权属于甲公司。(权利和义务认定)

  • 第3题:

    【单选题】某企业2017年3月31日,乙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加工该存货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成本为25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为3万元,估计该存货生产的产成品售价120万元。假定乙存货月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12万元,2017年3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A.-8

    B.4

    C.8

    D.-4


    明确的认定: (1)甲公司,2017年12月31日,资产中所记录的存货100万元是存在的。言外之意,没有虚假。(存在认定) (2)甲公司,2017年12月31日,资产中所记录的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言外之意,金额正好是100万元,金额准确。(计价和分摊认定) 隐含的认定: (3)甲公司,2017年12月31日,资产中应当记录的100万元存货均已记录。言外之意,没有漏记,完整。(完整性认定) (4)甲公司,2017年12月31日,资产中记录的存货100万元均由其拥有。言外之意,存货没有受到留置权限制,没有被抵押或作为担保物,所有权属于甲公司。(权利和义务认定)

  • 第4题:

    13、某企业2017年12月31日,甲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加工该存货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加工成本2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2万元,估计用该存货生产的产成品售价为110万元。假定甲存货月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2万元,2017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A.12

    B.-12

    C.10

    D.-10


    明确的认定: (1)甲公司,2017年12月31日,资产中所记录的存货100万元是存在的。言外之意,没有虚假。(存在认定) (2)甲公司,2017年12月31日,资产中所记录的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言外之意,金额正好是100万元,金额准确。(计价和分摊认定) 隐含的认定: (3)甲公司,2017年12月31日,资产中应当记录的100万元存货均已记录。言外之意,没有漏记,完整。(完整性认定) (4)甲公司,2017年12月31日,资产中记录的存货100万元均由其拥有。言外之意,存货没有受到留置权限制,没有被抵押或作为担保物,所有权属于甲公司。(权利和义务认定)

  • 第5题:

    某企业20×7年3月31日,乙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加工该存货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成本为2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为2万元,估计用该存货生产的产成品售价110万元。则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万元

    A.90

    B.100

    C.108

    D.88


    12

  • 第6题:

    某年3月31日,某企业乙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加工该存货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成本为20万元,估计用该存货生产的产成品售价11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为2万元,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万元。

    A.-12

    B.88

    C.90

    D.108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