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28岁。近半个月自觉右侧外 阴肿痛,无发热,查体见右大阴唇红肿, 发热,压痛,有波动感,此病应考虑为A.前庭大腺脓肿B.前庭大腺囊肿C.前庭大腺炎D.外阴炎E.外阴脂肪瘤感染

题目

患者女性,28岁。近半个月自觉右侧外 阴肿痛,无发热,查体见右大阴唇红肿, 发热,压痛,有波动感,此病应考虑为

A.前庭大腺脓肿

B.前庭大腺囊肿

C.前庭大腺炎

D.外阴炎

E.外阴脂肪瘤感染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性,28岁。近半个月自觉右侧外 阴肿痛,无发热,查体见右大阴唇红肿, 发热,压痛,有波动感,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29岁,哺乳期,右侧乳房胀痛2天,发热39℃,体格检查:右侧乳房肿胀,内侧象限有压痛,有波动感。

    1周以后,右侧乳房疼痛范围扩大,伴发热39℃以上,寒战,体格检查:右侧乳房红肿热痛明显,有压痛及波动感,穿刺出脓性液体。应做什么治疗
    A:切开引流
    B:单纯性右侧乳房切除
    C:抗生素治疗
    D:中药治疗
    E:物理治疗

    答案:A
    解析:
    根据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乳头发育不良(过小或内陷)、乳汁过多、乳管欠通畅的妇女,患乳出现红、肿、痛、热感染征象,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较重,应首先考虑急性乳腺炎。若脓肿形成,有波动感(浅表脓肿)或明显压痛(深处脓肿),穿刺抽出脓液,即可确定诊断。

    用吸乳器吸净乳汁,保持乳管通畅。

    治疗愈早,效果愈好。形成脓肿前必须积极控制感染,形成脓肿后应及早切开引流。

  • 第2题:

    患者女性,32岁,阴部红、肿、痛2天,无发热,查体见左侧大阴唇下1/3处红肿硬块,触痛明显,无波动感,腹股沟淋巴结未及肿大,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

    A.诊为前庭大腺炎
    B.氦氖激光穴位照射
    C.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
    D.红斑量紫外线患部照射
    E.无热量超短波单极法置于会阴部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32、23岁,服务员,近半月自觉右侧外阴肿痛,无发热,查体见右大阴唇红肿,发热,压痛有波动感,此病应考虑为?

    A.前庭大腺脓肿

    B.前庭大腺囊肿

    C.前庭大腺炎

    D.外阴炎

    E.外阴脂肪瘤感染


    前庭大腺脓肿

  • 第4题:

    患者女,28岁。近半个月自觉右侧外阴肿痛,无发热,查体见右大阴唇红肿,发热,压痛,有波动感,此病应考虑为

    A.前庭大腺脓肿
    B.前庭大腺囊肿
    C.前庭大腺炎
    D.外阴炎
    E.外阴脂肪瘤感染

    答案:A
    解析:
    症状、体征表明为前庭大腺脓肿。

  • 第5题: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2岁,初次妊娠,产后4周,右侧乳房胀痛,伴发热。
    查体:T39.5℃,急性面容,右乳外上红肿,皮温高,压痛,有浮动感。
    辅助检查:WBC16×10/L,中性粒细胞分类88%,B超示:右乳外上象限液性暗区。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本例初步印象:急性乳房炎,脓肿形成。其诊断依据是:
    (1)初次妊娠,产后。
    (2)发热、寒战、乳房肿痛。
    (3)查体乳房表现为红、肿、热、痛典型的炎症表现。
    (4)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明显升高。
    (5)B超提示右乳外上象限液性暗区。
    2.治疗原则
    (1)停止哺乳,将乳房以胸罩托起。
    (2)局部湿热敷。
    (3)抗生素治疗,可应用青霉素(80~100)万U+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8小时重复。
    (4)脓肿形成及时切开引流,注意选择合适的引流部位,避免损伤乳管致乳瘘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