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1岁。诊断动脉导管未闭5个月。3天前出现发热、咳嗽,近1天来咳嗽加剧、呼吸急促,三凹症明显,尿少,急诊入院。查体:T38.2℃.P160次/分,R34次/分,肝肋下5cm。诊断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服用强心苷时,消化系统的中毒反应有A、头晕B、视力模糊C、心律不齐D、腹胀明显E、复视、黄绿视

题目
患儿,1岁。诊断动脉导管未闭5个月。3天前出现发热、咳嗽,近1天来咳嗽加剧、呼吸急促,三凹症明显,尿少,急诊入院。查体:T38.2℃.P160次/分,R34次/分,肝肋下5cm。诊断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服用强心苷时,消化系统的中毒反应有

A、头晕

B、视力模糊

C、心律不齐

D、腹胀明显

E、复视、黄绿视


相似考题
更多“患儿,1岁。诊断动脉导管未闭5个月。3天前出现发热、咳嗽,近1天来咳嗽加剧、呼吸急促,三凹症明显,尿少,急诊入院。查体:T38.2℃.P160次/分,R34次/分,肝肋下5cm。诊断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服用强心苷时,消化系统的中毒反应有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男,1岁。诊断动脉导管未闭6个月。3天前出现发热、咳嗽,近1天来,咳嗽明显、呼吸急促,三凹症明显,尿少,急诊人院。查体:T38℃、P160次/分,R55次/分,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粗糙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肝肋下5cm。该患儿可能是合并了

    A.支气管炎

    B.支气管肺炎

    C.肾衰竭

    D.心力衰竭

    E.肝功能衰竭


    正确答案:D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 第2题:

    患儿,女,8岁。于4个月前开始不规则发热,体温38~39℃。2个月前出现气促、咳嗽、下肢水肿,抗结核治疗后无效,1岁时诊断为先心病。体检:T38.5℃,心率114次/分,呼吸48次/分,颈静脉怒张,心前区隆起,于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连续杂音,伴震颤,肝肋下4.0cm,尿蛋白(+)。本例应诊断为( )

    A、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

    B、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炎

    C、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结核

    D、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E、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正确答案:E

  • 第3题:

    患儿,男,1岁,诊断为室间隔缺损8个月。3天前出现发热,咳嗽,近l天来,咳嗽、呼吸急促。三凹症明显。尿少,急诊入院。查体:T38℃、P160次/min,R35次/min,肝肋下5cm。诊断室间隔缺损合并心力衰竭,服用强心苷时循环系统的中毒反应有

    A.室性早搏

    B.视力模糊

    C.恶心、呕吐

    D.腹胀明显

    E.复视、黄绿视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女孩,8岁。于4个月前开始不规则发热,体温38~39℃,2个月前出现气促、咳嗽、下肢水肿,抗结核治疗后无效,1岁时诊断为“先心病”。体检:T:38.5℃,P114次/分,R48次/分,颈静脉怒张,心前区隆起,于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连续杂音,伴震颤,肝肋下4.0cm,尿常规:蛋白(+)。本例应诊断为

    A、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炎
    B、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结核
    C、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D、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E、先心病(动脉导管末闭)合并心力衰竭

    答案:D
    解析:
    题干中虽没有明确的辅助检查提示,但已有的提示中即可考虑选答案D。患者体征“2个月前出现气促、咳嗽、下肢水肿,抗结核治疗后无效,”提示心衰。4个月前开始不规则发热,体温38~39℃,且有明确的先心病病史。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大多由毒力较弱的草绿色链球菌引起,少数由肠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引起。常发生于已有病变的瓣膜上(如风湿性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病菌多从某一感染病灶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并侵犯心内膜。症状:起病较缓慢,表现为发热,热性不规则,乏力多汗,进行性贫血,体重减轻,也有关节酸痛等,后期可有器官栓塞症状出现。

  • 第5题:

    患儿男,1岁,诊断为室间隔缺损8个月。3天前出现发热,咳嗽,近1天来,咳嗽、呼吸急促。三凹症明显。尿少,急诊入院。查体:T38℃、P160次/分,R35次/分,肝肋下5cm。诊断室间隔缺损合并心力衰竭,服用强心苷时,出现循环系统中毒反应的是

    A、室性早搏
    B、腹胀明显
    C、恶心、呕吐
    D、视力模糊
    E、复视、黄绿视

    答案:A
    解析:
    洋地黄常见毒性反应包括:
    (1)胃肠道表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2)神经系统表现:视力模糊、黄视绿视、头晕、头痛等。(3)心血管系统表现:是较严重的毒性反应,常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室早二联律最为常见,常有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长期心房颤动病人使用洋地黄后心律变得规则,心电图ST段出现鱼钩样改变,应注意有发生洋地黄中毒的危险。只有A选项为循环系统的中毒反应,其他选项有消化道和神经系统表现。

  • 第6题:

    患儿,女性,1岁。诊断为室间隔缺损8个月。2天前出现发热,咳嗽,今日因咳嗽、呼吸急促,三凹征明显,尿少,急诊入院。查体:T38.5℃,P160次/分, R60次/分,肝肋下3.5cm。诊断室间隔缺损合并心力衰竭,服强心苷时,应注意神经系统的中毒反应是

    A.室性早搏
    B.恶心、呕吐
    C.腹胀明显
    D.黄视、绿视
    E.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D
    解析:
    该题是关于临床护理的病例题。该题备选答案均是对服用强心苷类药物可能出现的中毒反应的描述。强心苷毒性反应可有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和心血管系统的反应。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神经系统中毒反应的观察,备选答案中A、E选项的答案属于心血管系统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B、C选项是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黄视、绿视是神经系统的症状,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

  • 第7题:

    患儿,男,1岁。诊断为室间隔缺损8个月。3天前出现发热,咳嗽,近1天来,咳嗽、呼吸急促,三凹症明显,尿少,急诊人院。查体:T38℃、Pl60次/分,R55次/分,肝肋下5cm。诊断室间隔缺损合并心力衰竭。服用强心苷时,可观察到循环系统的中毒反应有().

    • A、室性早搏
    • B、视力模糊
    • C、恶心、呕吐
    • D、腹胀明显
    • E、复视、黄绿视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患儿,男,1岁。诊断动脉导管未闭6个月。3天前出现发热,咳嗽,近1天来,咳嗽、呼吸急促,三凹症明显,尿少,急诊入院。查体:T38℃、Pl60次/分,R55次/分,肝肋下5cm。护士还可观察到的表现是().

    • A、杵状指
    • B、蹲踞症状
    • C、缺氧发作
    • D、周围血管征
    • E、黄绿视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女孩,8岁。于4个月前开始不规则发热,体温38~39℃,2个月前出现气促、咳嗽、下肢水肿,抗结核治疗后无效,1岁时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体检:T38.5℃,P:114/min,R:48/min,颈静脉怒张,心前区隆起,于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连续杂音,伴震颤,肝肋下4.0cm,尿常规:蛋白(+),本例应诊断为()

    • A、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
    • B、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炎
    • C、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结核
    • D、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 E、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正确答案:E

  • 第10题:

    单选题
    患儿,男,1岁。诊断动脉导管未闭6个月。3天前出现发热、咳嗽,近1天来,咳嗽明显、呼吸急促,三凹症明显,尿少,急诊人院。查体:T38℃、P160次/分,R55次/分,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粗糙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肝肋下5cm。该患儿可能是合并了().
    A

    支气管炎

    B

    支气管肺炎

    C

    肾衰竭

    D

    心力衰竭

    E

    肝功能衰竭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儿,女性,1岁。诊断为室间隔缺损8个月。2天前出现发热,咳嗽,今日因咳嗽、呼吸急促,三凹征明显,尿少,急诊入院。查体:T38.5℃,P160次/分,R60次/分,肝肋下3.5cm。诊断室间隔缺损合并心力衰竭,服强心苷时,应注意神经系统的中毒反应是()
    A

    室性早搏

    B

    恶心、呕吐

    C

    腹胀明显

    D

    黄视、绿视

    E

    房室传导阻滞


    正确答案: A
    解析: 该题是关于临床护理的病例题。该题备选答案均是对服用强心苷类药物可能出现的中毒反应的描述。强心苷毒性反应可有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和心血管系统的反应。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神经系统中毒反应的观察,备选答案中A、E选项的答案属于心血管系统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B、C选项是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黄视、绿视是神经系统的症状,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

  • 第12题:

    单选题
    女孩8岁,于4个月前开始不规则发热,体温38~39℃,2个月前出现气促、咳嗽、下肢水肿,抗结核治疗后无效,1岁时诊断为"先心病"。体检:T38.5℃,P114次/分,R48次/分,颈静脉怒张,心前区隆起,于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杂音,伴震颤,肝肋下4.0cm,尿常规:蛋白(+),本例应诊断为()
    A

    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

    B

    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炎

    C

    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结核

    D

    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E

    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儿,男,1岁。诊断为室间隔缺损8个月。3天前,发热,咳嗽,近1天来,咳嗽、呼吸急促,三凹征明显,尿少,急诊入院。查体:T 38℃,P 160次/分,R 45次/分,肝肋下5cm;诊断室间隔缺损合并心力衰竭。护士为患儿服用强心苷时,正确的措施是

    A、服药前数脉搏15秒

    B、服药前数脉搏30秒

    C、服药前数脉搏60秒

    D、服药前数脉搏3分钟

    E、服药前数脉搏5分钟


    参考答案:B

  • 第14题:

    患者,女,8岁。患先天性心脏病,3个月前开始出现不规则发热,体温38~39℃,2个月前出现咳嗽、气促、下肢水肿,经抗结核治疗后无效。查体:T38.8℃,心率116次/分,呼吸45次/分,颈静脉怒张,心前区隆起,于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连续杂音,肝肋下4.5cm。尿常规:蛋白(+)。本例应诊断为

    A、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B、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肺炎

    C、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肺结核

    D、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E、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参考答案:E

  • 第15题:

    患儿,男,l岁,诊断为室间隔缺损8个月。3天前发热,咳嗽,近1天来,咳嗽、呼吸急促,三凹症明显,尿少,急诊人院。查体:T 38℃,P l60次/分,R 35次/分,肝肋下125px;诊断室间隔缺损合并心力衰竭。服用强心苷时,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A.服药前数脉搏15秒

    B.服药前数脉搏60秒

    C.服药后数脉搏60秒

    D.服药后数脉搏80秒

    E.服药后数脉搏90秒


    正确答案:B
    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易出现中毒,因此服用前要数脉搏1分钟,服用洋地黄过程中,心律突然转变,是诊断洋地黄中毒的重要依据。如心率突然显著减慢或加速,由不规则转为规则,或由规则转为有特殊规律的不规则。

  • 第16题:

    患儿男,1岁,诊断动脉导管未闭6个月。3天前出现发热、咳嗽,近1天来,咳嗽明显、呼吸急促,三凹症明显,尿少,急诊入院。查体:T38℃、P160次/分,R65次/分,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粗糙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肝肋下5cm。该患儿可能是合并了

    A、肾衰竭
    B、支气管肺炎
    C、支气管炎
    D、心力衰竭
    E、肝功能衰竭

    答案:D
    解析:
    心衰最常见的诱因是呼吸道感染,而患儿明显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心率快、肝脏肿大等心衰表现。

  • 第17题:

    患儿男,1岁。诊断为室间隔缺损8个月。3天前,发热,咳嗽,近1天来,咳嗽、呼吸急促,三凹征明显,尿少,急诊入院。查体:T38℃,P160次/分,R45次/分,肝肋下5cm;诊断室间隔缺损合并心力衰竭,服用强心苷时,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A.服药前数脉搏15秒
    B.服药后数脉搏90秒
    C.服药后数脉搏60秒
    D.服药后数脉搏80秒
    E.服药前数脉搏60秒

    答案:E
    解析:

  • 第18题:

    患儿,男,1岁。诊断为室间隔缺损8个月。3天前,发热,咳嗽,近1天来,咳嗽、呼吸急促,三凹征明显,尿少,急诊入院。查体:T 38℃,P 160次/分,R 45次/分,肝肋下5cm;诊断室间隔缺损合并心力衰竭。护士为患儿服用强心苷时,正确的措施是

    A.服药前数脉搏15秒
    B.服药前数脉搏30秒
    C.服药前数脉搏60秒
    D.服药前数脉搏3分钟
    E.服药前数脉搏5分钟

    答案:C
    解析:

  • 第19题:

    女孩,8岁。于4个月前开始不规则发烧,体温38~39℃,2个月前出现气促、咳嗽、下肢浮肿,抗结核治疗后无效,1岁时诊断为"先心病"。体检:T:38.5℃,P:114次/分,R:48次/分,颈静脉怒张,心前区隆起,于胸骨左缘2、3肋可闻及连续杂音,伴震颤,肝肋下4.0cm,尿常规:蛋白(+),本例应诊断为()

    • A、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
    • B、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炎
    • C、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结核
    • D、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 E、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正确答案:E

  • 第20题:

    患儿,女,1岁。诊断为室间隔缺损8个月。2天前出现发热,咳嗽,今日因咳嗽、呼吸急促,三凹征明显,尿少,急诊入院。查体:T38.5℃,P160次/分,R60次/分,肝肋下3.5cm。诊断室间隔缺损合并心力衰竭,服强心苷时,神经系统的中毒反应有()

    • A、室性早搏
    • B、恶心、呕吐
    • C、腹胀明显
    • D、黄视、绿视
    • E、房室传导阻滞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单选题
    患儿,男,1岁。诊断为室间隔缺损8个月。3天前出现发热,咳嗽,近1天来,咳嗽、呼吸急促,三凹症明显,尿少,急诊人院。查体:T38℃、Pl60次/分,R55次/分,肝肋下5cm。诊断室间隔缺损合并心力衰竭。服用强心苷时,可观察到循环系统的中毒反应有().
    A

    室性早搏

    B

    视力模糊

    C

    恶心、呕吐

    D

    腹胀明显

    E

    复视、黄绿视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女孩,8岁。于4个月前开始不规则发烧,体温38~39℃,2个月前出现气促、咳嗽、下肢浮肿,抗结核治疗后无效,1岁时诊断为"先心病"。体检:T:38.5℃,P:114次/分,R:48次/分,颈静脉怒张,心前区隆起,于胸骨左缘2、3肋可闻及连续杂音,伴震颤,肝肋下4.0cm,尿常规:蛋白(+),本例应诊断为()
    A

    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

    B

    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炎

    C

    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结核

    D

    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E

    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女,8岁,于4个月前开始不规则发热,体温38~39℃,2个月前出现气促、咳嗽、下肢浮肿,抗结核治疗后无效,1岁时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查体:体温38.5℃,脉搏114次/分,呼吸48次/分,颈静脉怒张,心前区隆起,于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连续杂音,伴震颤,肝肋下4.0cm。尿常规:蛋白(+)。本例应诊断为(  )。
    A

    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炎

    B

    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

    C

    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结核

    D

    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E

    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患儿,1岁。诊断动脉导管未闭5个月。3天前出现发热、咳嗽,近1天来咳嗽加剧、呼吸急促,三凹症明显,尿少,急诊入院。查体:T38.2℃.P160次/分,R34次/分,肝肋下5cm。诊断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力衰竭,服用强心苷时,消化系统的中毒反应有()
    A

    头晕

    B

    视力模糊

    C

    心律不齐

    D

    腹胀明显

    E

    复视、黄绿视


    正确答案: E
    解析: 强心苷的安全范围狭窄,常见不良反应有:①胃肠道反应:如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食欲减退;②神经系统表现: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疲乏、不适、失眠及谵妄等,视觉障碍如色视(黄视症或绿视症)和视力模糊;③心脏毒性,可诱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故选D。解题关键:食欲减退常为中毒最早表现,色视为重要的中毒先兆,心脏毒性为最危险的中毒症状。 【考点】:强心苷中毒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