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5岁。1个月前行脾切除术后经锁骨下静脉导管输液,因肝功能异常转入感染科,3天后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8℃,穿刺部位有弥散性红斑和炎性分泌物,并有疼痛感。此时患者应诊断为A、术后发热
B、呼吸道感染
C、血管相关性感染
D、手术切口感染
E、因肝病引起的发热
此感染应属于A、穿刺部位感染
B、穿刺部位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C、穿刺部位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
D、穿刺部位无菌化脓不属于感染
E、穿刺部位无菌化脓属于病毒感染
应怎样预防,除外A、医护人员必须贯彻WHO的三条安全注射标准
B、选择合适的导管
C、植入时应严格无菌技术
D、加强插管部位的护理
E、出现指征则立即进行穿刺
第1题:
某男,45岁,一月前行脾切除术后经锁骨下静脉导管输液,因肝功能异常转入感染科,3天后病人出现发热,体温:38℃,穿刺部位有弥散性红斑和炎性分泌物,并有疼痛感。此时患者应诊断为A、术后发热
B、呼吸道感染
C、血管相关性感染
D、手术切口感染
E、因肝病引起的发热
此感染应属于A、穿刺部位感染
B、穿刺部位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C、穿刺部位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
D、穿刺部位无菌化脓不属于感染
E、以上都不是
应怎样预防A、医护人员必须贯彻WHO的三条安全注射标准
B、选择合适的导管
C、植入时应严格无菌技术
D、加强插管部位的护理
E、以上都是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血管通路装置是()
第6题:
有关导管夹闭综合征说法错误的是()
第7题:
某男,45岁,一月前行脾切除术后经锁骨下静脉导管输液,因肝功能异常转入感染科,3天后病人出现发热,体温:38℃,穿刺部位有弥散性红斑和炎性分泌物,并有疼痛感。应怎样预防()
第8题:
患者,女性,40岁。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进行输液时,突然主诉胸部异常不适并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心前区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音”,患者可能发生了()
第9题:
患者完成锁骨下静脉穿刺后发生气急、发绀、呼吸音减弱可能有()
第10题:
医护人员必须贯彻WHO的三条安全注射标准
选择合适的导管
植入时应严格无菌技术
加强插管部位的护理
出现指征则立即进行穿刺
第11题:
拔出右锁骨下静脉导管
右锁骨下导管原位更换
开放腹部切口
加用抗厌氧菌药物
静脉滴注白蛋白
使用低分子肝素
第12题:
导管堵塞
导管折断
输液过快
气胸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患者男,68岁,全胃切除术后第7天,左上腹疼痛,大量肠液自腹腔引流管流出。拟给予较长期的胃肠外营养支持。为患者置管的方法可选择()
第17题:
锁骨下静脉穿刺后,病人出现气急、发绀、呼吸音减弱,最可能的原因是()。
第18题:
患者,男,92岁,直肠癌根治术后,因病情不稳定入住重症医学科,为方便输液同时防止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选择插管部位应尽量避免的是何处?()
第19题:
某男,45岁,一月前行脾切除术后经锁骨下静脉导管输液,因肝功能异常转入感染科,3天后病人出现发热,体温:38℃,穿刺部位有弥散性红斑和炎性分泌物,并有疼痛感。此时患者应诊断为()
第20题:
患者男,56岁,因“胃穿孔术后脱机困难”来诊。术后第3天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双肺新出现较多湿啰音,胸部X线片:双下肺斑片影,考虑肺部感染,给予第3代头孢菌素治疗,症状逐渐改善,体温降至37.4℃左右。5天后再次出现体温增高,体温最高39℃,伴寒战。查体:心率120次/分,镇静状态,右锁骨下留置深静脉导管(术中置管),导管入口可见少许渗出,双肺呼吸音稍粗,左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律齐,无明显杂音,腹部切口愈合可,腹软,压之无皱眉,双下肢不肿。血常规:白细胞18.2×109/L,中性粒细胞0.87。尿常规未见异常。该患者再次高热最有可能的原因为()。
第21题:
穿刺部位感染
穿刺部位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穿刺部位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
穿刺部位无菌化脓不属于感染
以上都不是
第22题:
术后发热
呼吸道感染
血管相关性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
因肝病引起的发热
第23题:
导管堵塞
感染
气胸
肺炎
输液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