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5岁,学生,不规则畏寒、发热半个月,体温波动在36.5~40.5℃,以夜间为甚,伴有腹部隐痛、腹泻,2~3次/天,稀,无红白胨子,40天前曾去过洞庭湖区。体查:体温40℃,肝右肋下2cm,剑突下4cm,质中,有触痛,脾左肋下1cm,血清HBsAg、HBcAb阳性,血象:WBC 20×109/L,嗜酸粒细胞0.45。诊断应首先考虑:A.败血症B.急性血吸虫病C.急性病毒性肝炎(乙型)D.伤寒E.全身粟粒性结核

题目

男,15岁,学生,不规则畏寒、发热半个月,体温波动在36.5~40.5℃,以夜间为甚,伴有腹部隐痛、腹泻,2~3次/天,稀,无红白胨子,40天前曾去过洞庭湖区。体查:体温40℃,肝右肋下2cm,剑突下4cm,质中,有触痛,脾左肋下1cm,血清HBsAg、HBcAb阳性,血象:WBC 20×109/L,嗜酸粒细胞0.45。诊断应首先考虑:

A.败血症

B.急性血吸虫病

C.急性病毒性肝炎(乙型)

D.伤寒

E.全身粟粒性结核


相似考题
更多“男,15岁,学生,不规则畏寒、发热半个月,体温波动在36.5~40.5℃,以夜间为甚,伴有腹部隐痛、腹泻,2~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发热患者,体温在37.6~39.5℃,每日波动2-2.5℃,为

    A.稽留热

    B.间歇热

    C.弛张热

    D.波浪热

    E.不规则发热


    正确答案:D

  • 第2题:

    患者男,25岁,因反复发热伴腹痛2个月入院。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可达40.5℃。发热以下午和夜间为著,在当地诊所应用青霉素、头孢类药物治疗,体温可恢复正常;但第2天又复升,并伴有上腹阵发性胀痛、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症状可缓解,伴腹泻,大便稀糊状,2~3次/d,无脓血,伴纳差、乏力。无咳嗽、咳痰、咯血,无全身皮疹,无关节痛。在当地医院做胃镜示“十二指肠降部多发溃疡”,给予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个月来体重下降约5kg。既往无肝炎、结核及消化性溃疡病史。最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检查结果是()

    A腹部CT

    B肠镜

    C肠镜病理

    D剖腹探查

    EPPD


    C

  • 第3题:

    王某,男,31岁,因腹痛、腹泻2天,诊断为“急性肠炎”入院,护理体检:精神萎靡,体温39.5℃,粪便呈水样。在护士为其收集的资料中,属于主观资料的是

    A.体温39.5℃

    B.呕吐物有酸臭味,量约300ml

    C.腹部脐周阵发性隐痛3小时

    D.粪便稀黄,含有少量脓血


    腹部脐周阵发性隐痛3小时

  • 第4题:

    某发热患者,体温在摄氏39℃以上,每日波动摄氏2~2.5℃,最低温度摄氏37.6℃,应诊断为

    A、稽留热

    B、间歇热

    C、弛张热

    D、波浪热

    E、不规则发热


    参考答案:C

  • 第5题:

    作为主诉,不正确的是( )

    A反复右上腹部疼痛10天

    B发热2天

    C发现腹部包块半个月

    D心脏病2年,加重伴下肢水肿3天

    E畏寒,咳嗽,发热3天,加重伴右胸痛1天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