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肺泡缺乏PS物质,肺泡萎陷及透明膜形成有关
A.肺透明膜病新生儿有体温改变的危险
B.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自主呼吸受损
C.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营养失调
D.肺透明膜病新生儿有感染的危险
E.肺透明膜病新生儿气体交换受损
第1题: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病机制是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第2题: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理基础是
A.窒息
B.胎盘老化
C.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D.肺发育不良
E.缺乏棕色脂肪
第3题:
A、肺内淋巴管和静脉运转体液功能不完善
B、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表面张力增加,呼气时肺泡萎陷
C、气体交换减少,产生缺氧、酸中毒和肺血管痉挛使青紫加重
D、肺组织缺氧,毛细血管和肺泡壁渗透性增高,液体外漏
E、血浆纤维蛋白渗入肺泡,形成嗜伊红透明膜,更阻碍了换气
第4题:
A、肺泡萎陷
B、肺水肿
C、肺泡壁毛细血管血栓形成
D、肺泡腔透明膜形成
E、肺间质纤维化
第5题:
新生儿发生肺透明膜病是由于
A、肺泡壁表面张力降低
B、肺毛细血管通透性下降
C、黏蛋白附着形成透明膜
D、肺泡缺乏表面活性物质
E、肺泡壁弹力纤维发育差
第6题: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理特征是()。
A、肺泡壁至终末细支气管壁上附有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
B、肺透明膜物质造成阻塞性肺气肿
C、肺泡内压力过大致肺泡破裂,肺相数逐渐减少
D、肺泡萎陷破裂胸腔致成气胸
E、肺透明膜物质覆盖支气管,以致严重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
第7题:
第8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休克肺”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
第9题: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发生的主要病因是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第10题:
肺泡萎陷
肺水肿
肺泡壁毛细血管血栓形成
肺泡腔透明膜形成
肺间质纤维化
第11题:
肺微循环障碍
肺间质、肺泡内水肿
肺泡萎陷、透明膜形成
肺通气与灌流比例失调
肺瘀血
第12题:
肺间质水肿
肺泡萎陷
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肺充血
肺泡纤维化
第13题:
有关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病机制正确的是
A.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致呼吸困难
B.肺透明膜形成初期为斑片状,后转为播散
C.肺缺氧组织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纤维蛋白沉着于肺泡表面形成透明膜
D.肺泡上皮坏死程度随病情而加重
E.以上都不是
第14题:
哪项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理生理无关
A.肺内淋巴管和静脉运转体液功能不完善
B.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表面张力增加,呼气时肺泡萎陷
C.气体交换减少,产生缺氧、酸中毒和肺血管痉挛使青紫加重
D.肺组织缺氧,毛细血管和肺泡壁渗透性增高,液体外漏
E.血浆纤维蛋白渗入肺泡,形成嗜伊红透明膜,更阻碍了换气
第15题:
下述哪项不符合ARDS病理生理
A.肺顺应性增加
B.肺间质水肿
C.肺内分流增加
D.肺泡萎陷
E.肺透明膜形成
第16题: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的病理变化不包括( )。
A.肺间质水肿
B.肺泡萎陷
C.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D.肺充血
E.肺泡纤维化
正确答案:E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理改变为弥漫性肺泡损伤,主要表现为肺广泛性充血水肿和肺泡腔内透明膜形成。病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渗出期、增生期和纤维化期。急性期显微镜下可见肺微血管充血、出血、微血栓形成,肺间质和肺泡腔内有富含蛋白质的水肿液及炎症细胞浸润。72小时后,由凝结的血浆蛋白、细胞碎片、纤维素及残余的肺表面活性物质混合形成透明膜,伴灶性或大面积肺泡萎陷。1~3周以后,逐渐过渡到增生期和纤维化期。
第17题:
上述诊断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不包括
A.肺微循环障碍
B.肺间质水肿
C.肺泡萎陷、透明膜形成
D.肺通气与灌流比例失调
E.肺淤血
第18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上述诊断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
A.肺微循环障碍
B.肺间质、肺泡内水肿
C.肺泡萎陷、透明膜形成
D.肺通气与灌流比例失调
E.肺淤血
第19题:
第20题:
下列哪一项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理生理无关()
第21题: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因最正确的是()
第22题:
足月儿多见
肺透明膜病
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
呼吸性肺泡萎陷
进行性呼吸困难
第23题:
肺泡纤维化
肺阿质水肿
肺泡萎陷
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肺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