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待摊费用的评估的方法?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于待摊费用和预付费用的评估说法正确的有( )。

    A、待摊费用的评估一般是按其形成的具体资产的价值来确定
    B、只有那些在评估日后仍发挥作用的预付费用才具有相应的评估价值
    C、待摊费用和预付费用的评估思路有明显区别
    D、自有机器设备发生的待摊修理费用,不作为评估的对象
    E、待摊费用本身不是资产

    答案:A,B,D,E
    解析:
    对于待摊费用的评估,一般是按其形成的具体资产价值来确定,选项 A 正确;只有那些在评估基准日之后仍将发挥作用的预付费用,才具有相应的评估价值,选项 B 正确;预付费用与待摊费用类似,只是这类费用在评估基准日之前企业已经支付,但在评估基准日之后才能发挥作用,产生效益,如预付的报纸、杂志费,预付保险金,预付租金等,选项 C 不正确;某企业待摊费用中,发生的待摊修理费用 1 万元,而在机器设备评估时,由于发生大修理费用会延长机器设备寿命或增加其功能,使机器设备评估值增大,因此,待摊费用 1 万元已在机器设备价值中得以实现,这部分反映在待摊费用中的价值不应体现,选项 D 正确;待摊费用本身不是资产,而是已耗用资产的反映,从而本身并不是评估的对象,选项 E 正确。

  • 第2题:

    账龄分析法是对( )进行评估所采用的方法。

    A、现金
    B、应收账款
    C、应收票据
    D、待摊费用

    答案:B
    解析:
    账龄分析法是根据应收账款的时间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应收账款账龄越长,产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可将应收账款按账龄长短分成不同的组别,按不同组别估计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进而估计坏账损失的金额。本题答案为选项B。

  • 第3题:

    简述品牌资产的评估方法。


    一般认为,品牌评估是包含品牌价值评估、顾客价值评估、非顾客利益相关者价值评估、业务流程评估、学习与成长评估等评估在内的一个覆盖多角度、蕴涵多层面、包含多方法的评估体系。

  • 第4题:

    长期待摊费用的评估方法包括费用分摊法和账面余额法,评估时选择的根据是( )。

    A.尚存资产或权利价值是否能准确计算
    B.是否属于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
    C.是否属于股票承销费
    D.待摊费用是否合法和真实

    答案:A
    解析:
    对于尚存资产或者权利的价值,可以准确计算的某些预付性质和性质特殊的费用,可采用费用分摊法计算评估值。对于尚存资产或者权利的价值难以准确计算的费用,可按其账面余额计算评估值。

  • 第5题:

    简述培训评估的层级体系的特点,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的应用。


    答案:
    解析:
    (1) 培训评估层级体系的特点
    ①反应评估是第一级评估。即在课程刚结束时,了解学员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或满意程度。第一级评估目标往往包括对培训项目的肯定式意见反馈和既定计划的完成情况。优点:易于进行,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评估方式。缺点:可能因为对老师有好感而给课程全部高分,或者因为对某个因素不满而全盘否定课程。
    ②学习评估是第二级评估,着眼于对学习效果的度量,即评估学员在知识、技能、态度或行为方式方面的收获。评估的方法很具体,无论是测试、模拟、技能练习还是教师的评价,都是为了评估学习的情况。优点:对培训学员是一种压力,使他们更认真地学习;对培训讲师也是一种压力,使他们更负责、更精心地准备课程和讲课。缺点:评估所带来的压力也可能使报名不踊跃;所采用的测试方法的可靠度和可信度有多大、测试方法的难度是否合适,对工作行为
    转变来说并非是最好的参考指标。
    ③行为评估,主要评估学员在工作中的行为方式有多大程度的改变,主要有观察、主管评价、客户评价、同事评价等方法。优点:培训的目的是改变学员的行为,可以直接反映培训的效果;可以使高层领导和直接主管看到培训的效果,使他们更支持培训。缺点:实施时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人力资源部门可能忙不过来;相关人员之间可能不太配合;问卷的设计非常重要却比较难做;员工的表现多因多果,难以剔除不相干因素的干扰。
    ④结果评估,是第四级评估,通过对质量、数量、安全、销售额、成本、利润、投资回报率等企业或学员上司关注的并且可量度的指标进行考查,与培训前进行对照,判断培训成果的转化情况。优点:如果能在这个层面上拿出详实的、令人信服的调查数据,那么可以打消高层主管投资于培训的疑虑,而且可以指导培训课程计划,把有限的培训经费用到最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课程上来。缺点:需要较长的时间;相关经验很少,评估技术不完善;必须取得管理层的合作,否则就无法拿到相关的数字;多因多果,简单的数字对比意义不大,必须分辨哪些结果与要评估的课程有关,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有关。
    (2) 培训评估的层级体系的评估标准在设定培训评价标准时,应当注重评估指标和标准的相关性、可靠性、区分度和可行性。
    ①相关度。指衡量培训成果的标准与培训计划预定训练或学习的目标之间的相关性。
    ②信度。指对培训项目所取得的成效进行测试时,其测量结果的长期稳定程度。
    ③区分度。指受训者取得的成果能真正反映其绩效的差别。
    ④可行性。指在对培训成果进行评估时,采集其测量结果的难易程度。
    (3)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的应用
    ①问卷调查法。该方法主要用于对培训师、培训场地、培训教材等主要环节的调查。例如,检查培训目标与工作任务的匹配度,评价学员在工作中对培训内容的应用情况,了解学员偏爱的学习方法,了解学员对培训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的态度等。
    ②访谈法。该方法的应用范围很广,例如,了解学员对培训方案和学习方法的反应,了解受训者对培训目标、内容与实际工作之间的相关性的看法,检查受训者将培训内容在工作中应用的程度,了解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工作环境因素,了解受训者对培训的感觉和态度,帮助受训者设立个人发展目标,比较组织战略和培训之间的一致性,为下一步的问卷调查做准备等。
    ③观察法。指评估者在培训结束以后亲自到受训者所在地工作岗位上,通过仔细观察和记录受训者在工作中的业绩,以此来衡量培训对受训者所起到的效果。由于要花很多时间,该评估方法并不能大范围使用,一般适合一些投资大、培训效果对企业发展影响较大的项目。
    ④座谈法。即将受训者召集到一起开讨论会,让每一个员工讲述自己通过培训学会了什么,是如何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工作中去的,以及他是否需要进一步帮助,需要什么帮助等问题,从中获取关于培训效果的信息。
    ⑤内省法。该方法能使个人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观念,让个人可以用一面 “ 镜子 ” 照出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因此该评估方法能够预测调查对象对事物认识的变化,可以评估改变学员态度的培训的效果。
    ⑥笔试法。主要用于了解学员已掌握的知识,该评估方法能在培训期间向学员反馈有关信息,考查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成果等。
    ⑦操作性测验。该评估方法可应用于整个培训过程,具有较高的表面效度;能加强学习效果,鼓励学员在工作中应用培训内容;能让培训师和学员了解教学效果。当培训由一些相互独立的单元组成时,在培训前对学员进行操作性测验,还可以有针对性地确定学员应当接受的培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