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类用地最有利于抗震?( )A.故河道 B.沙土液化区 C.风化层比较薄弱 D.填土厚度较大的填方区

题目
下列哪类用地最有利于抗震?( )

A.故河道
B.沙土液化区
C.风化层比较薄弱
D.填土厚度较大的填方区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哪类用地最有利于抗震?( )”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下哪类不属于我国《土地管理法》对土地的分类()

    A、农用地

    B、建设用地

    C、商用地

    D、未利用地


    答案:C

  • 第2题:

    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在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时,下列属于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是( )。

    A.城市抗震防灾现状
    B.城市防灾能力评价
    C.城市抗震防灾设防标准
    D.建设用地评价和要求
    E.抗震防灾措施

    答案:C,D,E
    解析: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的①抗震设防标准、②建设用地评价与要求、③抗震防灾措施应当列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作为编制城市详细规划的依据。

  • 第3题:

    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下列不属于城市用地抗震性能评价内容的是( )。

    A.城市用地抗震防灾类型分区
    B.城市地震破坏及不利地形影响估计
    C.抗震适宜性评价
    D.抗震设防区划

    答案:D
    解析:
    城市用地抗震性能评价包括:①城市用地抗震防灾类型分区,②地震破坏及不利地形影响估计,③抗震适宜性评价。

  • 第4题:

    “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的要求适合于下列( )抗震设防类别。

    A.特殊设防类(甲类)
    B.重点设防类(乙类)
    C.标准设防类(丙类)
    D.适度设防类(丁类)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城市用地评价中下列哪一项属于适宜修建的用地( )。

    A.一类用地
    B.二类用地
    C.三类用地
    D.已征用的土地

    答案:A
    解析:
    根据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结论,一般可将建设用地分为三类。
    一类用地:即适于修建的用地。
    二类用地:即基本上可以修建的用地。
    三类用地:即不适于修建的用地。

  • 第6题:

    从抗震防灾的角度考虑,城市建设必须避开下列哪类用地( )

    A.地震时可能受崩塌威胁的用地
    B.软弱地基用地
    C.地震时可能发生砂土液化的用地
    D.位于古河道上的用地

    答案:A
    解析:
    避免将城市建设用地选择在地震危险地段,重要建筑尽量避开对抗震不利的地段。
    地震危险地段包括: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的地段;活动型断裂带附近,地震时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
    对地震不利的地段包括:软弱土、液化土、河岸和边坡边缘;平面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如古河道、断层破碎带、暗埋的湖塘沟谷、填方较厚的地基等。
    选项B,选项C,选项D是应该尽量避开的地段,选项A是必须避开的地段。

  • 第7题:

    “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适合于下列哪一种抗震设防类别?( )

    A.特殊设防类(甲类)
    B.重点设防类(乙类)
    C.标准设防类(丙类)
    D.适度设防类(丁类)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第3.0.3条: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1)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2)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1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3)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4)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注:对于划为重点设防类而规模很小的工业建筑,当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材料且符合抗震设计规范对结构体系的要求时,允许按标准设防类设防。

  • 第8题:

    某市经过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评价后结论如下:“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存在尚未明确的潜在地震破坏威胁的地段;场地存在不稳定因素;用地抗震防灾类型Ⅲ类或Ⅳ类。”根据上述结论判断该场地适宜性类别属于()。

    • A、适宜
    • B、较适宜
    • C、有条件适宜
    • D、不适宜

    正确答案:D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十六辛烷值的定义。改进十六烷值用的抗震剂主要有哪三类?

    正确答案: 与汽油发动机类似,柴油发动机的抗震性能以十六烷值表示。即以正十六烷的十六烷值为100山—甲基荼的十六烷值为军来标定柴油的音·六烷值。改进十六烷值用的抗震剂主要为硝基酯类、二硝基化合物和过氧化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该桥桥址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相当抗震设防烈度7度)。试问,该桥应选用下列何类抗震设计方法?(  )
    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第3.1.1条表3.1.1规定,本桥位于城市快速路上,其抗震设防分类应为乙类,位于7度地震区的乙类桥梁应选用A类抗震设方法。

  • 第11题:

    单选题
    国家重点抗震城市的某大型医院综合楼属于哪类建筑?(  )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D

    丁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第3.0.2条规定,医院在地震时,为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属于重点设防类即乙类

  • 第12题:

    问答题
    长石类宝石中最有名的有哪三个?

    正确答案: 钾长石(KAlSi3O8)、钠长石(NaAlSi3O8)、钙长石CaAlSi3O8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哪类用地不包括在镇规划用地范围之中?( )

    A.农村用地
    B.仓储用地
    C.对外交通用地
    D.绿地

    答案:A
    解析:
    参见《镇规划标准》4.1用地分类:4.1.1镇用地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生产设施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工程设施用地、绿地、水域和其他用地9大类、30小类。

  • 第14题:

    某市经过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评价后结论如下:“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存在尚未明确的潜在地震破坏威胁的地段;场地存在不稳定因素;用地抗震防灾类型Ⅲ类或Ⅳ类。”根据上述结论判断该场地适宜性类别属于( )。

    A.适宜
    B.较适宜
    C.有条件适宜
    D.不适宜

    答案:D
    解析:

  • 第15题:

    土地使用权出让有条件的必须采取拍卖、招标方式,下列哪类用地适用上述方式?( )

    A.学校用地
    B.公益事业用地
    C.超级市场用地
    D.发电厂用地

    答案:C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拍卖、招标或者双方协议的方式。商业、旅游、娱乐和豪华住宅用地,有条件的,必须采取拍卖、招标方式;没有条件,不能采取拍卖、招标方式的,可以采取双方协议的方式。

  • 第16题:

    国家重点抗震城市的某大型医院综合楼属于哪类建筑?(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 丁类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第3. 0. 2条,医院在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属于重点设防类即乙类。

  • 第17题:

    城市用地评价中,下列( )属于适于修建的用地。

    A、 一类用地
    B、 二类用地
    C、 三类用地
    D、 已征用的土地

    答案:A
    解析:
    一类用地为适于修建的用地,二类用地为基本上可以修建的用地,三类用地为不适于修建的用地。

  • 第18题:

    下列( )轴线上最有可能出现短柱(柱净高H/截面高度h≤4的结构柱为短柱,短柱不利于抗震)。
    A.
    B.
    C.
    D.


    答案:
    解析:
    A

  • 第19题:

    在抗震设计中,建筑根据其重要性分为哪四类?它们的抗震设计(包括地震作用、抗震构造措施)应分别符合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
    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不同,其地震作用的取值和抗震措施的采取也不同。
    特殊设防类: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重点设防类:地震时使用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标准设防类: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标准设防类,应按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适度设防类: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 第20题:

    下列抗震设防类别中,大量的建筑物属于(),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 A、甲类
    • B、乙类
    • C、丙类
    • D、丁类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多选题
    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作为编制详细规划的依据,下列属于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是(  )
    A

    城市抗震防灾现状

    B

    城市抗震能力评价

    C

    城市抗震设防标准

    D

    建设用地评价与要求

    E

    抗震防灾措施


    正确答案: E,D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居住区级商业中心属于哪类用地()
    A

    R

    B

    C2

    C

    R2

    D

    R3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按《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下列不属于应当列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的是(    )
    A

    抗震设防标准

    B

    建设用地评价与要求

    C

    抗震防灾措施

    D

    抗震防灾要求


    正确答案: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