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抗震设防烈度一般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的地震基本烈度。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烈度进行抗震设防。
第7题:
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地区的大城市应当按照甲类模式编制防灾减灾规划
位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地区的大城市应当按照乙类模式编制防灾减灾规划
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地区的中等城市应按照乙类模式编制防灾减灾规划
位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地区的中等城市应按照丙类模式编制防灾减灾规划
第8题:
第9题:
5度及5度以上
6度及6度以上
7度及7度以上
8度及8度以上
第10题:
基本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的地区为抗震设防区
基本烈度为6度以上的地区为抗震设防区
基本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上的地区为抗震设防区
基本烈度为9度及9度以上的地区为抗震设防区
第11题: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对应的地震烈度
采用建设单位指定的烈度
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采用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
第12题:
抗震设防区是指地震等级6度及6度以上地区
城市抗震规划编制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相结合”的方针
基本烈度6度的大城市应按照不低于乙类模式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临时性建构筑物可以在防灾规划确定的避震通道上搭建,需办理临时建构筑物手续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在抗震设防区的城市,编制实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时,必须遵守《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其中抗震设防区是指()。
第18题: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一般可取下列()烈度。()
第19题: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的抗震设防标准、建设用地评价与要求、抗震防灾措施应当列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作为编制城市详细规划的依据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规划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但其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之后进行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当按照城市规模、重要性和抗震防灾的要求,分为甲、乙、丙三种模式
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及七度以上地区的大城市应按照甲类模式编制
第20题:
基本烈度为6度及以上的地区为抗震设防区
基本烈度为6度以上的地区为抗震设防区
基本烈度为7度及以上的地区为抗震设防区
基本烈度为9度及以上的地区为抗震设防区
第21题:
在抗震防灾区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范围应当与中心城区一致
规定所称抗震设防区,是指地震基本烈度6度及6度以上地区
规定所称地震设防区,是指地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
规定所称抗震设防区,是指地震活动峰值加速度大于等于0.1g的地区
第22题:
《防震减灾法》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
《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第23题:
地震基本烈度五度及五度以上地区
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及六度以上地区
地震基本烈度四度及四度以上地区
地震基本烈度三度及三度以上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