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平原地区城市,2000~2 0 2 0年总体规划拟定为以轻型工业和商贸为主的地区中心城市。城市建设用地向南和向东发展。规划2 0 2 0年城市人口5 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62km2(包括工业开发区在内,不包括城市发展备用地。工业开发区原定用地范围为1 6 km2,5年来已建成约1. 5km2,另有约2. 5km2已投入基础设施)。该总体规划方案(图2)经评审认为: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路网骨架基本合理。但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商业中心和城市环境提的了重要修改意见。【问题】 你认为

题目

某平原地区城市,2000~2 0 2 0年总体规划拟定为以轻型工业和商贸为主的地区中心城市。城市建设用地向南和向东发展。规划2 0 2 0年城市人口5 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62km2(包括工业开发区在内,不包括城市发展备用地。工业开发区原定用地范围为1 6 km2,5年来已建成约1. 5km2,另有约2. 5km2已投入基础设施)。该总体规划方案(图2)经评审认为: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路网骨架基本合理。但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商业中心和城市环境提的了重要修改意见。



【问题】


你认为上述三个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并提出相应的主要调整措施。




相似考题
更多“某平原地区城市,2000~2 0 2 0年总体规划拟定为以轻型工业和商贸为主的地区中心城市。城市建设用地向南和向东发展。规划2 0 2 0年城市人口5 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62km2(包括工业开发区在内,不包括城市发展备用地。工业开发区原定用地范围为1 6 km2,5年来已建成约1. 5km2,另有约2. 5km2已投入基础设施)。该总体规划方案(图2)经评审认为: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城市建设”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地级市位于山区和沿江平原的结合部,域内“七山二水一分田”,人地矛盾突出,境内交通便利,最近又有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为该市加快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
     中心城区2003 年现状人口32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9.4 平方公里;规划2020 年人口规模为42 万,城市建设用地为50 平方公里。城市发展主要向东西两翼拓展,规划布局方案可见图2。



    图2 某市总体规则(2004—2020)用地规划方案示意图
      【问题】
      试指出该市总体规划方案中用地规模和用地布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该市总体规划方案中用地规模和用地布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城市西南部工业用地与居民用地混杂,交叉布置,布局不合理,在工业用地中不应布置居民用地。
      (2)规划用地规模过大。该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达到119.04m2,超过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的相关规定,与城市所处的环境导致的用地紧情况相背。城市布局与土地资源环境不协调,没有解决人地紧张矛盾。
      (3)南湖风景区中不应布置工业用地。
      (4)西南角风景区南侧不应放垃圾填埋场,污染环境,影响景观,对科教园区用地环境产生影响。
      (5)高速公路两侧商业用地过多。
    (6)缺乏城市绿地,绿地规划系统不完善。

  • 第2题:

    某平原地区城市,2000—2020年总体规划拟定为以轻型工业和商贸为主的地区中心城市。城市建设用地向南和向东发展。规划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50万。城市建设用地为62 km2(包括工业开发区在内,不包括城市发展备用地。工业开发区原定用地范围为16 km2, 5年来已建成约1. 5 km2,另有约2. 5 km2已投入基础设施)。该总体规划方案(如图1所示) 经评审认为: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路网骨架基本合理;但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商业中心和城市环境提出了重要修改意见。
    你认为上述三个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请提出相应的主要调整措施。


    答案:
    解析:
    1.人均用地指标、人均总指标和工业用地人均指标与工业用地比例不合理。压缩城市工北用地。
    2.人口50万的城市,商业中心分布不合理,可适当增加副中心。三类工业与商业中心太近,有影响。可迁出工业开发区。
    3.沿河布置三类工业不合理,应迁出。城市南部缺乏大面积的绿地。

  • 第3题:

    图 2 为某城市的总体规划示意图,表达了城市干道网布置与地形地貌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



    【问题】
      试评析其主要优、缺点。


    答案:
    解析:
    其主要优、缺点分别如下:
      (1)主要优点包括:
     ①城市干道网的布置顺应了山势、河流走向。
      ②沿东西向的城市中心大道布置城市中心公建,有利于交通组织与城市景观。
      ③工业、仓库用地区位合理,对外交通方便,靠近货站。
      ④沿主要干道和河流之间布置带状绿地,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和景观。
      (2)主要缺点包括:
      ①沿铁路客站西侧的南北向城市主干道承担过境交通,两侧布置了大量城市中心公建,影响城市交通性主干道功能的发挥。
      ②工业仓储区与其他用地缺少联系道路,内部也没有布置道路系统。

  • 第4题:

    某平原地区城市,2000---2020年总体规划拟定为以轻型工业和商贸为主的地区中心城市。城市建设用地向南和向东发展。规划2020年城市人口 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 62 km2(包括工业开发区在内,不包括城市发展备用地。工业开发区原定用地范围为16 km2, 5年来已建成约1. 5 km2,另有约2. 5 km2已投入基础设施)。该总体规划方案(图2-7-1)经评审认为: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路网骨架基本合理。但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商业中心和城市环境提出了重要修改意见。


    你认为上述三个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并提出相应的主要调整措施。


    答案:
    解析:
    1.人均用地指标、人均总指标和工业用地人均指标与工业用地比例不合理。压缩城市工业用地。

    2.50万人口的城市,商业中心分布不合理,可适当增加副中心。三类工业与商业中心太近,有影响。可迁出工业开发区。

    3.沿河布置三类工业不合理,应迁出。城市南部缺乏大面积的绿地。

  • 第5题:

    下列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是( )。

    A.城市人口规模
    B.城市建设用地
    C.城市基础设施
    D.城市防灾工程

    答案:A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1)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2)城市建设用地。(3)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5)城市防灾工程。(6)近期建设规划。

  • 第6题:

    下列哪些内容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A.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
    B.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C.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
    D.城市规划区范围

    答案:A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包括:城市规划区范围;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城市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防灾减灾。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第7题:

    城市建设用地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 );城市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具体布局。

    • A、建设用地性质规定
    • B、土地使用限制性规定
    • C、建筑设防规定
    • D、土地开发建设规定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按照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筑用地标准》划分,城市建设用地不包括( )。

    • A、仓储用地
    • B、特殊用地
    • C、水域和其他用地
    • D、工业用地

    正确答案:C

  • 第9题:

    ()不是城市总体规划有关城市建设用地的强制性内容。

    • A、规划期内限制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
    • B、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性规定
    • C、城市各类建筑用地的具体指标和比例
    • D、城市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具体布局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 – 2011),有关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新建城市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85.1 ~ 105.0 m2人内确定。

    B

    首都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105.1 ~ 115.0 m2/人内确定。

    C

    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部分山地城市、人口较少的工矿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等具有特殊情况的城市,应专门论证确定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且上限不得大于100.0m2/人。

    D

    编制和修订城市(镇)总体规划应以本标准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远期规划控制标准。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规定,计算城市现状绿地和规划绿地指标时,应分别采用相应的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数据,(  )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统一进行汇总计算。
    A

    规划年限、城市建设用地总量、规划人口

    B

    规划年限、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规划人口

    C

    规划范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规划人口

    D

    规划范围、城市建设用地总量、规划人口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是指( )。
    A

    各项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与城市人口之比值

    B

    各项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总面积与城市人口之比值

    C

    城市规划区总面积与城市人口之比值

    D

    城市行政区总面积与城市人口之比值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平原地区城市,2000~2020年总体规划拟定为以轻型工业和商贸为主的地区中心城市。城市建设用地向南和向东发展。规划2020年城市人口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62km2(包括工业开发区在内,不包括城市发展备用地。工业开发区原定用地范围为16km2,5年来已建成约
    1. 5km2,另有约2.5km2已投入基础设施)。该总体规划方案(如图1一25所示)经评审认为: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路网骨架基本合理。但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商业中心和城市环境提出了重要修改意见。

    你认为上述三个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并提出相应的主要调整措施。


    答案:
    解析:
    1.人均用地指标。人均总指标和工业用地人均指标和工业用地比例。压缩城市工业用地。
    2. 50万人口的城市,商业中心分布不合理,可适当增加副中心。三类工业与商业中心太近有影响。可迁出工业。
    3.沿河布置三类工业不合理应迁出。城市南部缺乏大面积的绿地。

  • 第14题:

    某市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拟规划发展人口规模为25万左右的一座新城市,图2所示为新城总体规划方案,经专家评审基本同意方案的框架,但对部分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以及垃圾填埋场用地等方面提出了应予改进的意见。
    试具体分析这些方面的主要问题。(提示:方案中其他不足之处不评论)


    答案:
    解析:
    1.工业用地布局不合理:河流南侧的用地不合理,应调整为居住用地或商业用地;中心绿地右侧工业用地改为居住用地;东侧河北两块M1夹着居住用地不合理,可把居住用地调整到河边。
    2.垃圾填埋场设置不合理:距离风景区过近,应该搬离城市建成区放置在河流下游及下风向。

  • 第15题:

    某县级市地处丘陵向河谷平原的过渡地带,是经工业发展为主导的工贸城市。城区北部现在地方铁路通过,设有客货混运站,境内交通便利,最近又将建设一条高速公路,为该市加快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该市2004 年城区现状人口13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1.1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85平方米;经规划预测,到2020 年人口规模将达到28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30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7 平方米。
      老城区位于铁路与河流之间。总体规划方案对未来城市空间进行了布局,主要为跨河
    向南、跨铁路向北发展生活居住用地,向东发展工业区。绘画布局详见图2。



    图2 该市总体规划示意图
      【问题】
      试指出该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答案:
    解析:
    (1)火车站与物流园区被道路分开,不方便货物运输。
      (2)交通方面:①南北大街穿越古城保护区和广场公园;②东西大道断头路与内环线不连接。
    (3)体育场布置在环湖公园里,既交通不便,又干扰城市交通、影响城市景观环境。
      (4)文教用地位于偏东北角地带,不便于学生和居民使用。
      (5)商业用地过于集中,居民区商业网点较少,不均匀。

  • 第16题: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规定,计算城市现状绿地和规划绿地指标时,应分别采用相应的城市人口数据和城市用地数据,( )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统一进行汇总计算。

    A.规划年限、城市建设用地总量、规划人口
    B.规划年限、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规划人口
    C.规划范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规划人口
    D.规划范围、城市建设用地总量、规划人口

    答案:B
    解析: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第3.0.1条规定,计算城市现状绿地和规划绿地指标时,应分别采用相应的城市人口数据和城市用地数据,规划年限、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规划人口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统一进行汇总计算。

  • 第17题:

    下列关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居住用地规模的确定应结合人口规模的预测计算
    B.工业用地按照各主要工业门类的产值预测和该门类工业的单位产值所需的用地规模来推算
    C.商业用地规模的预测最为苦难,但还是可以以城市人口规模为预测依据。
    D.城市中的道路、绿地等可以按照城市总用地规模的一定比例计算出来

    答案:C
    解析:
    主要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确定

  • 第18题:

    下列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表述,正确的有()。

    • A、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为100平方米/人
    • B、用地规模与城市性质、自然条件等有关
    • C、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需要低于现状水平
    • D、规划用地规模是推算规划人口规模的主要依据
    • E、规划人口规模是推算规划用地规模的主要依据

    正确答案:B,E

  • 第19题:

    ()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城市建设用地的总和,其大小通常依据已预测的城市人口以及与城市性质、规模等级、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相适应的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来计算。

    • A、城市规模
    • B、城市用地规模
    • C、城市用地容量
    • D、城市环境容量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下列哪些内容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

    • A、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
    • B、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 C、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
    • D、城市规划区范围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表述,正确的有()。
    A

    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为100平方米/人

    B

    用地规模与城市性质、自然条件等有关

    C

    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需要低于现状水平

    D

    规划用地规模是推算规划人口规模的主要依据

    E

    规划人口规模是推算规划用地规模的主要依据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影响不同类型城市用地规模的因素是不同的,即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在不同城市中变化的规律和变化的幅度是不同的。在国家大的土地政策、经济水平以及居住模式一定的前提下,采用通过统计得出的数据(如居住区的人口密度或人均居住用地面积等),结合人口规模的预测,很容易计算出城市在未来某一时点所需居住用地的总体规模。

  • 第22题:

    单选题
    ()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城市建设用地的总和,其大小通常依据已预测的城市人口以及与城市性质、规模等级、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相适应的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来计算。
    A

    城市规模

    B

    城市用地规模

    C

    城市用地容量

    D

    城市环境容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某平原地区城市,2000—2020年总体规划拟定为以轻型工业和商贸为主的地区中心城市。城市建设用地向南和向东发展。规划2020年城市人口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62平方公里(包括工业开发区在内,不包括城市发展备用地。工业开发区原定用地范围为16平方公里,5年来已建成约1.5平方公里,另有约2.5平方公里已投入基础设施)。该总体规划方案(如示意图)经评审认为: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路网骨架基本合理。但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商业中心和城市环境提出了重要修改意见。 你认为上达三个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并提出相应的主要调整措施。

    正确答案: 1.人均用地指标。人均总指标和工业用地人均指标和工业用地比例。压缩城市工业用地。
    2.50万人口的城市,商业中心分布不合理,可适当增加副中心。三类工业与商业中心太近,有影响。可迁出工业。
    3.沿河布置三类工业不合理应迁出。城市南部缺乏大面积的绿地。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