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城市紫线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在城市紫线范围内禁止进行的活动包括()。
第8题: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应当包括历史建筑物、构筑物和风貌环境所组成的核心地段,以及为确保该地段的风貌、特色完整性而必须进行()的地区。
第9题:
第10题:
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
传统格局和风貌构成影响的大面积改建的理由
第11题: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
历史文化街区用地面积不小于1公顷
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总用地面积不应小于核心保护范围内建筑总用地面积的60%。
构成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应是历史存留的原物
第12题:
有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
构成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基本是历史存留的原物
历史文化街区用地面积不小于1hm2
历史文化街区内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用地面积宜达到保护区内总用地面积的60%以上
第13题:
第14题:
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在某城市中心E进行旧区改造,建设商贸、办公建筑项目。该地段西侧为风貌性建筑,集中成片,并有小游园一处,现已批准公布为“保护近代西式住宅风貌为主的历史街区”的重点保护区。拟改造规划可用地面积约3hm2,为历史街区保护的建设控制地带,其中有几幢可保留的风貌建筑(基地现状详见附图)。经城乡规划管理部门研究后,认为该申请建设项目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相符,但在改造中必须严格有效控制,为此拟出了修建性详规的部分规划设计条件: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土地使用强度(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
(3)建筑后退要求。
(4)市政设施和公建服务设施的配置要求。
(5)人流、车流出入口和停车场地的设置要求。
(6)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规定要求。
【问题】
请你依据建设部关于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要求,指出还有哪些规划设计条件需要补充?
(1)应具体给出拟改造地段内需保留和保护的风貌建筑。
(2)提出建筑限高要求。
(3)提出对新建建筑物、构筑物的控制要求。
(4)按规定应提出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
(5)拟改造地段内道路应与历史街区的道路系统相协调。
【解析】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中,对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规划地段内各地块的土地主要用途,允许的建设总量,建设高度,绿化率和公共绿地面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历史文化保护区内重点保护地段的建设控制指标和规定,建设控制地区的建设控制指标。
此外,详细规划还应具有的规划设计条件有:用地界线、建筑密度、容积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退线要求、城市设计指导原则等。
该题涉及历史保护地块的规划,还应符合相关历史保护规定,包括指出需保留的历史建筑等。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3月30日,《天津历史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项目荣获“()”,成为詹天佑奖自设立以来,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近代历史街区及建筑保护类项目。
第20题: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规定,不符合历史文化街区应具备的条件是()。
第21题:
风貌协调
拆迁改造
保护更新
建设控制
第22题:
新建与历史风貌相协调的建筑
迁移对环境有污染的工业企业
改建与历史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
扩建与历史文化街区色彩相协调的建筑
第23题:
用地改作他用
对城市基础设施用地进行开发
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构成影响的大面积改建
损坏或者拆毁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对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进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