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 为某市大学科技园及教师住宅区详细规划方案示意图。规划总占地面积51 公顷,地块西边为城市主干道,道路东侧设置20 米宽城市公共绿带,地段中部的东西向道路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的北侧为大学科技园区,南侧为教师住宅区。科技园区内保留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结合周边广场绿地,拟通过文物建筑修缮和改扩建作为园区的综合服务中心。教师住宅区的居住建筑均能符合当地日照间距的要求。设置的小学、幼儿园以及商业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均能满足小区需要。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未设置机动车地面停车场的区域,均通过地下停车场满

题目
图2 为某市大学科技园及教师住宅区详细规划方案示意图。规划总占地面积51 公顷,地块西边为城市主干道,道路东侧设置20 米宽城市公共绿带,地段中部的东西向道路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的北侧为大学科技园区,南侧为教师住宅区。
 科技园区内保留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结合周边广场绿地,拟通过文物建筑修缮和改扩建作为园区的综合服务中心。
  教师住宅区的居住建筑均能符合当地日照间距的要求。设置的小学、幼儿园以及商业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均能满足小区需要。
  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未设置机动车地面停车场的区域,均通过地下停车场满足停车需求。



图2 某地详细规划方案示意图
  【问题】
  试问,该详细规划方案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为什么?


相似考题
更多“图2 为某市大学科技园及教师住宅区详细规划方案示意图。规划总占地面积51 公顷,地块西边为城市主干道,道路东侧设置20 米宽城市公共绿带,地段中部的东西向道路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的北侧为大学科技园区,南侧为教师住宅区。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图为中国北方某城市一个居住小区规划,基地面积含代征道路用地共计15 公顷。用地西侧为主干路,北侧为次干路,南侧和东侧为支路。用地内为高层住宅;沿东侧支路设置商业配套设施;另设片区中心小学一所和全日制幼儿园一所,市政设施齐全;地段内还有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居住小区采用地下停车,车位符合相关规范。地段规划建筑限高45m。当地住宅日照间距系数约为1.3。规划住宅高2.95m,层数见下图。



    图3 居住区规划总平面示意图
      【问题】
      试分析该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理由。


    答案:
    解析:
    (1)1#、2#、7#住宅部分存在东西向布置,影响日照不合理。
      (2)2#、4#建筑沿街长度超150 米未设计消防通道不合理;1#超80 米不设人行消防通道不合理。
      (3)地下车库出入口直接开向城市道路不合理,北面的地下车库出入口与小区出入口存在人车交通混杂不合理。
      (4)西侧建筑没有后退用地红线、城市绿线,甚至部分建筑紧贴用地红线不合理。
      (5)7#与10#建筑间距不满足日照系数1.3 的要求。
    (6)7#、8#建筑山墙间距不满足不少于13 米的间距要求。
    (7)幼儿园与8#建筑没有建筑间距,不满足消防要求。
      (8)幼儿园没有南向活动场地,不合理。
      (9)11#住宅对幼儿园存在日照遮挡问题,不合理。
      (10)11#住宅侵占文保单位保护红线不合理。
      (11)小学与停车场距离太近,有噪音污染不合理。
      (12)小学运动场地距离11#住宅太近,影响居民生活不合理。
      (13)小学没有200 米田径运动场不合理。
      (14)小区道路交通不成网络体系,缺少组团和宅间道路。
      (15)缺乏绿化景观设计,缺少一个完整的中心公共绿地,同时小区道路影响小区绿地使用不合理。
      (16)1#、2#建筑超高,不满足规划设计条件不合理。

  • 第2题:

    某北方城市拟在市中心地段新建一集公寓、办公、宾馆、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用地朝向为南偏东13°,用地情况为:东侧为城市支路,道路红线宽度为20m,退红线设10m宽绿带;南侧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30m,退红线设15m宽绿带;北侧为现状居民住区,全部为6层砖混住宅;西侧为现状某办公楼。
    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1.低层、多层建筑退绿线不少于5 m。
    2.高层建筑退绿线不少于15 m。
    3.建筑限高100m。
    4.绿地率不小于15%。
    5.停车车位:按照规范要求。
    6.日照要求:板式建筑间距系数为1.61,塔式建筑间距为遮挡面面宽的1.2倍。
    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如图2-3-1所示。
    请按照我国现行相关规定及规划管理部门的规划设计条件指出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答案:
    解析:
    1.新建建筑南侧未满足设置15 m绿化带的要求。
    2.不应该占用绿化带布置机动车停车场。
    3.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 m时,应设消防车道。
    4.高层办公楼与高层公寓之间的间距不符合消防要求。
    5.高层公寓、宾馆裙房距北侧住宅的间距不足。
    6.高层建筑下部全部被裙房包围,应该有部分高层外墙直接垂直落地,并应该有直接对外出入口。
    7.汽车出入口距城市干路交叉口过近。
    8.地下车库出入口位置设置不当,出入不方便。

  • 第3题:

    图5 为某城市中心区一25 公顷地块,规划用地性质为居住和公建。
      建设总量控制为居住建筑28 万平方米,公建12 万平方米。现状有少量平房,无保留价值。地块东侧为现有铁路支线,北侧规划有城市次干路、南侧为城市支路、西侧临城市快速路,快速路与次干路及城市支路的交叉口均规划为立交。
      已给出的国有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是:
      (一)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总用地面积及居住、公建用地面积;
      (二)土地使用强度(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限高、绿地率的控制指标;
      (三)建筑后退要求、间距规定;
      (四)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配置要求;
      (五)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有关规范、规定要求。



    地块位置示意图
      【问题】
      请补充其它必要的国有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


    答案:
    解析:
    其它必要的国有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包括:
      (1)补充建筑限高条件。
      (2)注重环境和景观设计,处理好与沿河城市绿带公园的关系及与立交桥的关系。
      (3)补充绿地率和绿线要求。
      (4)解决好地块出入口方位,满足停车场设置要求。
      (5)明确地铁出入口设置。

  • 第4题:

    开发建设单位拟在某市城区边缘地段内建设商品住宅,其性质与总体规划相符。该项目占地约26.2公顷,其内有部分待改造的平房及工厂等;基地北侧临城市次干道;西侧为城市外围的快速路(过境交通);东、南侧为已改造完成的住宅(楼房);北侧为规划风景区和已建成的度假别墅区。图2—15所示河流与水面已纳入市区雨水排放系统。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现已给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部分规划条件(基地现状如图2—15所示):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
    3.小区绿地配置要求。
    4.公建配套设施要求。
    5.市政设施及道路的配置要求。
    6.地块内应保留的现状设施。
    7.规划方案编制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
    请补充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


    答案:
    解析:
    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是:
    1.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指标。
    2.重点处理好与北侧风景区(含度假别墅区)的景观系统。
    3.协调好与东、南侧现状建成区的关系。
    4.出入口设置要求。
    5.河流、水面的保留和利用要求。
    6.小区与快速路之间应设置隔离带。

  • 第5题:

     开发建设单位拟在某市城区边缘地段内建设商品住宅,其性质与 总体规划相符。在做了初步测算后,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建设申请。该项目占 地约 26.2 公顷,其内有部分待改造的平房及工厂等;基地北侧临城市次干道;西侧为城市 外围的快速路(过境交通);东、南侧为已改造完成的住宅(楼房);北侧为规划风景区和 已建成的度假别墅区。图中所示河流与水面已纳入市区雨水排放系统。城市规划行政主管 部门现已给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部分规划条件(基地现状详见图 6):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
      3.小区绿地配置要求;
      4.公建配套设施要求;
      5.市政设施及道路的配置要求;
      6.地块内应保留的现状设施;
      7.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
    符合的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



    图6 某市某住宅规划设计
      【问题】
      请补充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


    答案:
    解析:
    该建设项目还应补充的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包括:
      (1)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指标;
      (2)交通组织、出入口、停车位的要求;
      (3)重点处理与北侧风景区的景观协调关系;
      (4)处理好与周围现状建筑的空间关系;
     (5)河流与水面的保留与利用要求;
      (6)减少快速路过境交通对居住区干扰的要求(如增加绿化隔离带等)。

  • 第6题:

    某市城区一个地块面积为24 ha,规划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公建在地块东侧带状布置。地块内现状无保留建筑,建设总量控制为居住建筑面积22万m2,公建面积12万m2。地块北侧为已建成的配套齐全的居住区;西侧、南侧为城市河流,沿河建设有城市绿带公园;东北侧和东南侧临城市主干路,主干路与主干路交叉口规划为立交。东北侧主干路下敷设有地铁交通线路,并在规划范闱内设车站(图2-9-6)。
    已给出的国有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土地使用强度(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的控制指标。
    3.建筑后退要求及间距规定。
    4.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市政公共设施及竖向设计要求。
    5.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

    请补充其他必要的国有土地出让规划设计条件。


    答案:
    解析:
    1.补充建筑限高条件。
    2.注重环境和景观的设计,处理好与沿河城市绿带公园的关系及与立交桥的关系。
    3.补充绿地率和绿线要求。
    4.解决好地块出入口方位,满足停车场设置要求。
    5.明确地铁出入口位置。

  • 第7题:

    某北方城市拟在市中心地段新建一集公寓、办公、宾馆、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用地朝向为南偏东13°,用地四至情况如下:
    东侧为城市支路,道路红线宽度20m,退红线设10m宽绿带;
    南侧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30m,退红线设15m宽绿带;
    北侧为现状居民住区,全部为6层砖混住宅;
    西侧为现状某办公楼。
    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1.低层、多层建筑退绿线不少于5 m。
    2.高层建筑退绿线不少于15 m。
    3.建筑限高100 m。
    4.绿地率不小于15%。
    5.停车车位:按照规范要求。
    6.日照要求:板式建筑间距系数为1. 61,塔式建筑间距为遮挡面面宽的1.2倍。
    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如图2—30所示。
    请按照我国现行相关规定及规划管理部门的规划设计条件指出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答案:
    解析:
    1.新建建筑南侧未满足设置15m绿化带的要求。
    2.不应该占用绿化带布置机动车停车场。
    3.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 m时,应设消防车道。
    4.高层办公楼与高层公寓之间的间距不符合消防要求。
    5.高层公寓、宾馆裙房距北侧住宅的间距不足。
    6.高层建筑下部全部被裙房包围,应该有部分高层外墙直接垂直落地,并应该有直接对外出入口。
    7.汽车出入口距城市干路交叉口过近。
    8.地下车库出入口位置设置不当,出入不方便。

  • 第8题:

    开发建设单位拟在某市城区边缘地段内建设商品住宅,其性质与总体规划相符。该项目占地约26. 2 ha,其内有部分待改造的平房及工厂等;基地北侧临城市次干道;西侧为城市外围的快速路(过境交通);东、南侧为已改造完成的住宅(楼房);北侧为规划风景区和已建成的度假别墅区。图2-1-4所示河流与水面已纳入市区雨水排放系统。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现已给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部分规划条件(基地现状如图2-1-4所示)。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
    3.小区绿地配置要求。
    4.公建配套设施要求。
    5.市政设施及道路的配置要求。
    6.地块内应保留的现状设施。
    7.规划方案编制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
    请补充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


    答案:
    解析:
    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1.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指标。
    2.重点处理好与北侧风景区(含度假别墅区)的景观系统。
    3.协调好与东、南侧现状建成区的关系。
    4.出入口设置要求。
    5.河流、水面的保留和利用要求。
    6.小区与快速路之间应设置隔离带。

  • 第9题:

    设计条件
    1.某市体育场总平面图如图所示,其西侧为公园,南侧、东侧及北侧均为城市道路,且东侧已有出入口和内部道路通至已建办公楼(高18m)。
    2.城市规划要求建筑物退后道路红线5m。当地日照间距系数为1.2。
    3.欲在用地内新建体育馆、训练馆、餐厅各一栋,以及运动员公寓两栋(高20m)。各建筑平面形状及尺寸如图所示。
    4.当地日照间距系数1.2。



    4000m停车场位于场地的( )。
    A.东侧
    B.西侧
    C.居中
    D.北侧

    答案:
    解析:
    C

  • 第10题:

    某市城区一个地块面积为24公顷,规划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公建在地块东侧带状布置,地块内现状无保留 建筑,建设总量控制为居住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公建面积12万平方米,地块北侧为已建成的配套齐全的居住区;西侧,南侧为城市河流,沿河建设有城市绿带公园;东北侧和东南侧临城市主干路,主干路和主干路交叉口规划为立交,东北侧主干路下敷设地铁交通线路,并在规划范围内设车站。 已给出的国有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土地使用强度(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的控制指标; 3.建筑后退要求及间距规定; 4.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市政公共设施及竖向设计要求; 5.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 请补充其他必要的国有土地出让规划设计条件。


    正确答案: 1、补充建筑限高条件。
    2、注重环境和景观的设计,处理好与沿河城市绿带公园的关系及与立交桥的关系。
    3、补充绿地率和绿线要求。
    4、解决好地块出入口方位;满足停车场设置要求。
    5、明确地铁出入口位置。

  • 第11题:

    ()道路全长1.638公里,设计为城市I级主干道,道路红线宽60米,这条绿色长街是江西省地级市中最宽的一条城市道路。

    • A、客家大道
    • B、红旗大道
    • C、东阳山路
    • D、八一四大道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多选题
    我国除大城市设有快速道外,大多数城市划分城市道路采用的规划指标是()。
    A

    交通性道路

    B

    生活性道路

    C

    主干道

    D

    次干道

    E

    支路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开发建设单位拟在某市城区边缘地段内建设商品住宅,其性质与总体规划相符。该项目占地约26.2 hm2,其内有部分待改造的平房及工厂等;基地北侧临城市次干道;西侧为城市外围的快速路(过境交通东、南侧为已改造完成的住宅(楼房);北侧为规划风景区和已建成的度假别墅区。下图所示河流与水面已纳入市区雨水排放系统。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现已给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部分规划条件(基地现状如图4所示)。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
    3.小区绿地配置要求。
    4.公建配套设施要求。
    5.市政设施及道路的配置要求。
    6.地块内应保留的现状设施。
    7.规划方案编制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
    请补充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



    答案:
    解析:
    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1.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指标。
    2.重点处理好与北侧风景区(含度假别墅区)的景观系统。
    3.协调好与东、南侧现状建成区的关系。
    4.出入口设置要求。
    5.河流、水面的保留和利用要求。
    6.小区与快速路之间应设置隔离带。

  • 第14题:

    某城市拟在市中心地段新建一座集公寓、办公、宾馆、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用地朝向为南偏东13°,用地情况如下:
      1.东侧为城市支路,道路红线宽度20m,退红线设10m 宽绿化带;
      2.南侧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30m,退红线设15m 宽绿化带;
      3.北侧为现状居民区,全部为6 层砖混住宅;
      4.西侧为现状办公楼。
      城乡规划部门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1.低层、多层建筑退绿线不少于5m;
      2.高层建筑退绿线不少于15m;
      3.建筑高度100m;
      4.绿地率不少于15%;
      5.停车车位:按照规范要求;
      6.日照要求:板式建筑间距系数为1.51,塔式建筑间距为遮挡面面宽的1.2 倍。
    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详见图6。



    图6-1 总平面图



    图6-2 南立面示意图
      【问题】
     请按照我国相关规定及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指出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答案:
    解析:
    按照我国相关规定及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包括:
      (1)新建建筑南侧未满足退次干道设置15m 宽绿化带的要求;
      (2)不应该占用绿化带布置机动车停车场;
      (3)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 时,应设消防车道;
      (4)高层办公楼与高层公寓之间的间距不符合消防要求;
      (5)高层公寓、宾馆裙房与北侧住宅之间的间距不足;
      (6)高层建筑下部全部被裙房包围,不符合规范,应该有部分高层外墙直接垂直落地,并应该有直接对外出入口;
      (7)地下出入口距城市干路交叉口过近;
      (8)地下车库出入口位置设置不当,出入不方便。

  • 第15题:

    图2-8-1所示为某城市火车站地区局部的道路网布局方案示意。?—?为城市快速路,与主干道⑤-⑤交叉处已建有互通式立交,与火车站相通的南北轴线B'5-B'7为生活性干道。其他道路为城市主次干道。

    请分析该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答案:
    解析:
    1.城市主次干道不合理,部分路网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
    2.E3点多路交叉,D3、D4、F2、F4交角不符合规范要求。
    3. A-A应改为主干道,B-B降为次干道。
    4. F'5-F'6改为次干道,G5-G6改为次干道。
    5.道路⑥-⑥应降为次干道,道路⑦-⑦应提升为主干道。

  • 第16题:

    下图为某大城市开放性小区重建的两个规划方案。该规划用地24hm2,东北侧为城市次干路,西北、东南、西南侧为支路,相邻地块均为居住区。两个方案均满足控制性详细规划给定的基本条件。




    图1 方案一示意图与方案二示意图  【问题】从建筑布局、道路交通、公建设施、街道空间方面分别评析方案一和方案二各自的主要优缺点。


    答案:
    解析:
    方案一:
      (1)优点:①建筑布局与内部道路平行于周边路网,有利于衔接城市交通。并与城市肌理完全一致。
      ②公建设施布局于居住区内部,有利于对内服务。
      ③内部围合空间错落有致,易于形成不同的组团公共绿地和空间。
      (2)缺点:出现了大量非正南北向的住宅建筑,不利于日照条件满足。
      方案二:
      (1)优点:
      ①建筑基本为正南北向,有利于日照条件满足。
      ②沿城市道路形成了许多三角形开放空间,易于产生丰富的街道空间场所。
    (2)缺点:
     ①内部道路与城市路网系统斜交,不利于交通疏解,且有畸形四叉路口出现。
      ②公共设施位于局部形成的畸形地块,面积规模等不易有合理保证。

  • 第17题:


    开发建设单位拟在某市城区边缘地段内建设商品住宅,其性质与总体规划相符。该项目占地约26. 2hm2,其内有部分待改造的平房及工厂等;基地北侧临城市次干道;西侧为城市外围的快速路(过境交通);东、南侧为已改造完成的住宅(楼房);北侧为规划风景区和已建成的度假别墅区。图6所示河流与水面已纳入市区雨水排放系统。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现已给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部分规划条件(基地现状详见图6)。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


    (3)小区绿地配置要求。


    (4)公建配套设施要求。


    (5)市政设施及道路的配置要求。


    (6)地块内应保留的现状设施。


    (7)规划方案编制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



    【问题】


    请补充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



    答案:
    解析:

    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1)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指标。


    (2)重点处理好与北侧风景区(含度假别墅区)的景观系统。


    (3)协调好与东、南侧现状建成区的关系。


    (4)交通组织、出入口、停车位的要求。


    (5)河流、水面的保留和利用要求。


    (6)小区与快速路之间应设置隔离带。


    【解析】


    拟建住宅楼的用地四面环路,但是东、西两侧有现状水面和河流阻隔,所以居住区的对外交通组织应结合用地南侧的支路和北侧的城市次干道进行组织,出入口应设置在这两条路上。用地内有保留建筑,用地北侧、东侧和南侧的建筑布局手法比较一致,新建住宅楼应在布局上注意与它们进行协调。位于用地东部的水面较大,如果利用得当,能够创造出很好的景观效果,所以要特别提出这方面的要求。


    首先要考虑减少过境交通对居住建筑的干扰问题,然后要将漏掉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指标、交通组织方式、河流和水面利用、与风景区景观协调和与处理好与周围用地空间关系等问题逐一列出,需要补充的条件共六个方面,比较符合本题中“必要的规划条件”的要求。


  • 第18题:

    某市城区一个地块面积为24公顷,规划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公建在地块东侧带状布置。地块内现状无保留建筑,建设总量控制为居住建筑面积22万m2,公建面积12万m2。地块北侧为已建成的配套齐全的居住区;西侧、南侧为城市河流,沿河建设有城市绿带公园;东北侧和东南侧临城市主干道,主干道与主干道交叉口规划为立交。东北侧主干路下敷设有地铁交通线路,并在规划范围内设车站。规划用地位置示意图如图2—29所示。

    已给出的国有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 土地使用强度(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的控制指标。
    3.建筑后退要求及间距规定。
    4.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市政公共设施及竖向设计要求。
    5.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
    请补充其他必要的国有土地出让规划设计条件。


    答案:
    解析:
    1.补充建筑限高条件。
    2.注重环境和景观的设计,处理好与沿河城市绿带公园的关系及与立交桥的关系。
    3.补充绿地率和绿线要求。
    4.解决好地块出入口方位;满足停车场设置要求。
    5.明确地铁出入口位置。

  • 第19题:

    图3 为北方寒冷地区某城市一居住小区规划,基地面积含代征道路用地共计15.1 公顷。用地北侧为城市快速路,东侧为主干路,南侧为次干路,西侧为支路。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地段内配建幼儿园、小学各一座,以及一定数量的地区商业服务设施。当地日照间距系数为1.7。规划方案中,住宅层高2.7 米,层数见图面所示。经评审,该方案环境良好、市政设施齐备。



    某居住小区规划方案示意图
      【问题】
      试分析该方案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并简述其理由。


    答案:
    解析:
    该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①快速路边上不宜有商业,影响交通,也不安全。
      ②东入口离立交桥太近,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③不宜在主干道上设入口。
      ④小区没有人行入口,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⑤幼儿园的日照间距不够,且没有入口;幼儿园与水系直接相连,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⑥小学位置太偏,没有田径场,且与西边的停车场出入有干扰,影响安全。
      ⑦西侧沿支路超过150 米的高层应设消防车道,超过80 米的应设人形通道。
      ⑧作为北方的小区,小区路不满足敷设供热管道的要求,不符合相关规定。
      ⑨西北角的建筑日照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⑩西南入口距交叉口距离不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且因为正对折线,视线有遮挡,影响安全。
      ?正对丁字路口,影响安全。
      ?建筑整体布局凌乱,不美观,部分建筑通风采光不好。

  • 第20题:

    设计条件
    1.某市体育场总平面图如图所示,其西侧为公园,南侧、东侧及北侧均为城市道路,且东侧已有出入口和内部道路通至已建办公楼(高18m)。
    2.城市规划要求建筑物退后道路红线5m。当地日照间距系数为1.2。
    3.欲在用地内新建体育馆、训练馆、餐厅各一栋,以及运动员公寓两栋(高20m)。各建筑平面形状及尺寸如图所示。
    4.当地日照间距系数1.2。



    运动员公寓在场地的( )。
    A.东北侧
    B.西北侧
    C.西南侧
    D.居中

    答案:
    解析:
    A

  • 第21题:

    1.任务要求
    某县历史上以陶瓷制品称绝于世,今欲兴建陶瓷专题博物馆一座。总建筑面积为 1750 ㎡,面积均以轴线计,允许±10%的浮动。
    2.场地要求
    地块基本是一个 58 m×55 m 的矩形,用地位置如下图所示该地段地形平坦,场地南侧为城市主干道,场地西侧是城市广场,场地东侧为高层办公区,场地北侧为城市次干道。

    3.一般要求
    建筑退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应不小于 5m。根据规划要求,设计应完善广场空间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4.制图要求
    (1)用尺和工具画出一层与二层平面图,一层平面应包括场地布置。
    (2)标注总尺寸、出入口、建筑开间、进深。
    (3)画出场地道路与外部道路的关系。
    (4)标出各房间名称与轴线尺寸。
    5.流线要求(如下图所示)

    6.建筑面积要求(见下表)


    答案:
    解析:


  • 第22题: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应确定()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的标高。

    • A、城市主干道
    • B、城市次干道
    • C、各级道路
    • D、各级支路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单选题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应确定()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的标高。
    A

    城市主干道

    B

    城市次干道

    C

    各级道路

    D

    各级支路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规划内容
    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限,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允许建设建筑类型;
    2、规定各地块的控制指标(包括: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红线距离、机动车出入口方位等);
    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