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根据东、西两个海湾均具有建深水港的良好条件和场、区位等其他因素的综合考虑, 计划在该市投巨资兴建大型石油项目。据此,该市编制了以发展石油化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其要点如下。1.等级结构:分A、B、C、D四级。A为市域中心城市;B为市域副中心城市;C为重点发展城镇;D为一般城镇。2.职能结构:C1、C2、C3、C4、C5以发展石化工业为主要职能;D13、D14、D15以发展旅游 业为主要职能;其余均为综合职能。3.交通:考虑到东湾已有的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拟在东湾进行局部填海,建设

题目
外商根据东、西两个海湾均具有建深水港的良好条件和场、区位等其他因素的综合考虑, 计划在该市投巨资兴建大型石油项目。据此,该市编制了以发展石油化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其要点如下。

1.等级结构:分A、B、C、D四级。A为市域中心城市;B为市域副中心城市;C为重点发展城镇;D为一般城镇。

2.职能结构:C1、C2、C3、C4、C5以发展石化工业为主要职能;D13、D14、D15以发展旅游 业为主要职能;其余均为综合职能。

3.交通:考虑到东湾已有的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拟在东湾进行局部填海,建设 深水港码头。为促进市域协调发展,规划建设环状高速公路网和若干条一、二级公路,以加强 各城镇之间的联系。

该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如图2-6-1所示。

根据以上说明及规划示意图,指出港口选址、石化工业布局及高速公路选线存在什么问 题,并说明主要理由和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考题
更多“外商根据东、西两个海湾均具有建深水港的良好条件和场、区位等其他因素的综合考虑, 计划在该市投巨资兴建大型石油项目。据此,该市编制了以发展石油化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其要点如下。 ”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级市,其南部为丘陵,北部为山区,山区经济以农林为主。受地形条件影响,城镇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带,市域城镇化水平在35%左右,市域内现有大城市1个,县城6个,其他建制镇34个,规划为求市域内城镇均衡发展,在北部地区新设3个镇,市域交通规模基本符合发展要求。



    试结合该市市域城镇体系现状图(图2-1)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图2-2所示),指出该市在城镇等级、布局和主要交通线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4号镇和34号镇不靠近主要交通线,规划为重点镇明显脱离实际。

    2.现有34个镇,为求均衡发展而新增设的35号、36号两个镇不合理。

    3.重点镇过多,发展重点反而不明确。

    4.南北向高速公路与中心城市的联系不便。

  • 第2题:

    某市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丘陵地区,盛产水果,海产品,风景旅游资源丰富,部分地区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东湾为水产资源保护区,沿海分布大量红树林,
    湿地、沙滩和礁石。
    外商根据东、西两个海湾均具有建深水港的良好条件和场、区位等其它因素的综合考虑,计划在该市投巨资兴建大型石油项目。据此,该市编制了以发展石油化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其要点如下:
      1.等级结构:分为A、B、C、D 四级。A 为市域中心城市;B 为市域副中心城市;C 为重点发展城镇;D 为一般城镇。
      2.职能结构:C1、C2、C3、C4、C5 以发展石化工业为主要职能;D13、D14、D15 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要职能;其余均为综合职能。
    3.交通:考虑到东湾现有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拟在东湾进行局部填海建设深水港码头。为促进市域协调发展,规划建设环状高速公路网和若干条一、二级公路,以加强各城镇之间的联系。



    图1 某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
      【问题】
    根据以上说明及规划示意图,请指出港口选址、石化工业布局及高速公路选线存在什么问题,并说明主要理由和提出改进意见。


    答案:
    解析:
    港口选址、石化工业布局及高速公路选线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包括:
      (1)深水港不适宜设置在东湾,应该设置在西湾。
      因为东湾是水产资源保护区及旅游区,不适宜建立港口。而把港口设置在西湾靠近C4城,有利于实现铁路水运联运。
      (2)石化工业不适宜设置在C2 城、C3 城、C5 城。
      因为C2 城过于接近自然保护区,适宜发展山区旅游业;C3 城、C5 城靠近海,适宜发展沿海旅游业。主要石化基地宜设置在C4 城,它有铁路及深水港口,而且靠近l00km 外某大城市,能接受辐射并可建成为物流基地。
      (3)高速公路布置偏多,环线高速公路应当取消。
      因高速公路不适宜穿过山体及自然保护区,环线选线没有和产业很好结合。D11 城与B 城只需建一条二级公路连接即可。

  • 第3题:

    某市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丘陵地区,盛产水果、海产品,风景旅游资源丰富,部分山体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东湾为水产资源保护区,沿海分布大量的红树林、湿地、沙滩及礁石。外商根据东、西两个海湾均具有建深水港的良好条件和对市场、区位等其他因素的综合考虑,计划在该市投巨资兴建大型石化项目。据此,该市编制了以发展石化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其要点如下:
    (1)等级结构:A、B、C、D四级
    A为市域中心城市;B为市域副中心城市;C为重点发展城镇;D为一般城镇。
    (2)职能结构:C1、C2、C3、C4、C5以发展石化工业为主要职能;D13、D14、D15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要职能;其余均为综合职能。
    (3)交通:考虑到东湾现状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规划拟在东湾进行局部填海建设深水港码头。为促进市域协调发展,规划建设环状高速公路网和若干条一、二级公路,以加强各城镇之间的联系。
    该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如图1所示:
    【问题】:根据以上说明和规划示意图,指出港口选址、石化规划布局及高速公路选线存在什么问题,说明主要理由并提出改进意见。

    图1某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


    答案:
    解析:
    (1)深水港不宜设置在东湾,设置在东湾港影响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应以旅游开发为主,建议在西湾建港。
    (2)石化工业布局分散,应适当集中。其中C2、C3不宜设置为石化工业区,C2临近自然保护区,并且四面环山易造成污染;C3影响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开发;此外,C5应向北靠近公路远离海岸;。
    (3)高速公路选线不合理,C4与A之间联系不直接;此外高速公路布置偏多,D5以东一段没有必要,且垂直等高线穿越山体不合理。

  • 第4题: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以( )为依据。

    A.城镇体系规划
    B.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其他上层次法定规划
    C.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其他上层次法定规划
    D.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其他上层次法定规划

    答案:C
    解析: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以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其他上层次法定规划为依据,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研究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按照人口与产业、就业岗位的协调发展要求,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按照有效配置公共资源、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合理确定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 第5题:

    城镇体系规划的类型包括(  )。

    A:国家城镇化的总体战略与分期目标
    B:全国城镇体系的总体空间格局
    C:按行政等级和管辖范围,可以分为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或自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包括直辖市以及其他市级形成单元)城镇体系规划
    D: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由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E:随着城镇体系规划实践的发展,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衍生型的城镇体系规划类型

    答案:C,D,E
    解析:
    本题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城镇体系规划的类型。具体包括:
    (1)按行政等级和管辖范围,可以分为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或自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包括直辖市以及其他市级形成单元)城镇体系规划等;
    (2)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由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3)随着城镇体系规划实践的发展,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衍生型的城镇体系规划类型。
    熟悉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原则,主要掌握城镇体系规划的类型及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 第6题:

    根据《城乡规划法》有关城乡体系规划编制的规定,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

    A.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包括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B.城市规划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其中,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C.镇规划包括镇域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其中,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D.乡规划包括乡政府所在地集镇规划和本行政区内的村庄发展布局

    答案:D
    解析:
    城乡规划的编制体系

  • 第7题:

    我国石油的基本流向是()和西油东运。


    正确答案:北油南运

  • 第8题:

    下列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的是()。

    • A、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B、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应当编制镇域城镇体系规划
    • C、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乡规划区范围
    • D、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
    • E、设镇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正确答案:A,C,D

  • 第9题:

    填空题
    我国石油的基本流向是()和西油东运。

    正确答案: 北油南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阶段,不属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内容的是(  )。
    A

    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B

    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

    C

    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战略

    D

    确定重点城镇的用地规模和用地控制范围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不是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是(  )。
    A

    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B

    预测市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C

    划定规划区的范围

    D

    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的范围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中不包括(  )
    A

    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B

    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

    C

    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D

    健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保证城市安全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3题:

    图2 为某县级市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和省道改线的两个规划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市西距人口65 万的地级市40 公里,东距5 万人口的县城30 公里,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状人口不足10 万,但近些年国家铁路通车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已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



    图2 
      【问题】
      试评析,哪一个方案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为什么?(注:不考虑人口规模预测及各项用地比例)


    答案:
    解析:
    方案二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理由如下:
      (1)主要用地布局合理(2 分),有利于城市发展(2 分)。方案一工业仓储用地布置在城市东部(上游),限制城市向东发展(同时对风景区有影响);方案二工业仓储用地沿铁路、省道条形布置,交通便利,易于运输,且为城市向东发展预留了空间。
      (2)少占良田。(2 分)西部为丘陵及有少量农田,方案二在整体规划布局上相较方案向西进行了迁移,占用了更少量的农田。
      (3)城市向西发展有利于接受大城市的辐射作用。(2 分)
      (4)方案二的省道的改线方式既能使城市的长远发展用地完整(2 分),又便于组织城市路网(2 分)。即采用与城市路网平行的布置,用地面积较大,能为城市向西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而方案一采用与城市路网斜交,形成不规则用地,用地面积较小,限制城市向西发展。

  • 第14题:


    某市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丘陵地区,盛产水果、海产品,风景旅游资源丰富,部分山体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东湾为水产资源保护区,沿海分布大量的红树林、湿地、沙滩及礁石。


    外商根据东、西两个海湾均具有建深水港的良好条件和对市场、区位等其他因素的综合考虑,计划在该市投巨资兴建大型石化项目。据此,该市编制了以发展石化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其要点如下:


    (1)等级结构:A、B、C、D四级。 A为市域中心城市;B为市域副中心城市;C为重点发展城镇;D为一般城镇。


    (2)职能结构:C1、C2、C3、C4、C5以发展石化工业为主要职能;D13、D14、D15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要职能;其余均为综合职能。


    (3)交通:考虑到东湾现状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规划拟在东湾进行局部填海建设深水港码头。为促进市域协调发展,规划建设环状高速公路网和若干条一、二级公路,以加强各城镇之间的联系。


    该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如图4所示:



    【问题】


    根据以上说明和规划示意图,指出港口选址、石化规划布局及高速公路选线存在什么问题,说明主要理由并提出改进意见。




    答案:
    解析:

    (1)深水港不宜设置在东湾,设置在东湾港影响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应以旅游开发为主,建议在西湾建港。


    (2)C2、C3不宜设置为石化工业区,C2四面环山亦造成污染,且靠近自然保护区;C3影响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开发;C5应向北靠近公路远离海岸;石化工业布局分散,应适当集中。


    (3)高速公路布置偏多,D5以东一段没有必要,且翻越山林;C4与A之间联系不直接。


    【解析】


    题目中第一段给出了对环境敏感、需要注意保护的地区。第二段石化及深水港均对环境有影响。因而注意寻找图中两者的矛盾点。此外还应考虑区域交通规划是否存在问题。


    从城镇等级体系上看没有什么问题,位置上C2、C3石化功能明显与自然保护区、水产保护区冲突,由于沿海有湿地红树林也应属保护的范围,C5可向北靠近公路远离海岸。东湾附近D13、D14、D15发展旅游,所以深水港放在西湾影响较小。


    交通上,铁路穿越自然保护区不合理,东部公路垂直等高线穿越山体不合理,C4与A之间联系不直接。


  • 第15题: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属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编制内容的是()

    A: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
    B: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C: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D:中心城市应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

    答案:D
    解析:
    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其中位于人口、经济、建设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地区的中心城市,应根据需要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

  • 第16题: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不属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是( )。

    A.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
    B.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
    C.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D.划定城市规划区

    答案:A
    解析: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①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其中位于人口、经济、建设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当根据需要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②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③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④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⑤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的布局。⑥在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⑦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 第17题:

    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时应注意的原则包括(  )。

    A:与周边省(区、市)的发展相协调
    B:符合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与全国城市发展政策相符,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他相关法定规划相协调
    C: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D:区域空间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
    E:体现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充分考虑水、土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因素和保护耕地的方针

    答案:A,B,E
    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的是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时应注意的原则。包括:
    (1)符合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与全国城市发展政策相符,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他相关法定规划相协调;
    (2)协调区域内各城市在城市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矛盾,有利于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
    (3)体现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充分考虑水、土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因素和保护耕地的方针;
    (4)与周边省(区、市)的发展相协调。
    了解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 第18题:

    石油按其加工和用途来划分,可分为()。

    • A、石油炼制工业体系
    • B、石油化工工业体系
    • C、石油催化工业体系
    • D、石油焦化工业体系

    正确答案:A,B

  • 第19题:

    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包括()等。

    • A、编制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 B、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有条件可建的建筑类型
    • C、确定公共设施的位置、规模和布局
    • D、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
    • E、编制专项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

    正确答案:C,D,E

  • 第20题: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法定依据是()。

    • A、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 B、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 C、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D、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单选题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法定依据是()。
    A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B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C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D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包括(  )等。
    A

    编制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B

    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有条件可建的建筑类型

    C

    确定公共设施的位置、规模和布局

    D

    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

    E

    编制专项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


    正确答案: D,A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级市,其南部为丘陵,北部为山区,山区经济以农林为主。受地形条件影响,城镇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带,市域城镇化水平在35%左右,市域内现有大城市1个,县城6个,其他建制镇34个,规划为求市域内城镇均衡发展,在北部地区新设3个镇,市域交通规模基本符合发展要求。其规划示意图如图2-12所示。 试结合现状和规划示意图,指出该市在城镇等级布局和主要交通线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城镇等级规模:县域城镇体系城镇等级应按4级配置,缺少一般镇。2.布局: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中心镇过多;县城B距中心城市(地级市)过近,地域直接受中心城市辐射力度大,B无法发挥地域中心作用,应并人中心城区;县城D、E位置靠近(北部山区,所辖城镇少)应合并形成北部副中心城。3.对外交通:高速公路横向选线不合理,与产业空间布局矛盾,造成基础设施浪费,建议取消;高速公路出入口距中心城市及县城D、E太远,造成区域中心利用率低;铁路穿越县城E,造成城市分隔;公路穿越中心城市,分隔城市。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