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制镇,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便利,离省城80公里、县城50公里,邻市20公里。镇域现状人口2万,镇区人口1.5万,规划到2030年,镇域人口达3.5万,镇区人口2.3万。 该镇有一个四级公路客运站(如图站址A),目前日输送旅客量500人,占地0.5公顷,位于老镇区中心位置,周围为商业用地,再外围是居住用地。公路穿过镇区,拟将现状客运站搬迁新建,理由是该公路客运站用地规模偏紧、秩序混乱、影响镇的形象。预测到2020年日发送旅客1000人左右。拟建新站如图站址B,规划仍为四级站,占地1.5公顷。 【问题】

题目
某建制镇,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便利,离省城80公里、县城50公里,邻市20公里。镇域现状人口2万,镇区人口1.5万,规划到2030年,镇域人口达3.5万,镇区人口2.3万。
该镇有一个四级公路客运站(如图站址A),目前日输送旅客量500人,占地0.5公顷,位于老镇区中心位置,周围为商业用地,再外围是居住用地。公路穿过镇区,拟将现状客运站搬迁新建,理由是该公路客运站用地规模偏紧、秩序混乱、影响镇的形象。预测到2020年日发送旅客1000人左右。拟建新站如图站址B,规划仍为四级站,占地1.5公顷。
【问题】:
1.分析该公路客运站旅客主要客流方向。
2.该公路客运站搬迁理由是否充分?
3.拟建新站有什么问题?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该汽车客运站旅客客流主要方向为邻市,原因为:
(1)镇离邻市距离最近,距县城50km,省城80 km,邻市20 km。
(2)镇与邻市交通最便利,镇与县城和省城主要为公路连接,而与邻市既有公路又有高速公路连接,且连接出入口方便。
(3)出行目的,去邻市最多。一般而言,去县城主要为政务性事情,去省城主要为外出务工就业,而去邻市主要为居民日常出行和就业,客流量最大。
2.客运站搬迁理由不充分,主要原因为:
(1)规划四级客运站,规划期末日发送1000旅客,用地规模0.5公顷仍能满足用地需求。
(2)站址位置好,对外交通与客流方向一致,且连接便利,对内邻近客源区,与城内交通联系方便,服务性好。
(3)秩序混乱、影响形象均可通过交通管理和建筑修新完成,原址修缮也符合国家禁止形象工程大拆大建,劳民伤财的原则。
3.拟建新址存在的问题:
(1)新站址位于西南,远离北向的主要客流方向,不合理。
(2)新站址在居住用地中选址,不合理。
(3)新站址远离城区客源密集区,服务性差。
(4)拟建新站占地1.5公顷,超过0.5公顷的用地需求,用地规模偏大。
更多“某建制镇,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便利,离省城80公里、县城50公里,邻市20公里。镇域现状人口2万,镇区人口1.5万,规划到2030年,镇域人口达3.5万,镇区人口2.3万。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建制镇,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便利,距市区80 公里、县城50 公里、临市20 公里。镇域现状人口2 万,镇区人口1.5 万。规划到2030 年,镇域人口达3.5 万人,镇区人口2.3 万人。
      该镇有一个四级公路客运站(如图站址A),发送旅客500 人左右,占地0.5 公顷,位于老镇区中心,四周外围用地为商业用地,再外围是居住用地。公路方面,将现状公路客运站搬迁新建。理由是该公路客运站规模偏紧、秩序混乱、影响镇的形象。预测到2020 年发送旅客1000 人左右,拟建新站如图站址B,仍为四级站,占地1.5 公顷。



    图4 某镇区公路客运站选址示意图
      【问题】
      1.分析该公路客运站主要旅客流向。
      2.该公路客运站搬迁新建理由是否充分?
      3.拟建新站有什么主要问题?


    答案:
    解析:
    1.主要旅客流向为南北向,依托过境公路向北联系市区,向南联系省城。
      2.客运站搬迁新建的理由充分:(1)位于镇中心区,易造成交通混杂,影响区内交通。(2)现状没有发展余地,无法满足发展需要。
      3.拟建新站的主要问题:(1)规划选址距离主要客流方向距离过远不合理。(2)在居住用地内选址不合理。(3)用地规模还按四级标准建设,用地规模偏大。

  • 第2题:

    镇用地规模计算需在( )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标准确定的人均镇建设用地指标计算。

    A.人口规模预测
    B.镇区人口
    C.人口统计
    D.镇域人口

    答案:A
    解析:
    镇用地规模是规划期末镇建设用地的面积。镇用地规模计算需在镇人口规模预测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标准确定的人均镇建设用地指标计算。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为规划范围内的建设用地面积除以常住人口数量的平均数值,其中人口统计应与用地统计的范围相一致。

  • 第3题:

    镇规划编制的方法包括( )。

    A.镇的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B.镇区用地规划布局
    C.镇规划的现状调研和分析
    D.镇的性质的确定
    E.镇的人口规模预测

    答案:B,C,D,E
    解析:
    镇规划编制的方法主要包括:①镇规划的现状调研和分析;②镇的性质的确定;③镇的人口规模预测;④镇区建设用地标准;⑤镇区用地规划布局。

  • 第4题:

    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

    A.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总体规划包括镇域规划和镇区规划
    B.各类镇的规划应符合《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C.由镇人民政府确定应当制定村庄规划的区域
    D.镇区的规划人口规模依据上位规划

    答案:D
    解析: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包括县城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区规划。镇规划技术依据为相关标准规范以及上位规划和相关的专项规划,主要包括《镇规划标准》和《村镇规划卫生标准》,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相关区域性专项规划、镇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镇的人口规模应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预测的数量为依据,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核定。

  • 第5题:

    镇的人口规模包括的两个方面内容为( )。

    A.规划期末镇域总人口和规划期末镇区人口
    B.规划前期镇域总人口和规划前期镇区人口
    C.规划期末镇域总人口和规划前期镇区人口
    D.规划前期镇域总人口和规划期末镇区人口

    答案:A
    解析:
    镇的人口规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规划期末小城镇的总人口,即镇域人口,应为其行政地域内户籍、寄住人口数之和,即镇域常住人口。二是规划期末镇区人口,即居住在规划区内的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和居住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人口规模应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预测的数量为依据,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核定。

  • 第6题:

    属于“县城关镇区”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的是()。

    • A、分析确定县城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预测县城人口规模
    • B、划定规划区,确定县城建设用地的规模
    • C、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提出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确定镇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 D、划定镇域空间管制分区,确定空间管制要求
    • E、确定镇区性质、职能及规模和规划区范围

    正确答案:A,B

  • 第7题: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镇区人口规模应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
    • B、镇区人口规模应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
    • C、镇域城镇化水平应与国家城镇化率目标一致
    • D、镇区人口占镇域人口的比例应不低于该地区城镇化水平

    正确答案:D

  • 第8题:

    下列不是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主要内容的是( )。

    • A、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预测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劳力和人口的流向趋势
    • B、落实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
    • C、根据产业发展和生活提高的要求,确定中心村和基层村,结合村民意愿,提出村庄的建设调整设想
    • D、确定镇区性质、职能及规模,明确镇区建设用地标准与规划区范围

    正确答案:D

  • 第9题:

    根据《镇规划标准》,镇区和村庄的规划规模可按人口数量划分为特大、大、中、小型四级,其中,大型镇区的人口规模为()人。

    • A、>100000
    • B、50001~100000
    • C、30001~50000
    • D、10001~30000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镇规划标准》,计算镇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人口数应为()。
    A

    镇区常住人口

    B

    镇区户籍人口

    C

    镇区非农人口

    D

    镇域所有城镇建设用地内居住的人口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镇规划标准》5.1.3条,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为规划范围内的建设用地面积除以常住人口数量的平均数值。人口统计应与用地统计的范围相一致。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镇区人口规模应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

    B

    镇区人口规模应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

    C

    镇域城镇化水平应与国家城镇化率目标一致

    D

    镇区人口占镇域人口的比例应不低于该地区城镇化水平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对镇域规划主要内容,概括错误的是( )。
    A

    落实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

    B

    提出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确定镇域产业发展空问布局

    C

    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划定镇域空间管制分区,确定空间管制要求

    D

    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的考点是镇域规划主要内容。包括:提出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确定镇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确定镇域人口规模;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划定镇域空间管制分区,确定空间管制要求;确定镇区性质、职能及规模,明确镇区建设用地标准与规划区范围;确定镇村体系布局,统筹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制定专项规划;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
    掌握的一般建制镇规划编制内容,分别包括:
    (1)镇域规划主要内容;
    (2)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主要内容;
    (3)镇区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 第13题:

    开展特大镇功能设置试点,赋予镇区人口( )万以上的特大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

    A.5
    B.10
    C.15
    D.20

    答案:B
    解析:
    开展特大镇功能设置试点,赋予镇区人口10 万以上的特大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

  • 第14题: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包括( )。

    A.镇域规划和镇区规划
    B.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区规划
    C.镇域规划和县城区规划
    D.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镇区规划

    答案:B
    解析: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包括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区规划,其他镇的总体规划包括镇域规划(含镇村体系规划)和镇区(镇中心区)规划两个层次。

  • 第15题:

    镇规划编制的方法是()

    A:镇的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B:镇区用地规划布局
    C:镇规划的现状调研和分析
    D:镇的性质的确定
    E:镇的人口规模预测

    答案:B,C,D,E
    解析:
    镇规划编制的方法主要包括镇规划的现状调研和分析、镇的性质的确定、镇的人口规模预测、镇区建设用地标准、镇区用地规划布局。

  • 第16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县城关镇区”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的是( )。

    A.分析确定县城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预测县城人口规模
    B.划定规划区,确定县城建设用地的规模
    C.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提出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确定镇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D.划定镇域空间管制分区,确定空间管制要求
    E.确定镇区性质、职能及规模和规划区范围

    答案:A,B
    解析:
    县城关镇区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包括:①分析确定县城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预测县城人口规模;②划定规划区,确定县城建设用地的规模;③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制定空间管制措施;④确定各类用地空间布局;⑤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系、历史文化、地方传统特色等的保护内容、要求,划定各类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⑥确定交通、给水、排水、供电、邮政、通信、燃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目标和总体布局;⑦确定综合防灾和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的规划原则、建设方针和措施;⑧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建议。

  • 第17题:

    镇规划编制的方法包括()

    A:镇规划的现状调研和分析
    B:镇的性质的确定
    C:镇区建设用地标准
    D:镇的人口规模预测
    E:规划基础资料搜集

    答案:A,B,C,D
    解析:
    镇规划编制的方法包括:(1)镇规划的现状调研和分析;(2)镇的性质的确定;(3)镇的人口规模预测;(4)镇区建设用地标准;(5)镇区用地规划布局。

  • 第18题:

    落实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镇域规划提出的要求,合理利用镇区土地和空间资源,指导镇区建设和详细规划的编制是()的任务。

    • A、镇总体规划
    • B、镇区总体规划
    • C、镇规划
    • D、镇(乡)域规划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对镇域规划主要内容,概括错误的是( )。

    • A、落实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
    • B、提出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确定镇域产业发展空问布局
    • C、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划定镇域空间管制分区,确定空间管制要求
    • D、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根据《镇规划标准》,计算镇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人口数应为()。

    • A、镇区常住人口
    • B、镇区户籍人口
    • C、镇区非农人口
    • D、镇域所有城镇建设用地内居住的人口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单选题
    开展特大镇功能设置试点,赋予(   )以上的特大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
    A

    镇域人口15万

    B

    镇域人口10万

    C

    镇区人口15万

    D

    镇区人口10万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落实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镇域规划提出的要求,合理利用镇区土地和空间资源,指导镇区建设和详细规划的编制是()的任务。
    A

    镇总体规划

    B

    镇区总体规划

    C

    镇规划

    D

    镇(乡)域规划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不是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主要内容的是( )。
    A

    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预测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劳力和人口的流向趋势

    B

    落实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

    C

    根据产业发展和生活提高的要求,确定中心村和基层村,结合村民意愿,提出村庄的建设调整设想

    D

    确定镇区性质、职能及规模,明确镇区建设用地标准与规划区范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的是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主要内容。包括: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预测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劳力和人口的流向趋势;落实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根据产业发展和生活提高的要求,确定中心村和基层村,结合村民意愿,提出村庄的建设调整设想;确定镇域内主要道路交通,公用工程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保护、防灾减灾防疫系统。 了解镇域规划和镇区总体规划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