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法律要件以及赔偿范围。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产品责任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参考答案:产品责任又称产品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是指产品存在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造成消费者人身或者除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失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承担的特殊的侵权法律责任。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
    (1)生产或销售了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
    (2)不合格产品造成了他人财产、人身损害
    (3)产品缺陷与受害人的损害事实间存在因果关系

  • 第2题:

    简述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


    正确答案:
      11.《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如借合资之名,骗吃骗喝,无代理权说有代理权等.(4)泄露或者不正当使用对方的商业秘密.

  • 第3题:

    简述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以及责任形式。


    答案:
    解析:
    (1)产品责任需要具备以下三个要件: ①须有缺陷产品。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 和身体、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②须有人身、财产损害事实。是指缺陷产品以外其他财产的损失,其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人身 损害包括致人死亡、致人伤残以及精神损害。 ③须有因果关系。 (2)责任形式 生产者责任。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生产者承担无过错责任。 销售者责任。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销售者不能 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产品责任在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分配。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 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因销售 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生产者、 销售者对第三人的追偿权。因运输者、仓储者等第三人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 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因产品缺陷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生产者、销售者承担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 权责任。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 罚性赔偿。

  • 第4题:

    试述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构成要件及适用情形。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概念: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缔结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过错导致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并致对方当事人遭受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2)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①当事人一方违反先合同义务;②对方当事人因此遭受损失;③违反先合同义务与该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④违反先合同义务的一方有过错。
    (3)缔约过失责任适用的主要情形:①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②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③泄露或不正当使用在缔约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
    ④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解析】本题属于基本知识综合论述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构成条件及适用情形。
    【评注】(1)应准确地理解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构成要件。该知识点出题概率不低,要适当予以注意。
    (2)在理解基本概念和知识的基础上,应熟记缔约过失责任适用的各种情形并应予准确把握,特别是应将缔约过失责任与相关的其他责任予以区别。

  • 第5题:

    简述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正确答案: 国家赔偿责任的主体是国家机关。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存在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
    存在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违法行政行为的侵犯造成损害的事实。
    违法行政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 第6题:

    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特征以及类型是什么?


    正确答案: 特征:
    (1)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缔结的过程中;
    (2)一方当事人违反了以诚实信用为基础的先契约义务;
    (3)违反先契约义务的行为造成了对方的损失;
    (4)违反先契约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具有过错。
    类型: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商业秘密;
    (4)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 第7题:

    简述法律规避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正确答案: 国际私法听法律规避是指当事人为了规避原来应该适用的某一国法律,故意制造一些条件能够利用冲突规范,使对其有利的另一个国法律得以适用。构成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当事人规避某国法律是出于故意②规避的法律是本应对当事人适用的强制性法律,而不是任意性法律。

  • 第8题:

    简述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构成要件及具体表现形式。


    正确答案: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的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1)缔约一方当事人有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的行为;
    (2)该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的行为给对方造成了信赖利益得损失;
    (3)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一方缔约人在主观上必须存在过错;
    (4)缔约人一方当事人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的行为与对方所受到得损失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具体表现形式: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商业秘密;
    (4)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 第9题:

    单选题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一方当事人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可成立缔约过失责任

    B

    缔约过失责任仅在合同成立时适用

    C

    缔约过失责任赔偿的是可期待利益损失

    D

    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额通常大于违约责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亦称缔约过错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因故意或过失致使合同未成立、未生效、被撤销或无效,给他人造成损失而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选项B错误。缔约过失赔偿的是信赖利益的损失;而违约责任赔偿的是可期待利益的损失。可期待利益的损失要大于或者等于信赖利益的损失;选项CD错误。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正确答案: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的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特征主要有:
    1.法定性。缔约过失责任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产生的一种民事责任。只有当事人的行为符合合同法第42条、第43条规定的情形之一,并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才应依法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2.相对性。缔约过失责任只能存在于缔约阶段(也称先契约阶段),即合同订立的磋商阶段,而不能存在于其他阶段。同时,缔约过失责任也只能在缔约当事人之间产生。
    3.补偿性。缔约过失责任的补偿性,是指缔约过失责任旨在弥补或补偿缔约过失行为所造成的财产损害后果。我国合同法第42条,将损害赔偿作为缔约过失责任的救济方式,就是缔约过失责任补偿性的法律体现。缔约过失责任补偿性是民法意义上平等、等价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市场交易关系在法律上的内在要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司法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正确答案: (1)必须是由于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其损害或财产损害;
    (2)司法侵权行为主体为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3)执行职务的行为违法,但错捕例外;
    (4)引起司法赔偿的损害确为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执行职务的行为所致,即司法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缔约过失责任的要件

    正确答案: 1.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成立前合同订立的过程中
    2.一方当事人违反了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产生的照顾.保密.告知.通知等前契约义务.
    3.给对方当事人造成了损害4.行为人有过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国家侵权赔偿责任的要件。


    参考答案: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国家侵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由职务行为主体,职务违法行为,损害与因果关系四个部分组成。
    1.职务行为主体
    职务行为主体是指执行国家职务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2.职务违法行为
    职务违法行为是国家侵权责任中的最根本的构成要件,它说明了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最根本的原因。
    3.损害
    确立国家赔偿责任的目的在于对受害人进行赔偿,因此,损害的发生是国家赔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我国国家赔偿法暂将损害确定为人身权与财产权的损害。
    国家赔偿法中所称的损害,不包括精神损害。精神损害是指对公民和法人人格权的损害。损害仅指直接损害,不包括间接损害。
    4.因果关系
    我国国家赔偿责任构成要件中的因果关系应采用直接因果关系。它是指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逻辑上的直接关系,其中行为并不要求是结果的必然或根本原因,而仅仅是导致结果发生的一个较近的原因。

  • 第14题:

    承担缔约过失责任须符合的要件包括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 )。


    参考答案:B

  • 第15题:

    简述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答案:
    解析: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当事人一方因于缔约之际具有过失,导致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而对他方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条件包括: (1)须存在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的事实; (2)须当事人一方有过失,即对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具有主观过错; (3)须他方遭受损失,即他方由于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而遭受财产损失; (4)须他方所受损失与一方之过失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即他方所受损失是由于行为人之过错造成。

  • 第16题:

    简述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特征。


    正确答案: 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特征有:
    (1)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缔结的过程中;
    (2)一方当事人违反了以诚实信用为基础的先契约义务;
    (3)违反先契约义务的行为造成了对方的损失;
    (4)违反先契约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具有过错。

  • 第17题:

    简述产品责任概念及构成要件。


    正确答案: 产品制造商,销售者因生产,销售缺陷产品致使他人遭受人身伤害,财产损失而应承担的责任。
    构成要件
    (1)产品存在缺陷
    (2)受害人的人身,财产受到损害
    (3)缺陷产品与造成的损害之前具有因果关系

  • 第18题:

    试述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正确答案: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而致使另一方的信赖利益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3分)
    (1)缔约上的过失发生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即发生在合同未成立、不生效或无效、被撤销时,而非合同成立之后。(3分)当事人之间已具有某种订约上的联系,产生合理信赖关系。(2分)
    (2)一方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在订约时负有先合同义务。当事人违背该义务就是有过失。(3分)
    (3)过失造成了他人信赖利益的损失。因合同不成立或无效导致的不利益就是信赖利益损失,即一方基于合理信赖相信合同会成立或生效,因最终未成立有效而致费用等损失。(3分)
    缔约过失是一种独立的请求权,区别于侵权、违约、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等产生的请求权。(1分)

  • 第19题:

    简述行政责任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正确答案: (1)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为行政违法或者行政不当,违法其法定自职责和义务而依法应当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
    (2)构成要件
    1)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
    2)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
    3)行政责任必须为行政法律规范所确认是一种法律责任;
    4)承担行政责任必须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

  • 第20题:

    问答题
    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是什么?缔约过失责任的形式是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

    正确答案: 指在合同成立前订立的过程中一方故意或者过失违反了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产生的照顾、保密、告知、通知等前契约义务而应当对对方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特征。

    正确答案: 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特征有:
    (1)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缔结的过程中;
    (2)一方当事人违反了以诚实信用为基础的先契约义务;
    (3)违反先契约义务的行为造成了对方的损失;
    (4)违反先契约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具有过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构成要件及具体表现形式。

    正确答案: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的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1)缔约一方当事人有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的行为;
    (2)该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的行为给对方造成了信赖利益得损失;
    (3)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一方缔约人在主观上必须存在过错;
    (4)缔约人一方当事人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的行为与对方所受到得损失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具体表现形式: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商业秘密;
    (4)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