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市”主角从农民到镇上小商人的转变说明了什么?(2分)

题目

“香市”主角从农民到镇上小商人的转变说明了什么?(2分)


相似考题
更多““香市”主角从农民到镇上小商人的转变说明了什么?(2分) ”相关问题
  • 第1题:

    领导的三重转变,转变的基础是什么呢?()

    A.从传统的关注于事到关注于组织战略

    B.从传统的关注于事到关注于人

    C.从传统的关注于人到关注于事

    D.从传统的关注于人到关注于自身学习


    正确答案:C

  • 第2题:

    阅读作品片段,然后回答问题: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风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他们打算从农民的干瘪的袋里榨出几文来。可是他们这计划失败了!
    (1)作者在描述重兴“香市”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2)在重兴“香市”后,“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香市主角的转移反映了什么问题
    (3)文章的结尾部分描述镇上小商人想借重兴“香市”来榨取农民干瘪的袋里的钱,最后计划落空。这一结尾有什么含义 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对比、铺垫、反衬手法。 (2)香市主角的转移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农村自然经济日益凋敝,农民日益贫困的现实。
    (3)这一结尾已点明了20世纪30年代在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与军阀势力的渗透下,民族经济出现了萧条停滞,市镇的农民和小商人都深受其苦。农村经济破产导致了农民生计困难,身无分文。他们作为农村商业经济的最大消费者,已无任何购买力,这是市场无法活跃的原因。本文的结尾揭示了在20世纪30年代民族经济萧条时期小商人与农民的矛盾,又暗示了振兴市镇的经济绝不能靠敲诈和剥削已破产的农民,而是要反对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推翻反动政府的统治。?

  • 第3题:

    38、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农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丰衣足食、从绝对贫困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转变,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消费水平显著提升。


    全面小康

  • 第4题:

    “小母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从全文来看,这几句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文中有何作用?


    正确答案:
    小母马是通人性的,它默默地倾听主人的诉说,并给主人以安慰。
    马的有情与人的无情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有力地深化了主题。

  • 第5题:

    22、辅角是主角的另一个自我,或主角内在的自我。辅角的重要意义是说出或演出主角没有说出甚至是没有意识到的想法和感悟。


    替身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