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准测量中,每站观测高差的中误差为±5mm,若从已知点推算待定点高程,要求高程中误差不大于20mm,所设站数最大不能超过()。
A.4站;
B.8站;
C.16站;
D.24站。
第1题:
第2题:
由已知高程点A(HA=100.000m)观测了2个测站到达另一已知高程点B(HB=100.198m),两站高差依次为+1.235m和-1.031m,则该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和两站改正后的高差为()m。
第3题:
在水准测量中,每站观测高差的中误差为±5mm,若从已知点推算待定点高程,要求高程中误差不大于20mm,所设站数最大不能超过()
第4题:
水准测量中,设每个测站高差的中误差为±5mm,若每km设16个测站,则-km高差的中误差为()。
第5题:
从水准点BMA出发,经过5站测量后测得C点的高程。如果每一站的测量误差为m=±2.0mm,如果不考虑起始点BMA的误差,则C点高程的中误差mHC应为()。
第6题:
水尺零点高程测量在每仪器站要求同站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不大于()。
第7题:
一条附和水准路线共设n站,若每站水准测量中误差为m,则该路线水准测量中误差为()
第8题:
水准测量中,设一测站的高差观测中误差为±5mm,若1KM有15个测站,则1KM的高差中误差为(),L公里的高差中误差为()(写出计算公式)
第9题:
水准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
视距高程测量
A+B+C
第10题:
第11题:
高程
角度
视距
高差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是先测定未知点对已知点的高差,再根据已知点高程推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第14题:
水准测量中,每站的()必须当场计算,合格后方可搬站。
第15题:
在水准测量中,起传递高程作用的点,它是一个站的前视点又作为下一个站的后视点,这种点叫做转点。
第16题:
变形观测时,为减少导线设站数以及减少观测工作量和误差的累积,通常采用隔站观测的方法。
第17题: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第18题:
水尺零点高程测量在每仪器站要求()黑、红面读数所测高差之差不大于5mm。
第19题:
在水准测量中,设每站观测高差的中误差均为3mm,今要求从已知点推算待定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12mm,测站数最多为()。
第20题:
从水准仪点BMA出发,经过3站测量后测得B点的高程。如果每一站的测量误差为m=±2.0mm,则P点高程的中误差为()。
第21题:
4站
8站
16站
24站
第22题:
±80mm
±20mm
±5mm
第23题:
-0.006;+1.232、-1.034
+0.006;+1.232、-1.034
-0.006;+1.238、-1.028
+0.006:+1.238、-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