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高差的观测等于所有测站的高差之和,而每个测站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即1234 -1470+1430-0728=466(mm)=0.466(m).
更多“用水准测量法测定A、B两点的高差,从A到B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测站后尺中丝读数为1234mm,前尺中丝读数1470mm,第二测站后尺中丝读数1430mm,前尺中丝读数0728mm,则高差为( )m。A.-0.938 B.-0.466 C.0.466 D.0.938”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准测量是利用仪器提供的水平视线进行量测,比较两点间的高差
    B.两点的高差等于前视读数减后视读数
    C.高差法适用于一个测站上有一个后视读数和一个前视读数
    D.视线高程法适用于一个测站上有一个后视读数和多个前视读数

    答案:B
    解析:
    水准测量是利用仪器提供的水平视线进行量测,比较两点间的高差;两点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高差法适用于一个测站上有一个后视读数和一个前视读数。视线高程法适用于一个测站上有一个后视读数和多个前视读数。

  • 第2题:

    在水准测量一个测站上,读得后视点A的读数为1.365,读得前视点B的读数为1.598。则可求得A、B两点的高差为()。

    • A、0.223
    • B、-0.223
    • C、0.233
    • D、-0.233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四等水准测量某测站后视黑面上丝读数为1842,下丝读数为1415,中丝读数为1628,红面中丝读数味6319,该测站的数据满足观测要求。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A、B两点的高差,从A到B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测站后尺中丝读数为1234,前尺中丝读数1470,第二测站后尺中丝读数1430,前尺中丝读数0728,则高差hAB为()m。

    • A、-0.93
    • B、-0.466
    • C、0.466
    • D、0.938

    正确答案:C

  • 第5题:

    用视距法测量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需要观测的数据是()

    • A、上丝读数
    • B、中丝读数
    • C、下丝读数
    • D、仪器高
    • E、水平度盘读数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测站A,仪器高度为1.60m,后视读数为1.70m,前视读数为1.55m,后视点与前视点的高差为多少()m。

    • A、0.50
    • B、0.10
    • C、0.15
    • D、3.25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水准测量中,在一个测站上测得后视读数为1.854m,前视读数为1.596m,则两点的高差为()m。

    • A、0.742
    • B、-0.258
    • C、0.258
    • D、3.45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四等水准测量中测站检核应包括()检核。

    • A、前后视距差
    • B、视距累积差
    • C、红黑面中丝读数差
    • D、红黑面高差之差
    • E、高差闭合差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尺中丝读数为1.213m,B尺中丝读数为1.401m,A点高程为21.000m,则视线高程为()m。

    • A、22.401
    • B、22.213
    • C、21.812
    • D、20.812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水准测量计算时,测站高差等于后尺中丝读数()前尺中丝读数。
    A

    减去

    B

    加上

    C

    乘以

    D

    除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已知:A点高程HA=15.223米,量得测站点仪器高ι=1.5米,照准B点时标尺中丝读数s=1.21米,求B点的高程?

    正确答案: AB点高差hAB=1.5-1.21=0.29米
    HB=HA+hAB=15.223+0.29=15.513米
    答:B点高程为15.513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高差等于在这两点上所立水准尺的()
    A

    上丝读数-下丝读数

    B

    前视读数-后视读数

    C

    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D

    下丝读数-上丝读数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用水准测量法测定A、B两点的高差,从A到B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测站后尺中丝读数为1234mm,前尺中丝读数1470mm,第二测站后尺中丝读数1430mm,前尺中丝读数0728mm,则高差为()m。

    A:-0.938
    B:-0.466
    C:0.466
    D:0.938

    答案:C
    解析:
    高差的观测等于所有测站的高差之和,而每个测站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即1234-1470+1430-0728=466(mm)=0.466(m)。

  • 第14题:

    水准测量后视读数为1.124m,前视读数为1.428m,则后视点比前视点(),两点高差为()。


    正确答案:高;—O.304

  • 第15题:

    四等水准测量某测站后视黑面上丝读数为1213,下丝读数为0785,中丝读数为0999,则该测站对应的后视距为()m。


    正确答案:42.8

  • 第16题:

    已知:A点高程HA=15.223米,量得测站点仪器高ι=1.5米,照准B点时标尺中丝读数s=1.21米,求B点的高程?


    正确答案: AB点高差hAB=1.5-1.21=0.29米
    HB=HA+hAB=15.223+0.29=15.513米
    答:B点高程为15.513米。

  • 第17题: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高差等于在这两点上所立水准尺的()

    • A、上丝读数-下丝读数
    • B、前视读数-后视读数
    • C、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 D、下丝读数-上丝读数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水准测量计算时,测站高差等于后尺中丝读数()前尺中丝读数。

    • A、减去
    • B、加上
    • C、乘以
    • D、除以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用水准测量法测定A、B两点的高差,从A到B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测站后尺中丝读数为1234,前尺中丝读数1470,第二测站后尺中丝读数1430,前尺中丝读数0728,则AB点高差为()米。

    • A、-0.938
    • B、-0.466
    • C、0.466
    • D、0.938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在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测得后视中丝读数为1.124m,前视中丝读数为1.428m,则B点比A点()。

    • A、高
    • B、低
    • C、等高
    •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四等水准测量某测站前视黑面上丝读数为1842,下丝读数为1415,中丝读数为1628,则该测站对应的前视距为()m。

    • A、42.7
    • B、4.27
    • C、4.28
    • D、42.8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填空题
    水准测量后视读数为1.124m,前视读数为1.428m,则后视点比前视点(),两点高差为()。

    正确答案: 高,—O.304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在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测得后视中丝读数为1.124m,前视中丝读数为1.428m,则B点比A点()。
    A

    B

    C

    等高

    D

    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