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某测绘单位承担了某测区基础控制测量工作,测区面积约1800km2,地势平坦,无CORS网络覆盖。工作内容包括10个GPS C级点GPS联测、三等水准连测及建立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测量基准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及1 985国家高程基准。
测区已有资料情况:测区周边均匀分布有3个国家GPS B级框架点,一条二等水准路线经过测区。
观测设备采用经检验合格的双频GPS接收机(5mm+1ppm)3台套,DS1水准仪1套。
技术要求:GPS C级网按同步环边连接式布网观测;按照三等水准连测GPS C级点高程;
采用函数f(χ,y)=a0+a1x+a2y+a3χ2 +a4 y2+a5χy计算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
经GPS观测、水准连测及数据平差处理,获得了GPS C级点的CGCS2000坐标及1985高程成果。某GPS三边同步环各坐标分量情况统计见表。
拟合方法:利用GPS C级成果计算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经检验精度为±0.05m。
问题:
1.本工程共能建立几个同步环?计算本工程的独立基线数有几条?
2.根据本项目给出的某同步环给出的数据(见表)计算各坐标分量残差与同步环闭合差。
3.简述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的建立过程,如何检验本项目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的精度?
1.本工程共需建立几个同步环?计算本工程的独立基线数有几条?
答:由题意,GPS控制点数n=10+3,接收机数k=3。 3台接收机只能构成一个简单的三角形同步图形,边连接是指相邻的同步图形间有一条边(即两个公共点)相连,3台GPS接收机为了完成C级测量,至少要构成v=8个同步图形,两个同步图形有u=2个公共点,全网观测时段数C=11;基线向量总数J总=C*k*(k-1)/2=33条;独立基线向量数J独=C*(k-1)=1 1*2=22条。
2.根据本项目给出的某同步环给出的数据(见表)计算各坐标分量残差与
同步环闭合差。
答:各坐标分量残差:
Wχ=14876. 383+(-7285. 821)+(-7590. 560)=-0.002m
Wy=2631.812+14546. 403+(-17178. 218)=-0.003m
Wz=8104. 319+( -153 78. 581) +7 274. 25 7=-0.005m
同步环闭合差:
3.简述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的建立过程,如何检验本项目高程异常拟合
模型的精度?
答:(1)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的建立过程:
①选点:
选取n个(n一般要求大于待估参数个数,本题待估参数为6)在测区内分布
合适的公共点(同时具有三等水准高程和GPS大地高的点)。设各点数据为(χi,yi,Hi,hi,其
中i=1,2,…,n),H为大地高,h为水准高程。
②坐标重心化:
计算重心坐标:,其中i=1,2,…,n
公共点坐标重心化:,其中i=1,2,…,n
坐标重心化的目的是提高计算精度(注:坐标重心化不是必须要做的)。
③计算高程异常:
计算公共点高程异常:ξi=Hi-hi,其中i=1,2,…,n
④建立误差方程:
按公式建立误差方程,v为改
正数。
应用最小二乘原理计算得到待估参数aj的估值(其中j=1,2,…,6)。
⑤建立拟合模型:
测区待定点k的高程异常按以下模型计算:
拟合的水准高程为:
(2)检验本项目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的精度:
①按上述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的各检验点高程异常ξ计与其实测高程异常ξ测计算高
程异常不符值△(△=ξ计-ξ测);
②计算高程异常不符值的中误差,作为似大地水准面精度检验。
(3)求取参与拟合的联测点拟合后的中误差,可得内符合精度,将检核点代入模型计算,求
取得到的中误差即为外符合精度。
第6题:
如果环中的各条基线是同时观测的,则该环叫()。
第7题:
GPS观测成果的外业检核包括()
第8题:
当同步闭合环的闭合差较小时,则说明GPS基线向量的计算合格,GPS边的观测精度高,接收的信号未受到干扰。
第9题:
一般而言,采用伪距法进行绝对定位时,至少要同步观测到4颗GPS卫星。
第10题:
同步观测
同步环
工程
控制网
第11题:
第12题:
3
4
8
6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三等控制网
1)工程概况
××市的现有基础控制网,因自然环境变化、城市扩张、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大地控制网点难以满足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为了保证基础控制网的功能,计划在区域范围内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建立三等大地控制网。
2)问题
(1)根据项目要求,确定GNSS技术测量等级和观测技术规定。
(2)××测绘院用7台GPS接收机采用边连接方式完成全部3 5个GPS点的观测,试计算该网特征数。
(3)某个外业同步环结果见表1-14。若取σ=5cm,试对该测量成果进行评价。
三等控制网
(1)根据项目要求,确定GNSS技术测量等级和观测技术规定。
①确定测量精度等级
a.国家三等大地控制网技术要求。国家三等大地控制网相邻点间基线水平分量的中误差不应大于±10mm,垂直分量的中误差不应大于±20mm;各控制点的相对精度应不低于1*10-6,其点间平均距离不应超过20km。
b.GPS测量精度。 B、C、D、E级GPS网测量精度见表1-16 。
C.GNSS技术测量等级选择。根据国家三等大地控制网技术要求和GPS测量精度要求,确定该市控制网采用C级GNSS测量。
②观测要求
C级GPS网观测的基本技术规定如下:a.卫星截止高度角为15°;b.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颗;c.有效观测卫星总数≥6颗;d.观测时段数≥2;e.时段长度≥4h;f.采样间隔为10~30s。
(2)××测绘院用7台GPS接收机采用边连接方式完成全部3 5个GPS点的观测,试计算该网特征数。
GPS控制点数n=3 5,接收机数k=7 。
①重复点计算
边连接是指相邻的同步图形间有一条边(即两个公共点)相连,重复点数计算式为:
w=u*(v-1)
式中:w——重复点数;
u——公共点数;
v——同步图形数。
7台GPS接收机为了完成3 5个点的测量,至少要构成v=7个同步图形,两个同步图形有u=2个公共点,所以w=2*( 7-1) =12。
②平均重复设站数
m=(n+w)/n=(35+12)/35=1. 34
③GPS网特征数计算
全网观测时段数C=n*m/k=35*1.34/7≈7
基线向量总数J总C*{[k*(k-1)]/2}=7*[(7*6)/2]=147条
独立基线向量数J独=C*(k-1)=7*6=42条
必要基线向量数J必=n-1=34条
多余基线向量数J多=J独-J必=42 - 34=8条
(3)某个外业同步环结果见表1-14 。若取σ=5cm,试对该测量成果进行评价。
①计算闭合差
Wx=∑△X=△XAB+△XBC+△XCA=451. 002+274. 165 - 725. 102=0.065m=65mm
Wy=∑△Y=△YAB+△YBC+△YCA=1392. 543 - 4390. 400+2997. 837=-0.020m=-20mm
Wz=∑△Z=△ZAB+△ZBC+△ZCA=318.865 - 3767.7500+3448.848=-0.037m=-37mm
②计算限差
σ=5cm=50mm,限差:
③结论
由于Wx、Wy、Wz均大于限差,同步环检验不合格,成果不可靠。
第18题:
构成GPS静态控制网的基线应该是()。
第19题:
外业观测成果的质量检核项目,主要包括同步边观测数据检核、重复边检核、同步环闭合差检核和()等。
第20题:
如果环中的各条基线是同时观测的,就叫().
第21题:
同步观测
同步环
异步观测
异步环
第22题:
同步观测基线
独立基线
同步观测基线与异步观测基线按一定比例构成
第23题:
同步观测基线
独立基线
同步观测基线与异步观测基线按一定比例构成
全部必须是异步观测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