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测绘单位承担某商住楼建设过程中的变形监测任务.该楼位于城市的中心区,设计楼层14层(含地下2层),楼高约50m.本建筑的变形监测等级为三等. (1)已有资料:建筑物总平面图、施工设计图及相关说明文档;施工首级gps控制网资料(城市地方坐标系);周边地区一、二等水准点资料(1985国家高程基准);其他相关资料.(2)投入的主要测量设备:0.5″级全站仪一台套;ds05型水准仪一台套.[问题]1.该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项目有哪些?2.简述该建筑的变形监测精度要求.3.简述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

题目
某测绘单位承担某商住楼建设过程中的变形监测任务.该楼位于城市的中心区,设计楼层14层(含地下2层),楼高约50m.本建筑的变形监测等级为三等. (1)已有资料:建筑物总平面图、施工设计图及相关说明文档;施工首级gps控制网资料(城市地方坐标系);周边地区一、二等水准点资料(1985国家高程基准);其他相关资料.

(2)投入的主要测量设备:0.5″级全站仪一台套;ds05型水准仪一台套.

[问题]

1.该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项目有哪些?

2.简述该建筑的变形监测精度要求.

3.简述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的方法.


相似考题
更多“某测绘单位承担某商住楼建设过程中的变形监测任务.该楼位于城市的中心区,设计楼层14层(含地下2层),楼高约50m.本建筑的变形监测等级为三等. (1)已有资料:建筑物总平面图、施工设计图及相关说明文档;施工首级gps控制网资料(城市地方坐标系);周边地区一、二等水准点资料(1985国家高程基准);其他相关资料.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单位基建处负责单位新建办公楼的任务。该办公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4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为10000㎡.该单位基建处通过招标投标,选择由甲监理公司负责该办公楼施工监理工作、乙建筑公司承担该办公楼的施工工作。工程于2011年6月10日开工,2011年9月19日完工,并通过了竣工验收。工程施工期间,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利用当地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系统进行工程资料的日常管理。
    该单位基建处为了安全管理工程文件资料,制定的工程文件资料管理制度有()。

    A.实行岗位责任制,资料的管理必须专人管理,责任到人
    B.执行工程资料收集流程标准化
    C.建立资料收发制度,记载资料流程情况
    D.机密资料实行密码管理,并符合保密法规的规定
    E.资料调阅、复印实行责任人审批制度

    答案:A,C,D,E
    解析:
    为了安全管理工程文件资料,制定的工程文件资料管理制度有实行岗位责任制,资料的管理必须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建立资料收发制度,记载资料流程情况;机密资料实行密码管理,并符合保密法规的规定;资料调阅、复印实行责任人审批制度

  • 第2题:

    (2016年)
    【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建新校区,包括办公楼、教学楼、科研中心,后勤服务楼、学生宿舍等多个单体建筑,由某建筑工程公司进行该群体工程的施工建设。其中,科研中心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十层,地下二层,建筑檐口高度 45 米,由于有超大尺寸的特殊设备,设置在地下二层的试验室为两层通高;结构设计图纸说明中规定地下室的后浇带需待主楼结构封顶后才能封闭。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针对群体工程进度计划的不同编制对象。施工单位分别编制了各种施工进度计划,上报监理机构审批后作为参建各方进度控制的依据。
    【问题】事件一中,按照编制对象不同,本工程应编制哪些施工进度计划?


    答案:
    解析:
    (P176)(估计 4 分)
    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分阶段(专项工程)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

  • 第3题:

    某建设单位将拆除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在拆除工程施工前,按规定将相关资料报送有关部门备案,这些资料不包括()。

    A.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
    B.拟拆除建筑物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的说明
    C.拆除施工组织方案
    D.废弃物利用措施

    答案:D
    解析:
    2019新版教材P251页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将拆除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并应当在拆除工程施工15日前,将下列资料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1)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2)拟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及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的说明;(3)拆除施工组织方案;(4)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

  • 第4题:

    工程任务:需遵照国家颁布的cjj/t 8-2011《城市测量规范》对该测区进行1∶10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期60天.

    1.已有资料情况

    (1)本工程收集到国家二等点×××、d级gps点×××、这两点作为本工程平面控制起算点.

    (2)本工程收集到2个国家一等水准点×××和×××,系1956黄海高程系成果,作为本工程高程控制起算点.

    2.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图幅分幅

    (1)平面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基本等高距1.0m.

    (3)图幅采用50×50正方形分幅;图幅号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x、y的千米数表示,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以短线相连;图幅内有明显地形、地物名的应标注图名.

    3.提交成果资料

    (1)技术设计书.

    (2)仪器检验校正资料.

    (3)控制网网图.

    (4)控制测量外业资料.

    (5)控制测量计算及成果资料.

    (6)所有测量成果及图件电子文件.

    [问题]

    1.地形图的地形要素指什么?等高线有什么特性?

    2.图根点的测量常用哪些方法完成?简要叙述一种图根测量的作业流程.

    3.解释"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含义.


    答案:
    解析:
    1.地形图的地形要素指什么?等高线有什么特性?

    地形图的地形要素可分为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地貌、植被与土质、注记等九类.地形要素主要有地物、地貌.地面上的各类建(构)筑物及设施、道路、管线、水系、植被与土质等称为地物.地物符号根据其表示地物的形状和描绘方法的不同,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地表的高低起伏状态称为地貌,用等高线表示.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相连接的闭合曲线.等高线具有如下特性:

    (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其高程必相等.

    (2)等高线均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图外闭合.

    (3)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

    (4)等高线和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5)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则坡度缓,平距相等则坡度相等.

    (6)等高线不能在图内中断,但遇道路、房屋、河流等地物符号和注记处可以局部中断.

    2. 图根点的测量常用哪些方法完成?简要叙述一种图根测量的作业流程.

    图根控制测量通常采用导线测量或gps-rtk测量方法.

    (1)图根导线测量的作业流程:①收集测区的控制点资料;②野外踏勘、布点;③导线测量,包括水平角测量、距离测量、导线定向;④平差计算.

    (2)gps-rtk测量图根点坐标的作业流程:①收集测区的控制点资料;②求定测区转换参数;③野外踏勘、布点;④架设基准站;⑤流动站测量图根点坐标.

    3.解释"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含义.

    检查验收的主要依据是技术设计书和国家规范.地形图测绘成果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测绘单位作业部门的过程检查,测绘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最终检查和项目管理单位组织的验收或委托具有资质的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质量验收.

  • 第5题:

    某市根据基础测绘规划,拟对本地区进行二、三等水准测量。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二等水准观测1000km,三等水准观测500km,对全区的水准网进行统一的平差计算,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测绘大队承担了该项目。现有资料如下:
    1.图件资料
    测区现有1:100000、1:50000、1:10000地形图。
    2.水准资料
    4个国家一等水准点,其中2个基本点和2个基岩点。根据测区实际情况设计埋设:二等点307个,其中基本标石点8座,普通标石点299座;三等点361个,全为普通标石点。(该地区为II地区)大地测量水准测量成本定额规定见下表。



    计算工程经费(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答案:
    解析:
    (1)二等点选埋经费:11076. 32×8—88610. 56
    (元),8455. 49×299=2528191.51(元);
    (2)三等点选埋经费:8455. 49×361=.3052431. 89
    (元):
    (3)二等水准测量经费:2070. 94×1000一
    2070940.00(元):
    (4)三等水准测量经费:1117. 89×500=558945.00(元);
    工程总经费合计为8299118. 96元。
    答案解析:
    主要考查的是工程总经费的计算。根据测区实际情况设计埋设:二等点307个,其中基本标石点8座,普通标石点299座;三等点361个,全为普通标石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测绘局2009年2月5日颁布的《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相关的费用定额,计算如下:二等点选埋经费:11076. 32×8—88610. 56(元);8455. 49×299—2528191. 51(元);三等点选埋经费:8455. 49 x 361—3052431. 89(元);二等水准测量经费:2070. 94×1000 - 2070940. 00(元);三等水准测量经费:1117. 89×500= 558945. 00(元);故工程总经费合计为8299118.96元。

  • 第6题:


    滑坡变形监测


    1)滑坡体介绍


    ××滑坡体位于长江左岸,前缘高程139m,后缘高程400m,滑坡面积约30万m2 。 1 9 5 4年该滑坡临江地带200m高程以下部分曾崩滑入江,之后每遇特大暴雨即有崩滑迹象。 200 2年以来,滑体300~400m高程地段出现多条横向裂缝,最长约100m,40余户农户被迫于2003年7月搬出。


    2)滑坡GPS监测网布设


    GPS监测网由基准网和变形网构成。首级网为监测系统的基准网,二级网由滑坡监测点组成。在基准网控制下,比较滑坡监测点各期观测量与首期观测值的坐标差值,即可判断滑坡稳定性。


    滑坡监测点根据滑坡体特点来选择,这些点要能反映滑坡体整体变形方向和变形量,又要能反映滑坡体范围变形速率。同时,每个点还要考虑接收卫星信号情况,测点上空不要有大面积遮挡物。为此,根据对现场条件的野外勘察,按照布网原则布设了如图3-3所示的GPS变形监测网。其中,ZG101~ZG102为布设在该滑坡体以外稳定基岩上的基准点,ZG201~ZG206为布设在本滑坡体外上的6个监测点。各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280. 3m,最长距离为558. 562m,最短距离为46. 285m。基准点和监测点上都埋设了观测墩,并配有强制对中装置。



    3)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


    在对该滑坡进行监测过程中,分别在2008年9月和2008年1 1月对其进行了两期监测。


    外业观测的仪器:基准点用2台双频GPS接收机,监测点用6台单频GPS接收机。观测方法:采用静态相对定位的方法进行野外数据采集,数据采样率为15s。观测时,基准点上观测3个时段,每时段4h;监测点上连续观测2h。


    观测完毕后,利用随机软件进行解算。数据的解算包括闭合环的检验和GPS网平差等。


    本监测网两期观测数据经约束平差后的各项精度指标都能达到预期目标,在精度、可靠性和置信度三个方面均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4)监测结果分析


    得到滑坡监测点两期观测坐标后,可得到该滑坡两期变形信息,统计结果如表3-4所示。


    从表3-4中数据可以看出:该滑坡的6个监测点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其中变形最大的位移点为ZG202(dx=-18mm,dy= 7mm)。同时,由图3-4可以看出该滑坡6个监测点的变形方向基本一致(与长江水流方向垂直),有向南滑动的趋势。



    5)问题


    (1)变形监测有哪些方法?


    (2)简述滑坡监测变形观测点位的布设规定。


    (3)变形观测资料分析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4)出现何种异常情况应即刻通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




    答案:
    解析:

    滑坡变形监测


    (1)变形监测有哪些方法?


    ①常规的大地测量方法:精密高程测量、精密距离测量、角度测量等;


    ②专门测量手段和技术:液体静力水准、准直测量、应变测量、倾斜测量等;


    ③空间测量技术:GPS测量、InSAR技术;


    ④摄影测量技术;


    ⑤激光三维扫描技术。


    (2)简述滑坡监测变形观测点位的布设规定。


    ①对已明确主滑方向和滑动范围的滑坡,监测网可布设成十字形和方格形,其纵向应沿主滑方向,横向应垂直于主滑方向;对主滑方向和滑动范围不明确的滑坡,监测网宜布设成放射形。


    ②点位应选在地质、地貌的特征点上。


    ③单个滑坡体的变形观测点不宜少于3点。


    ④地表变形观测点,宜采用有强制对中装置的墩标,困难地段也应设立固定照准标志。


    (3)变形观测资料分析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①作图分析,即将观测资料绘制成各种曲线;


    ②统计分析,即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计算各种观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③对比分析,不同环境下的数据对比与分析;


    ④建模分析,常用的数学模型有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混合模型。


    (4)出现何种异常情况应即刻通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


    每期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处理观测数据。当数据处理结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即刻通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①变形量达到预警值或接近允许值;


    ②变形量出现异常变化;


    ③建(构)筑物的裂缝或地表的裂缝快速扩大。



  • 第7题:

    建筑设计资料包括()。

    • A、建筑设计说明
    • B、建筑总平面图
    • C、消防设计专篇
    • D、建筑主要楼层平面图
    • E、各设备专业的相关图样

    正确答案:A,B,C,D,E

  • 第8题:

    某办公楼工程即将竣工,在监理例会上监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抓紧整理相关资料,准备竣工验收。述工程资料的质量要求。


    正确答案: 1)工程资料应真实反映工程实际的状况,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材料必须完整、准确和系统。
    2)工程资料应使用原件,因各种原因不能使用原件的,应在复印件上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并有经办人签字及时间。
    3)工程资料应保证字迹清晰,签字、盖章手续齐全,签字必须使用档案规定用笔。计算机形成的工程资料应采用内容打印,手工签名的形式。
    4)施工图的变更、洽商绘图应符合技术要求。凡采用施工蓝图改绘竣工图的,必须使用反差明显的蓝图,竣工图图画应整洁。
    5)工程档案的填写与编写应符合档案微缩管理和计算机输入的要求。
    6)工程档案的微缩制品,必须按照国家微缩标准进行制作,主要技术指标(解像力、密度、海波残留量等)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保证质量,以适应长期安全保管。
    7)工程资料的照片及声像档案应图象清晰,声音清楚,文字说明或内容准确。

  • 第9题:

    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提供的城镇平面控制网点和城市水准网点的位置、编号、精度等级及其坐标和高程资料,确定管网的()。

    • A、实际线位
    • B、设计线位和高程
    • C、实际高程
    • D、施工线位和高程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提供的城市平面控制网点和城市水准网点的位置、编号、精度等级及其坐标和高程资料,确定管网()。
    A

    实际线位

    B

    线位和高程

    C

    实际高程

    D

    设计线位和高程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建设单位投资兴建一办公楼,采取工程总承包交钥匙方式对外公开招标,招标范围为工程至交付使用全过程。经公开招投标,A工程总承包单位中标。A单位对工程施工等工程内容进行了招标。B施工单位中标了本工程施工标段,A工程总承包单位审查结算资料时,发现B施工单位提供的部分索赔资料不完整,如:原图纸设计室外回填土为2:8灰土,实际施工时变更为级配砂石,B施工单位仅仅提供了一份设计变更单,要求B施工单位补充相关资料。问题.A工程总承包单位的费用变更控制程序有哪些?B施工单位还需补充哪些索赔资料?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某测绘单位承担大厦建设过程中的变形监测任务。该大厦位于城市的中部,设计楼层80层(含地下4层),楼高约360m,总建筑面积约250000m2,为钢结构地标性建筑物。已有资料:(1)建筑物总平面图、施工设计图及相关说明文档;(2)施工首级GPS控制网资料(城市独立坐标系);(3)周边地区一、二等水准点资料(1985国家高程基准);(4)其他相关资料。投入的主要测量设备:(1)0.5秒级全站仪l台套;(2)双频GPS接收机5台套;(3)精度为1/10万的激光垂准仪1台套;(4)DS 0.5型水准仪l台套;(5)50m钢卷尺1个。测绘单位按规范要求在建筑物基坑周边外埋设了2个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和4个水平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为钢管标;水平位移监测基点为带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其中2个建于周边10层楼的楼顶,2个建于地面上。变形监测的内容包括基坑支护边坡顶部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基坑回弹测量、基础沉降监测及主体工程倾斜测量、基坑周边50m范围内建筑物的沉降监测等。变形监测要求提交符合规范要求的以图和表形式表达的成果。【问题】1.为测定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的高程,应布设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点,简述垂直基准点布的位置和数量要求,以及垂直位移监测的等级要求。2.在投入的主要测量设备中,选择一种最适合用于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工作的稳定性的设备,并说明观测时的注意事项。3.简述变形监测成果中图和表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某单位基建处负责单位新建办公楼的任务。该办公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4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为10000㎡.该单位基建处通过招标投标,选择由甲监理公司负责该办公楼施工监理工作、乙建筑公司承担该办公楼的施工工作。工程于2011年6月10日开工,2011年9月19日完工,并通过了竣工验收。工程施工期间,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利用当地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系统进行工程资料的日常管理。
    该单位基建处工程资料管理人员将收集的开工典礼录像资料,以()格式进行存档保存。

    A.DOC
    B.JPEG
    C.MPEG
    D.MP3

    答案:C
    解析:
    工程资料管理人员将收集的开工典礼录像资料,以MPEG格式进行存档保存。

  • 第14题:

    某建设单位将拆除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在拆除工程施工前,按规定将相关资料报送有关部门备案,这些资料包括()。

    A.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
    B.拟拆除建筑物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物的说明
    C.拆除施工组织方案
    D.废弃利用措施
    E.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

    答案:A,B,C,E
    解析:
    2019新版教材P251页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将拆除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并应当在拆除工程施工15日前,将下列资料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1)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2)拟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及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的说明;(3)拆除施工组织方案;(4)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

  • 第15题:

    某待建隧道长约10 km,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的前期测绘成果和设计资料包括:
    1.进、出洞口各4个C级精度的GPS控制点,基准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中央子午线×××°50'00",投影面正常高为500m。
    2.进、出洞口各两个二等水准点,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隧道的设计坐标、高程、里程桩等。
    4.……
    由于现场地形条件的限制,该隧道未设计斜井,拟采用双向开挖施工,贯通面位于隧道的中部。隧道主体为南北偏西走向的直线隧道,隧道坡度一致,施工区中央子午线为×××°10'00",纬度为40°,进口施工面正常高为750 m,出口施工面正常高为850 m。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已有成果进行了复测,并进行了中央子午线平移和旋工坐标系建立等工作。施工坐标系的X轴为进、出洞口中线点连线的水平投影方向,并重新选择投影面。
    洞内平面控制采用双导线分期布设,全站仪的测角精度不低于1'',导线边长控制在200-600m之间,角度观测6测回,导线在隧道内向前每推进2 km加测一条高精度陀螺定向边,高程控制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施测。
    [问题]
    1.说明施工单位在隧道施工前应复测的内容及复测方法。
    2.说明建立施工坐标系时重新选择投影面的理由,并指出所选最佳投影面的正常高。
    3.说明隧道内加测高精度陀螺定向边的目的和基本作业步骤。


    答案:
    解析:
    1.
    分析:本题考查线路复测的内容及方法。
    (1)复测内容。对进、出洞口各四个C级精度的GPS控制点进行复测;对进、出洞口各两个二等水准点进行复测。
    (2)复测方法。
    隧道洞外平面控制网宜采用GPS方法进行复测,测量的有关技术要求,应符合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第3章的有关规定;洞外高程控制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方法进行复测。隧道两端的洞口水准点和必要的洞外水准点应组成闭合或往返水准路线。隧道高程控制测量的有关技术要求,应符合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第4章的有关规定。

    2.
    --本项目施工区的平均高程为800 m,与原控制测量成果的投影面高程相差300 m,差距较大,在实际施工中,会造成实测边长与根据坐标反算边长相差较大。
    --在高精度的施工测量中,建立施工坐标系时都应重新选择投影面,而隧道控制网的投影面一般选在贯通平面上。
    --上述理由,并顾及本项目隧道坡度一致,且贯通面位于隧道的中部,所以,施工区最佳投影面的正常高应为施工区的平均高程800 m。

    3.
    本题考查仪器作用及其使用方法:隧道内加测高精度陀螺定向边的目的及基本作业步骤。
    (1)隧道内加测高精度陀螺定向边的目的。导线在隧道内向前每推进2 km加测一条高精度陀螺定向边,其目的是:①控制横向误差的累积,提高贯通精度;②检核导线测量成果,提高导线的精度。
    (2) 基本作业步骤:
    根据GB 50308-20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地下定向边陀螺方位角测量应采用“地面巳知边一地下定向边一地面已知边”的测量程序。
    陀螺经纬仪定向的作业过程:
    ①在地面已知边上测定仪器常数;
    ②在待定边上测定陀螺方位角;
    ③在地面已知边上重新测定仪器常数,求算仪器常数最或是值;④求算子午线收敛角;⑤求算待定边的坐标方位角。
    陀螺方位角一次测定的作业过程:
    ①在测站上安置陀螺经纬仪,以一个测回测定待定边或已知边的方向值,然后将仪器大致对正北方;
    ②粗略定向;
    ③测前悬带零位观测;
    ④精密定向,精密测定陀螺北方向;
    ⑤测后悬带零位观测;
    ⑥测定待定边(或已知边)的方向值。

  • 第16题:


    某测绘单位承担了某测区基础控制测量工作,测区面积约1800km2,地势平坦,无CORS网络覆盖。工作内容包括10个GPS C级点GPS联测、三等水准连测及建立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测量基准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及1 985国家高程基准。


    测区已有资料情况:测区周边均匀分布有3个国家GPS B级框架点,一条二等水准路线经过测区。


    观测设备采用经检验合格的双频GPS接收机(5mm+1ppm)3台套,DS1水准仪1套。


    技术要求:GPS C级网按同步环边连接式布网观测;按照三等水准连测GPS C级点高程;


    采用函数f(χ,y)=a0+a1x+a2y+a3χ2 +a4 y2+a5χy计算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


    经GPS观测、水准连测及数据平差处理,获得了GPS C级点的CGCS2000坐标及1985高程成果。某GPS三边同步环各坐标分量情况统计见表。



    拟合方法:利用GPS C级成果计算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经检验精度为±0.05m。


    问题:


    1.本工程共能建立几个同步环?计算本工程的独立基线数有几条?


    2.根据本项目给出的某同步环给出的数据(见表)计算各坐标分量残差与同步环闭合差。


    3.简述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的建立过程,如何检验本项目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的精度?




    答案:
    解析:

    1.本工程共需建立几个同步环?计算本工程的独立基线数有几条?


    答:由题意,GPS控制点数n=10+3,接收机数k=3。 3台接收机只能构成一个简单的三角形同步图形,边连接是指相邻的同步图形间有一条边(即两个公共点)相连,3台GPS接收机为了完成C级测量,至少要构成v=8个同步图形,两个同步图形有u=2个公共点,全网观测时段数C=11;基线向量总数J=C*k*(k-1)/2=33条;独立基线向量数J=C*(k-1)=1 1*2=22条。



    2.根据本项目给出的某同步环给出的数据(见表)计算各坐标分量残差与


    同步环闭合差。


    答:各坐标分量残差:


    Wχ=14876. 383+(-7285. 821)+(-7590. 560)=-0.002m


    Wy=2631.812+14546. 403+(-17178. 218)=-0.003m


    Wz=8104. 319+( -153 78. 581) +7 274. 25 7=-0.005m


    同步环闭合差:



    3.简述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的建立过程,如何检验本项目高程异常拟合


    模型的精度?


    答:(1)测区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的建立过程:


    ①选点:


    选取n个(n一般要求大于待估参数个数,本题待估参数为6)在测区内分布


    合适的公共点(同时具有三等水准高程和GPS大地高的点)。设各点数据为(χi,yi,Hi,hi,其


    中i=1,2,…,n),H为大地高,h为水准高程。


    ②坐标重心化:



    计算重心坐标:,其中i=1,2,…,n



    公共点坐标重心化:,其中i=1,2,…,n


    坐标重心化的目的是提高计算精度(注:坐标重心化不是必须要做的)。


    ③计算高程异常:


    计算公共点高程异常:ξi=Hi-hi,其中i=1,2,…,n


    ④建立误差方程:


    按公式建立误差方程,v为改


    正数。


    应用最小二乘原理计算得到待估参数aj的估值(其中j=1,2,…,6)。


    ⑤建立拟合模型:


    测区待定点k的高程异常按以下模型计算:



    拟合的水准高程为:


    (2)检验本项目高程异常拟合模型的精度:


    ①按上述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的各检验点高程异常ξ与其实测高程异常ξ计算高


    程异常不符值△(△=ξ);


    ②计算高程异常不符值的中误差,作为似大地水准面精度检验。


    (3)求取参与拟合的联测点拟合后的中误差,可得内符合精度,将检核点代入模型计算,求


    取得到的中误差即为外符合精度。




  • 第17题:

    某测绘单位承担大厦建设过程中的变形监测任务。该大厦位于城市的中部,设计楼层8 0层(含地下4层),楼高约360m,总建筑面积约250000m2,为钢结构地标性建筑物。已有资料:


    (1)建筑物总平面图、施工设计图及相关说明文档;


    (2)施工首级GPS控制网资料(城市独立坐标系);


    (3)周边地区一、二等水准点资料(1 9 8 5国家高程基准);


    (4)其他相关资料。


    投入的主要测量设备:


    (1)0.5秒级全站仪1台套;


    (2)双频GPS接收机5台套;


    (3)精度为1/10万的激光垂准仪1台套;


    (4)DS0.5型水准仪1台套;


    (5)50m钢卷尺1个。


    测绘单位按规范要求在建筑物基坑周边外埋设了2个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和4个水平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为钢管标;水平位移监测基点为带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其中2个建于周边1 0层楼的楼顶,2个建于地面上。


    变形监测的内容包括基坑支护边坡顶部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基坑回弹测量、基础沉降监测及主体工程倾斜测量、基坑周边50m范围内建筑物得沉降监测等。变形监测要求提交符合规范要求的以图和表形式表达的成果。


    【问题】


    1.为测定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的高程,应布设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点,简述垂直基准点布设的位置和数量要求以及垂直位移监测的等级要求。


    2.在投入的主要测量设备中,选择一种最适合用于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工作的稳定性的设备,并说明观测时的注意事项。


    3.简述变形监测成果中图和表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1.垂直基准点布设的位置和数量要求:高程基准点设置4个,位置设在基坑四周,距离基坑上边缘100m以外,可以设在稳定的建筑物墙面、地面以上0. 3~0. 5m处(墙上水准点),或者设在适合接收卫星信号的路边地面上,埋设足够深度的砼标桩,以便兼作位移基准点使用。高程基准点位置选择要考虑基础稳定、便于使用、不易被破坏等因素。


    垂直位移监测的等级要求:根据变形监测工程需要和现有仪器设备所能达到的精度,建议采用“变形测量二级”精度标准施测,即沉降观测,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 5mm;位移观测,观测点坐标中误差±3. 0mm。


    2.依据题意可知,本项目设置了4个水平工作基点,其中2个建于周边1 0层楼的楼顶,2个建于地面上。所以,水平工作基点的稳定性监测采用双频GPS接收机较为合适,它具有精度高、操作方便、数据处理简便、劳动强度低等优点,尤其是基准点选择困难不得不远离工作基点时,优点更为突出。观测时应按规范规定注意以下事项:


    (1)正确架设仪器:对于一、二级GPS测量,应使用零相位天线和强制对中器安置GPS接收机天线,对中精度应高于±0. 5mm,天线应统一指向北方。


    (2)作业中应严格按规定的时间计划进行观测。


    (3)做好开机前检查,开机后经检验有关指示灯与仪表显示正常后,方可进行自测试,输入测站名和时段等控制信息。


    (4)应填写好测量手簿中的记录项目;每时段开始、结束时,应分别量测一次天线高,并取其平均值作为天线高;进行一次气象观测。


    (5)观测期间应防止接收设备振动,并防止人员和其他物体碰动天线或阻挡信号;观测期间,不得在天线附近使用电台、对讲机和手机等无线电通信设备。


    (6)天气太冷时,接收机应适当保暖。天气很热时,接收机应避免阳光直接照晒,确保接收机正常工作。雷电、风暴天气不宜进行测量。


    (7)同一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将接收机关闭又重新启动;不可进行自测试;不得改变卫星截止高度角,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不能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功能键。。


    (8)施工场地,注意人员和仪器的安全。


    3.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规定,变形监测成果中图和表主要包括变形测量工程的平面位置图,基准点与观测点分布平面图,标石、标志规格及埋设图,变形量计算表,成果质量评定资料及成果表,反映变形过程的图表等。


    基准点与观测点分布平面图表达了基准点、工作基点与观测点的点数,以及土木之间平面位置关系。变形量计算表的注意内容应包括各周期观测日期与时间、初始观测值、上次观测值、本次观测值、本周期变形量、本周期平均变形量、本周期最大变形量,总变形量、平均总变形量、最大总变形量,观测对象相关记录,计算、统计、绘图等人员的签名、日期等。变形过程图是根据变形量计算表中相关记录绘制的,包括时间一荷载一沉降曲线图等沉降曲线图、沉降等值线图、水平位移曲线图、水平位移向量图等。图中一般都应有绘图等人员的签名、日期等信息。


  • 第18题:

    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提供的城市平面控制网点和城市水准网点的位置、编号、精度等级及其坐标和高程资料,确定管网( )。

    A.实际线位
    B.线位和高程
    C.实际高程
    D.施工线位和高程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145
    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中供热管道施工与安装要求。 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提供的城市平面控制网点和城市水准网点的位置、编号、精度等级及其坐标和高程资料,确定管网施工线位和高程。

  • 第19题:

    设备安装工程中,为了满足工程施工和施工测量的需要,一般需要收集的资料有()

    • A、建设用地规划审批图及说明
    • B、建设用地红线点测绘成果资料和测量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
    • C、总平面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等施工没计图纸与有关变更文件
    • D、工程勘察报告
    • E、施工场区外地形、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测绘成果

    正确答案:A,B,C,D

  • 第20题:

    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提供的城市平面控制网点和城市水准网点的位置、编号、精度等级及其坐标和高程资料,确定管网()。

    • A、实际线位
    • B、线位和高程
    • C、实际高程
    • D、设计线位和高程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背景资料:A公司自B公司分包承建某商住楼的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该工程地下一层为车库及变配电室和鼓风机房组成的动力中心,地上三层为商业用房,四层以上为住宅楼(有两幢)。建筑物的公用部分,如车库、动力中心、走廊、电梯前室等要交付精装修,商场和住宅为毛坯交付。B公司编制了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提出了总进度计划,交给A公司,并要求A公司编制建筑设备安装进度计划交总包方审查,以利该工程按期交付业主。根据背景资料,完成下列题目。 在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应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各()设计文件进行描述。

    • A、电气专业
    • B、设备专业
    • C、管道专业
    • D、相关专业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单选题
    监理工程师检查施工单位的测量资料中,包括()。
    A

    施工日志、大中型桥测量资料、中线高程测量资料、隧道控制网测量资料

    B

    施工前技术交底、大中型桥测量资料、中线高程测量资料、隧道控制网测量资料

    C

    施工前复测的资料、大中型桥测量资料、中线高程测量资料、隧道控制网测量资料

    D

    设计交底、大中型桥测量资料、中线高程测量资料、隧道控制网测量资料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某开发商拟拆除某教学楼附属工程,已经办理拆迁许可证,按照法律规定,还应当将()资料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A

    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

    B

    拟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及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的说明

    C

    拆迁安置补偿方案

    D

    拆除施工组织方案

    E

    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