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编号区内界址点
B建筑物角点
C编号区内界址点或建筑物角点
D编号区内界址点和建筑物角点
第1题:
第2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界址点成果表内容的是()。
第3题:
土地勘测定界放样的步骤包括()等。
第4题:
下列关于界址点号的变更说法,正确的有()。
第5题:
在坚固的房墙(角)或围墙(角)等永久性建筑物处的界址点,应钻孔浇筑()。
第6题:
土地勘测定界图中,关于界址点及界址线的编绘,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第7题:
界址桩设置原则:界址之间的距离,直线最长为()m,曲折线的主要转折点应埋桩,折线可用建筑物勒角或木桩、铁钉作为临时界址点。
第8题:
在恢复界址点或解决权属纠纷时,常常利用()作为依据。
第9题:
编号区内界址点
建筑物角点
编号区内界址点或建筑物角点
编号区内界址点和建筑物角点
第10题:
控制点
图根点
界址点
建筑物角点
第11题:
混凝土界址标桩
带铝帽的钢钉界址标桩
石灰界址标桩
带塑料套的钢混界址桩
第12题:
界址点解析坐标
建筑物边长
界址线
界址点的几何条件
界址边长、界址点与邻近重要地物之间距离数据
第13题:
第14题:
每宗地的界址点独立编号时,若两宗以上共用界址点有多个编号,可以在界址点编号前加上()来区别。
第15题:
因行政界线区划变化引起界址点号变更,应取消(),按新地籍街坊界址点编号原则,编界址点号,并加盖"变更"字样印章。
第16题:
下列各项属于宗地图的基本内容的有()。
第17题:
对界址点坐标册的变更,以下()是正确的。
第18题:
宗地图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19题:
土地勘测定界放样的步骤包括,()及绘制点之记。
第20题:
行政区编号
本宗地号、地类号、门牌号、面积及单位名称
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号(含与邻宗地共用的界址点)、界址线及界址边长
本宗地内建筑物、构筑物E.邻宗地界址线
第21题:
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宗地,宗地界址点号不变
若新增宗地属新增街道、街坊,新增界址点按原街坊编号原则编号
因界址发生变化,需要新增的界址点按宗地所在街坊界址点编号原则编号,其他界址点编号不变
因界址发生变化,需要废除的界址点,废除界址点号永不再用,并在原宗地界址点编号上加盖变更字样印章
若新增宗地划归原街道、街坊内,其界址点号须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规定编号
第22题:
房屋变更测量分为房屋现状变更测量和房屋权属变更测量
变更测量应根据房地产变更资料,先进行房地产要素调查,再进行分户权界和面积的测定,并进行房地产资料的修正
变更测量以变更范围内平面控制点和房产界址点作为测量的基准点。已修测过的地物点也可作为变更测量的依据
用地的合并与分割重新编丘号,按编号区内的最大丘号续编;新增的界址点或房角点的编号按编号区内的界址点或房角点的最大点号续编;房产合并或分割重新编栋号,按丘内最大栋号续编
第23题:
实地放样
界址桩的设置
界址点的布局
界址点的编号
确定界址点的放样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