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分大米,应码垛通风,( )再进行短期保管或密闭储藏。
A.冷却后
B.降温后
C.降水后
D.均温后
第1题:
利用自然冷源——冷空气,通过机械设备――通风机对粮堆进行强制通风使粮温下降,增加其储藏稳定性。机械通风低温储藏仍然属于利用( )的范畴。
A.机械降温
B.自然降温
C.机械制冷
D.自然冷源
第2题:
加工出机的大米必须冷却到( )后,才能堆垛保管,
A.外温定
B.低温
C.15℃
D.仓温
第3题:
在低温季节,对水分稍大的粮食(16%水分以下的原粮),亦可堆实垛短期储藏。如果储藏( )则应堆成通风垛,增大粮堆孔隙便于降温散湿,又便于逐包查温查质。
A.低水分粮
B.高水分粮
C.干燥粮
D.一般粮
第4题:
种子类药材炒后应贮存于
A.通风、干燥处
B.通风、阴凉处
C.阴凉、干燥处
D.密闭贮藏
E.石灰缸内
第5题:
新入仓的粮食进行通风的目的()。
第6题:
在储藏期间,局部高水分粮,应采取()措施进行降水。
第7题:
大米常规储藏是指在常温常湿条件下,适时进行()的方法。另外大米常温储藏必须采取防潮、隔热的技术措施。
第8题:
设备停车降温,不得()。
第9题:
在低温季节,对水分稍大的粮食(16%水分以下的原粮),亦可堆实垛短期储藏。如果储藏()则应堆成通风垛,增大粮堆孔隙便于降温散湿,又便于逐包查温查质。
第10题:
均温
调质
降温
降水
第11题:
通冷水急骤降温
切断热源后强制通风降温
切断热源后自然冷却
第12题:
切断热源后强制通风降温
将高温设备急骤降温
切断热源后自然冷却
使设备内温度低于60℃
第13题:
常规储藏的大米最好是( )进仓,进行干燥降温,以提高大米储藏的稳定性。
A.冬季
B.随时
C.夏季
D.高温
第14题:
在秋冬季节保管高水分大米可采用( ),增大粮堆孔隙便于降温散湿,又便于逐包查温查质。
A.通风垛
B.实垛
C.散堆
D.围包散存
第15题:
在低温季节,对水分稍大的粮食(16%水分以下的原粮),亦可堆实垛短期储藏。如果储藏高水分粮则应堆成通风垛,增大粮堆孔隙便于( ),又便于逐包查温查质。
A.取样
B.杀虫
C.降温散湿
D.测温
第16题:
第17题:
常规储藏的大米最好是冬季进仓,通过低温季节的寒风进行干燥降温,以提高大米储藏的稳定性。在春季气温上升前,对门窗和大米囤垛进行()和防潮压盖,防止大米吸湿和延缓粮温上升。
第18题:
在秋冬季节保管高水分大米可采用(),增大粮堆孔隙便于降温散湿,又便于逐包查温查质。
第19题:
高水分大米,应码垛通风,()再进行短期保管或密闭储藏。
第20题:
常规储藏是指粮油经过干燥入仓后,在()条件下,对粮油采用适时通风和密闭的办法进行保管。
第21题:
设备停车降温应注意,不得_。
第22题:
高温、干燥
常温、常湿
低温、干燥
不确定
第23题:
就仓干燥
吸潮剂
烘干机干燥
机械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