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小麦赤霉病粒最大允许含量为4.0%,单立赤霉病项目,按不完善粒归属。 ”相关问题
  • 第1题:

    什么是黄粒不完善粒


    正确答案:不完善粒是指粮食和油料的籽粒因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管理不善等造成缺陷、但仍有食用价值的颗粒。

  • 第2题:

    小麦的不完善粒包括:未熟粒、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和霉变粒等六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3题:

    小麦赤霉病从苗期至穗期均能发生,其中以()危害最大。

    • A、苗腐
    • B、基腐
    • C、秆腐
    • D、穗腐

    正确答案:D

  • 第4题:

    优质小麦定等指标为()。

    • A、粗蛋白质、湿面筋、面团稳定时间、烘焙品质等
    • B、容重、不完善粒、粗蛋白质、烘焙品质等
    • C、降落数值、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及烘焙品质等。
    • D、容重、不完善粒、降落值、粗蛋白质、湿面筋、烘焙品质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大米的不完善粒包括尚有食用价值的未熟粒、虫蚀粒、病斑粒、生霉粒以及()。

    • A、热损伤粒
    • B、完全未脱皮层的糙米粒
    • C、黑胚粒
    • D、破损粒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不完善粒


    正确答案: 不完善粒是指粮食和油料的籽粒因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管理不善等造成缺陷、但仍有食用价值的颗粒。

  • 第7题:

    玉米的不完善粒不包括()

    • A、虫蚀粒
    • B、病斑粒
    • C、异种粮食
    • D、热损伤粒

    正确答案:C

  • 第8题:

    稻谷不完善粒包括()。

    • A、未熟粒
    • B、虫蚀粒
    • C、病斑粒
    • D、生霉粒
    • E、生芽粒
    • F、完全未脱皮的完整糙米粒

    正确答案:A,B,C,D,E

  • 第9题:

    简述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策略。


    正确答案: 1.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目前可利用一些中抗和耐病品种。辽春4号、龙麦12、龙麦13等品种发病较轻。
    2.加强农业防治,消灭或减少菌源数量播种时要精选种子,减少种子带菌率。播种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植株群体过于密集和通风透光不良;要控制氮肥施用量,实行按需合理施肥,氮肥作追肥时也不能太晚;小麦扬花期应少灌水,更不能大水漫灌,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降湿。采取必要措施消灭或减少初侵染菌源,小麦扬花前要尽可能处理完麦秸、玉米秸等植株残体;上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翻耕灭茬,促使植株残体腐烂,减少田间菌源数量。小麦成熟后要及时收割,尽快脱粒晒干,减少霉垛和霉堆造成的损失。
    3.药剂防治
    ①种子处理:是防治芽腐和苗枯的有效措施。可用50%多菌灵,每100kg种子用药100~200g(A.i)湿拌。
    ②喷雾防治:是防治穗腐的关键措施。各地应根据菌源情况和气象条件,适时作出病情预测预报,并及时进行喷药防治。防治穗腐的最适施药时期是小麦齐穗期至盛花期,施药应宁早勿晚。比较有效的药剂是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等内吸杀菌剂。每hm2用药(A.i)450~600g兑水喷雾。

  • 第10题:

    小麦赤霉病的子囊果为子囊壳、**病一般是闭囊壳。()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1题:

    填空题
    小麦赤霉病菌有性态为()属,无性态为()属。

    正确答案: 赤霉,半知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气候对小麦赤霉病发生以()与()影响最大。

    正确答案: 温湿度,雨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玉米的不完善粒主要有未熟粒、虫蚀粒、病斑粒、生芽粒、生霉粒、热损伤粒。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14题:

    稻谷的不完善粒包括:未熟粒、破碎粒、虫蚀粒、病斑粒、生芽粒和霉变粒等6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15题:

    玉米的不完善粒主要有未熟粒、虫蚀粒、病斑粒、生芽粒、生霉粒、热损伤粒。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什么叫不完善粒?稻谷的不完善粒包括哪几种颗粒?


    正确答案:不完善粒:指有缺陷但尚有食用价值的粮食油料颗粒的统称。比如:虫蚀粒、病斑粒、生芽粒、霉变粒、破损粒、冻伤粒、烘伤粒或末熟粒等缺陷但仍有食用价值的粮食、油料。

  • 第17题:

    小麦赤霉病菌有性态为()属,无性态为()属。


    正确答案:赤霉;半知菌

  • 第18题: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是要把握好防治适期。赤霉病防治应重点掌握在小麦初花期(扬花株率5%),以预防为主,发病后再防治则效果不佳。
    二是要选择对路药剂。防治赤霉病可每亩用40%多菌灵悬浮剂150毫升,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25%咪酰胺乳油60毫升等防治。
    三是要对足水量。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

  • 第19题:

    玉米不完善粒包括()等。

    • A、虫蚀粒
    • B、病斑粒
    • C、未熟粒
    • D、生芽粒
    • E、破碎粒

    正确答案:A,B,D,E

  • 第20题:

    什么是小麦赤霉病粒?


    正确答案:籽粒皱缩,呆白,有的粒面呈紫色,或有明显的粉红色霉状物,间有黑色子囊壳。

  • 第21题:

    小麦上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病害是()。

    • A、小麦锈病
    • B、小麦赤霉病
    • C、白粉病
    • D、黑穗病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气候对小麦赤霉病发生以()与()影响最大。


    正确答案:温湿度;雨量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策略。

    正确答案: 1.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目前可利用一些中抗和耐病品种。辽春4号、龙麦12、龙麦13等品种发病较轻。
    2.加强农业防治,消灭或减少菌源数量播种时要精选种子,减少种子带菌率。播种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植株群体过于密集和通风透光不良;要控制氮肥施用量,实行按需合理施肥,氮肥作追肥时也不能太晚;小麦扬花期应少灌水,更不能大水漫灌,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降湿。采取必要措施消灭或减少初侵染菌源,小麦扬花前要尽可能处理完麦秸、玉米秸等植株残体;上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翻耕灭茬,促使植株残体腐烂,减少田间菌源数量。小麦成熟后要及时收割,尽快脱粒晒干,减少霉垛和霉堆造成的损失。
    3.药剂防治
    ①种子处理:是防治芽腐和苗枯的有效措施。可用50%多菌灵,每100kg种子用药100~200g(A.i)湿拌。
    ②喷雾防治:是防治穗腐的关键措施。各地应根据菌源情况和气象条件,适时作出病情预测预报,并及时进行喷药防治。防治穗腐的最适施药时期是小麦齐穗期至盛花期,施药应宁早勿晚。比较有效的药剂是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等内吸杀菌剂。每hm2用药(A.i)450~600g兑水喷雾。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