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有()。A.指导功能B.约束功能C.补充功能D.惩罚功能

题目

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有()。

A.指导功能

B.约束功能

C.补充功能

D.惩罚功能


相似考题
更多“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有()。”相关问题
  • 第1题:

    论民法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平等原则.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平等原则包括下列含义:①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②不同的民事主体参加民事活动,其民事法律地位平等.③民事主体的权利应获得平等的保护.
    (2)自愿原则.《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自愿原则具体表现为:① 法律保护当事人的起初意愿;②当事人民事活动的意志自由;③当事人意志自由是相对的.
    (3)等价有偿原则.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等价有偿原则.等价有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取得一方财产或劳务时,应按价值向对方支付相应的代价,以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
    (4)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公平是指民事主体应以公平的观念实施民事活动,司法机关应根据公平的观念处理民事纠纷.诚实信用是指民事主体双方应该以诚实信用为行为准则进行民事活动.
    (5)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民法以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为原则,对受害方进行补偿.

  • 第2题:

    《民法典》总则中,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等民法基本原则,将绿色原则确立为民法的基本原则。()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关于民法的基本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民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整个民事立法
    B.民法的基本原则对各项民事制度和全部民法规范起统率和指导作用
    C.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事法律制度所特有的基本原则
    D.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事法律制度的立法精神与灵魂
    E.婚姻自由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A,B,C,D
    解析: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整个民事立法,对各项民事制度和全部民法规范起统率和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事法律制度所特有的并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立法精神与灵魂,因而不同于所有法律部门所共有的原则。婚姻自由原则仅仅适用于《婚姻法》,属于婚姻法的原则,不属于民法的基本原则。

  • 第4题:

    简述1900年德国民法典与1804年法国民法典各自体现的民法基本原则的联系与区别。


    正确答案: 德国民法典贯彻资产阶级民法基本原则和法国民法典大体一致,如私人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契约自由;过失责任等,但由于它们处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仍有若干不同:
    (1)德国民法典在维护私有制的同时又规定了一些限制;
    (2)在契约自由原则方面,德国民法典只承认意思表示的外部效力,在当事人本来意思和表示出来的意思不一致时,以表示出来的意思为准;法国民法典则注重保护当事人的本意,而不是意思的外部表现;
    (3)德国民法典关于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有自己的特色,规定了“举证原则”。

  • 第5题:

    农业生态系统的辅助能有什么形式?试说说人工辅助能的“功”,“过”。


    正确答案: 出太阳能外,通过自然补加和人工投入方式,对生态系统输入的其他形式能量,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长繁殖乃至食物链能量转化与传递起辅助作用。自然界有风能,抄袭能,地热能,水利能,降雨能为自然辅助能,人通过投入,人力,畜力,燃料,店里,机械和肥料,农药,兽药,农用薄膜,良种等为人工辅助能。为人工辅助能,工业辅助能。
    功:
    1.培育和使用优良的农业生物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2.开展农业生态工程建设,为农业生物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
    3.使用农机具,提高劳动生产率;
    4.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生长调节剂,兽药等创造更有利农业生物生长的内外环境;
    5.使用现代化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科技投入,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
    过:
    1.过渡依赖化石燃料;
    2.食品安全问题;
    3.大气污染;
    4.水质恶化;
    5.土壤退化;
    6.农区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削弱。

  • 第6题:

    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 A、导向功能
    • B、强制功能
    • C、调控功
    • D、示范功能
    • E、评价功能

    正确答案:A,C,E

  • 第7题:

    民法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及其经济基础的本质和特征的集中体现,是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民事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准则。

  • 第8题:

    判断题
    实际履行原则是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民法》的始终。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民法》的始终。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民法?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禁止权力滥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民法的基本原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民事立法、司法、法律解释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的准则

    B

    民法基本原则绝对不能直接适用于民事活动中

    C

    民法基本原则抽象了具体制度中的价值

    D

    民法基本原则反映了民事活动应遵循的一般规则


    正确答案: A
    解析:
    民法的基本原则,不仅是指导和约束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还具有补充功能。在具体民法规范缺乏规定的情况下,司法机关可以直接根据民法的基本原则处理民事纠纷,民事主体也可以直接依据民法的基本原则进行民事活动。

  • 第11题:

    平等原则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但不是继承权的基本原则。( )


    参考答案:错误

  • 第12题:

    《民法总则》对《民法通则》规定的民法基本原则有所改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 第13题:

    功频电液调节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启动时,可实现大范围的自动调速,调速范围50—3400r/min,调速精度≤±1—2r/min。
    (2)并网时,操作方便,并网平稳。
    (3)大范围自动调节负荷。
    (4)切换运行方式简便。
    (5)功率自发扰动时能迅速消除。
    (6)甩负荷时能有效地抑制汽机超速。
    (7)电力系统故障时,能提高其动态稳定性。
    (8)便于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水平。

  • 第14题:

    有什么证据证明使者们在上述功修的基本原则中是一致的?


    正确答案: 《古兰经》中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分概括的和详细的两种。一、概括的如:“我在每个民族中,确已派遣一个使者,说:‘你们当崇拜安拉,当远离恶魔’。”(蜜蜂16:36)“在你之前,我所派遣的使者,都奉到我的启示;除我之外绝无应受崇拜的。所以,你们应当崇拜我。”(众先知21:25)“你问问在你之前所派遣的众使者,我是否曾在至仁主之外指定许多神灵供人崇拜。”(金饰43:45)
    详细的如:“我确已派遣努哈去教化他的宗族,他说:‘我的宗族啊!你们应当崇拜安拉。除他之外,绝无应受你们崇拜的。’”(信士23:23)“我确已派遣赛莫德人的弟兄撒立哈去教化他们,他说:‘我的宗族啊!你们应当崇拜安拉,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呼德11:61)“我确已派遣阿德人的弟兄呼德去教化他们,他说:‘我的宗族啊!你们应当崇拜安拉,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呼德11:50)“我确已派遣麦德彦的弟兄舒尔布去教化他们,他说:‘我的宗族啊!你们应当崇拜安拉,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呼德11:84)“当时,易卜拉欣对他的父亲和宗族说:‘我与你们所崇拜的,确是没有关系的,惟创造的主则不然,’”(金饰34:26、27)穆萨曾说:“你们应当崇拜的,只是安拉,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彻知万物的。”(塔哈20:98)“麦西哈曾说:‘以色列的后裔啊!你们当崇拜安拉——我的主和你们的主。谁以物配主,安拉必禁止谁入乐园,他的归宿是火狱。’”(筵席5:72)“你说:我只是一个警告者,除独一至尊的安拉外,绝无应受崇拜的。”(萨德38:65)

  • 第15题:

    什么是民法?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禁止权力滥用

  • 第16题:

    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 第17题:

    实际履行原则是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民法》的始终。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多选题
    下面有关民法基本原则的论述,正确的是:()
    A

    民法的基本原则在司法实务中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评价功能和补充功能。

    B

    民法基本原则的评价功能表现在,民法基本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民法的精神实质,正确地评价民事关系当事人的行为,以便正确地适用民法。

    C

    民法基本原则的补充功能表现在,民法基本原则可以补充法律漏洞。由于民事关系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发展性,民法不可能对各种民事关系都做出规定,民法不能如刑法那样实行“法定主义”。民法在调整社会关系上必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亦即存在法律漏洞,对于法律没有规定的民事关系,当事人发生纠纷时就需要依民法的基本原则来解决。

    D

    诚实信用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整个民事立法,对各项民事法律制度和全部民法规范起统率作用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立法和司法机关解释民法规范的重要依据。
    我国民法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在民法上的具体体现,是民法最基础、最根本的一项原则。我国民法平等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
    ①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这就是说,任何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能力,而不论其在民族、性别、年龄、宗教信仰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是否存在着差异。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限制和剥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②不同的民事主体参与民事关系,适用同一法律,具有平等的地位。当然,法律地位平等,不是指民事主体实际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的均等。
    ③民事主体在产生、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时必须平等协商,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当事人。
    ④民事权利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2)自愿原则
    自愿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充分表达其真实意志,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有权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决定是否参加或不参加某种民事法律关系,决定是否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当然,当事人根据自己的意志从事某种活动,不得违背法律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3)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应本着公平的观念从事民事活动,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在民事活动中兼顾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在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在处理民事纠纷时,应该根据公平原则,使案件的处理既符合法律,又做到公平合理。
    (4)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该诚实、守信用,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不得滥用权利,加害于他人。当事人在法律和合同规定不明确或未作规定时,应以诚实信用的方式履行义务。诚实信用原则既是市场活动的基本准则,也是在合同、遗嘱规定不清楚时,对合同和遗嘱进行正确解释的原则。
    (5)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
    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表现在:
    ①民事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依自己的意志充分地行使其合法的民事权利。
    ②民法不仅保护法定的权利,同时也保护虽未上升为法定权利但仍为法律所保护的利益。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而侵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同样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③当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或利益受到他人侵害时,可以请求义务人履行其义务或请求侵害人停止其侵害活动,还可以请求司法机关通过司法程序保护其权益不受侵犯。
    (6)合法及公序良俗原则
    ①合法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必须遵守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当然,遵守法律是指遵守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至于法律的任意性规定,则可以由民事主体依据其意志加以改变。
    ②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是现代民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有维护国家社会一般利益及一般道德观念的重要功能。我国《民法总则》第8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7)绿色原则
    绿色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原则,就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和谐价值观。
    这一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从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出发,以是否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应否从事相关民事活动的考量。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8)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是指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界限,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是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的界限。行使民事权利超出了一定界限而损害他人权益或者公共利益的是权利滥用。构成权利滥用需具备三个条件:
    ①当事人有权利存在。
    ②权利人有行使权利的行为。
    ③当事人的行为有滥用权利的违法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