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司马迁借鉴()的“微言大义”,从一字褒贬扩大到多方面的褒贬。
第1题:
拟写大事记以客观记载为主,以个人褒贬感情或凭主观想象为辅。
第2题:
褒贬bāo biǎn
第3题:
《左传》的褒贬方法主要是体现在对经文文辞义例的分析上
第4题:
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只是指词义褒贬色彩的变化。
第5题: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简史是(),它在写法上有着微言大义、暗寓褒贬的特点。
第6题:
在先秦历史散文中,既是纲目式的记载,又以一字寓褒贬的是()
第7题:
通常将《春秋》中寓褒贬于文笔之中,而不直接表明态度的写法称为()。
第8题:
一字褒贬
杨抑结合
春秋故事
春秋笔法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尚书》
《论语》
《春秋》
《国语》
第13题:
《春秋》用笔严谨,褒则称字,贬则称名,其引文用笔,常用一字寓意褒贬,微言大义。
第14题:
《春秋》褒贬的对象不包括周天子。
第15题:
以“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著称的史学著作是()。
第16题:
“溜达”和“散步”的主要差别是感情色彩中的褒贬意义不同。
第17题:
古代学者认为孔子修《春秋》,“笔则笔,削则削”,“以一字为褒贬”,含有“微言大义”,后因称文笔曲折而意含深奥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第18题:
《春秋》中用一个字的使用表达对人或事的态度的方式被称为()。
第19题:
一字褒贬
一字明义
一字诉事
一字定性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春秋》
《尚书》
《左传》
《战国策》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