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氨基酸含量的双示剂甲醛滴定法,当加入甲醛溶液时,氨基酸的()就会和甲醛结合,其碱性消失。A.羧基B.氨基C.羰基D.甲基

题目

测定氨基酸含量的双示剂甲醛滴定法,当加入甲醛溶液时,氨基酸的()就会和甲醛结合,其碱性消失。

A.羧基

B.氨基

C.羰基

D.甲基


相似考题
更多“测定氨基酸含量的双示剂甲醛滴定法,当加入甲醛溶液时,氨基酸的()就会和甲醛结合,其碱性消失。”相关问题
  • 第1题:

    氨基酸态氮的甲醛滴定法是利用氨基酸是酸性化合物的性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2题:

    甲醛法测定铵盐中含氮量时,加入甲醛的主要作用是()。

    • A、与NH4+作用产生相应酸
    • B、起缓冲作用
    • C、作氧化剂
    • D、增加溶液的碱性

    正确答案:A

  • 第3题:

    使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甲醛时,吸收甲醛的酚试剂加入()作为氧化剂。


    正确答案:硫酸铁铵

  • 第4题:

    配位滴定法测定铅锌合金含量时,在氨性条件下,加入氰化钾,pH=10时测定铅含量,然后加入甲醛测定锌含量。此方法中甲醛的作用()。

    • A、缓冲剂
    • B、掩蔽
    • C、解蔽
    • D、溶剂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氨基酸总量,取等量的两份样品,分别在两份样品中加入中性红和百里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分别呈()和()。


    正确答案:琥珀色;淡蓝颜色

  • 第6题:

    食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方法有电位滴定法、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该方法的作用原理是利用氨基酸的两性性质,甲醛的作用是()。


    正确答案:固定氨基

  • 第7题:

    当用标准碱溶液滴定氨基酸态氮时,常在试品中加入()。

    • A、乙醇
    • B、甲醛
    • C、甲醇
    • D、丙酮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测定氨基酸态氮过程中,应()再测定氨基酸。
    A

    中和样品的总酸

    B

    用NaOH滴定

    C

    加入甲醛溶液

    D

    校正缓冲溶液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氨基酸含量时,加入甲醛的目的是()
    A

    固定氨基

    B

    固定羟基

    C

    固定氨基和羟基

    D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含量时,加入甲醛的目的是使甲醛与氨基反应,从而使滴定终点由pH12下降到pH9,落在百里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之内。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味精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时,加入甲醛的目的是固定羟基及羧基。取两份等量样液,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时:一份含中性红的样液应由红色变为淡蓝色,另一份含百里酚酞的应由无色变为琥珀色。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加入甲醛的作用是固定氨基,滴定至终点时,含中性红的样液由红色变为琥珀色;含百里酚酞的则由无色变为淡蓝色。

  • 第12题:

    填空题
    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氨基酸总量,取等量的两份样品,分别在两份样品中加入()和()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分别呈()和()颜色。

    正确答案: 中性红,百里酚酞,琥珀色,淡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甲醛常作为尿液的防腐剂,一般每升尿中加入

    A.10%甲醛溶液5~10ml
    B.20%甲醛溶液10~15ml
    C.30%甲醛溶液5~10ml
    D.40%甲醛溶液5~10ml
    E.50%甲醛溶液5~10ml

    答案:D
    解析:
    甲醛是一种还原性物质,甲醛用量过大时,可与尿素产生沉淀,干扰显微镜检查,所以甲醛的浓度和加入量要适宜。

  • 第14题:

    甲醛法测定硫酸铵中氮含量,其25%的甲醛溶液需()。

    • A、中和
    • B、氧化
    • C、还原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含量时,加入甲醛的目的是使甲醛与氨基反应,从而使滴定终点由pH12下降到pH9,落在百里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之内。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氨基酸态氮的甲醛滴定法是利用氨基酸是酸性化合物的性质。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甲醛法测定果蔬汁饮料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在试验中可以加入()mL中性甲醛溶液

    • A、5
    • B、8
    • C、10
    • D、20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当用标准碱溶液滴定氨基酸时(酚酞为指示剂),常在氨基酸中加入()。

    • A、乙醇
    • B、甲醛
    • C、甲醇
    • D、丙酮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甲醛法测定果蔬汁饮料中氨基酸态氮含量,需要的甲醛溶液的pH值为()。

    • A、7.0
    • B、7.5
    • C、8.1
    • D、8.5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个反应通常用来定量测定氨基酸中氨基的含量?()
    A

    氨基酸和酸或碱的反应;

    B

    氨基酸和甲醛的反应;

    C

    氨基酸和亚硝酸的反应;

    D

    氨基酸和茚三酮的反应。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的原理和误差来源。

    正确答案: (1)原理:氨基酸具有酸性的羧基和碱性的氨基,它们相互作用而使氨基酸成为中性的内盐。当加入甲醛溶液时,氨基与甲醛结合,从而使其碱性消失。这样就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COOH,并用间接法测定氨基酸的总量。
    (2)误差来源:
    ①脯氨酸与甲醛作用时产生不稳定的化合物,使结果偏低
    ②酪氨酸含有酚酸基,滴定时会消耗一些碱而致使结果偏高
    ③溶液中若有铵存在也可与甲醇反应,使结果偏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态氮的原理与特点。

    正确答案: 双指示剂滴定法原理:氨基酸含有酸性的羧基,也含有碱性的氨基,它们相互作用使氨基酸成为中性内盐,不能直接用碱液滴定羧基,当加入甲醛时,氨基与甲醛结合,其碱性消失,是羧基显示出酸性,可用氢氧化钠标液滴定。特点:简单易行、快速方便,由于其适用于测定食品中的游离氨基酸,滴定的结果仅表示a-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故精确度仅达氨基酸理论含量的9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甲醛常作为尿液的防腐剂,一般每升尿中加入()
    A

    10%甲醛溶液5~10ml

    B

    20%甲醛溶液10~15ml

    C

    30%甲醛溶液5~10ml

    D

    40%甲醛溶液5~10ml

    E

    50%甲醛溶液5~10ml


    正确答案: E
    解析: 甲醛是一种还原性物质,甲醛用量过大时,可与尿素产生沉淀,干扰显微镜检查,所以甲醛的浓度和加入量要适宜。

  • 第24题:

    单选题
    由于氨基酸分子中的()可以用甲醛掩蔽,所以氨基酸态氮的测定可以用滴定法
    A

    氨基

    B

    羧基

    C

    酯基

    D

    羰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