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关于柱钢筋绑扎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3题:
构造柱施工工艺流程为:砌砖墙→绑扎钢筋→支模板→浇捣混凝土。
第4题: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采用下列()项施工顺序才能更好的保证墙体的整体性。
第5题:
下列关于柱钢筋和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的规定中正确的是()。
第6题:
下列各项中,关于钢筋安装的基本规定正确的说法是()。
第7题:
应在模板安装后进行的是()。
第8题:
砌砖墙、绑扎构造柱钢筋、支撑板、再浇注混凝土构造柱
绑扎构造柱钢筋、砌砖墙、支撑板、再浇注混凝土构造柱
绑扎构造柱钢筋、支撑板、浇注混凝土构造柱、再砌砖墙
砌砖墙、支撑板、绑扎构造柱钢筋、再浇注混凝土构造柱
第9题:
柱钢筋绑扎中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板钢筋绑扎中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一直在下侧
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理垫层、画线→摆放下层钢筋,并固定绑扎→摆放钢筋撑脚(双层钢筋时)→安装管线→绑扎上层钢筋
对双向受力板,应先铺设平行于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后铺设平行于长边方向的受力钢筋
板上部的负筋、主筋与分布钢筋的交叉点应相隔交错扎牢,并垫上保护层垫块
第10题:
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柱模板安装前进行
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
每层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宜小于400mm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
第11题:
钢筋放样→钢筋制作→钢筋半成品运输→基础垫层→弹钢筋定位线→钢筋绑扎→钢筋验收、隐蔽
钢筋制作→钢筋放样→钢筋半成品运输→基础垫层→弹钢筋定位线→钢筋绑扎→钢筋验收、隐蔽
钢筋放样→钢筋半成品运输→钢筋制作→基础垫层→弹钢筋定位线→钢筋绑扎→钢筋验收、隐蔽
钢筋半成品运输→钢筋放样→钢筋制作→基础垫层→弹钢筋定位线→钢筋绑扎→钢筋验收、隐蔽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关于钢筋工程施工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14题:
应在模板安装后再进行的是()
第15题:
构造柱的施工工艺流程为()
第16题:
下列关于柱钢筋和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的规定中,正确的是()。
第17题:
柱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调整插筋位置,套入箍筋→立柱子四个角的主筋→立柱内其余主筋→绑扎钢筋接头→将主骨架钢筋绑扎成形。
第18题:
应在模板安装后再进行的工序是()。
第19题:
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抗震多层砖房,施工顺序正确的是()。
第20题:
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在接头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墙、柱、梁钢筋骨架中各垂直面钢筋网交叉点应全部扎牢;板上部钢筋网的交叉点应全部扎牢,底部钢筋网除边缘部分外可间隔交错扎牢
梁、柱的箍筋弯钩及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点应沿纵向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构件同一表面,焊接封闭箍筋的对焊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
填充墙构造柱纵向钢筋宜与框架梁钢筋共同绑扎
梁及柱中箍筋、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及暗柱箍筋、板中钢筋距构件边缘的距离宜为50mm
第21题:
柱钢筋绑扎中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板钢筋绑扎中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一直在下侧
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理垫层、划线→摆放下层钢筋,并固定绑扎→摆放钢筋撑脚(双层钢筋时)→安装管线→绑扎上层钢筋
对于双向受力板,应先铺设平行于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后铺设平行于长边方向的受力钢筋
板上部的负筋、主筋与分布钢筋的交叉点应相隔交错扎牢,并垫上保护层垫块
第22题:
绑扎钢筋——支模板——砌砖墙——浇捣混凝土
绑扎钢筋——砌砖墙——支模板——浇捣混凝土
支模板——绑扎钢筋——砌砖墙——浇捣混凝土
砌砖墙——支模板——绑扎钢筋——浇捣混凝土
第23题:
楼板钢筋安装绑扎
柱钢筋现场绑扎安装
柱钢筋预制安装
梁钢筋绑扎
第24题:
砌砖墙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绑扎钢筋砌砖墙浇筑混凝土
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砌砖墙
砌砖墙浇筑混凝土绑扎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