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制和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第1题:
流行性感冒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如何?
流行性感冒的发病机制:流感病毒被吸入呼吸道后,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破坏神经氨酸,使粘蛋白水解,糖蛋白受体暴露,血凝素与受体结合,吸附于纤毛上皮细胞上,继而穿入细胞内,病毒核蛋白与上皮细胞核蛋白结合,在核内组成RNA,复制的子代病毒通过神经氨酸酶的作用以出芽形式排出上皮细胞,由此扩散感染,使纤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脱落。
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潜伏期1~3天。常有明显的流行。急性起病,出现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症状,但鼻咽部症状较轻。少数患者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略
第2题:
简述各种类型中暑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第3题:
试述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制?
第4题:
什么是带下过多?主要发病机制是什么?
第5题:
从发病机制来探讨BH缺乏型苯丙酮尿症,为什么单纯饮食治疗效果不好?
第6题:
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和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通常将中暑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4题:
营养不良发病的原因是什么?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第15题:
震颤麻痹的主要发病机制和治疗依据是什么?
第16题:
青春期功血的特点及主要发病机制是什么?
第17题:
胸腔积液常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
第18题:
缺血性中风发病昼夜分布有何差异?其主要机制是什么?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