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药纸片搭桥法联合药敏试验,细菌对甲、乙两药均敏感,两药抑菌环交界呈锐角,两药联合对被检菌产生的作用是()
第1题:
抑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A、减少单药的用药剂量,减少毒副反应
B、增强疗效,减少耐药菌的出现
C、扩大抗菌范围
D、发挥抗菌药的协同作用
E、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第2题: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繁殖期杀菌药与静止期杀菌药联合应用可增强作用
B.繁殖期杀菌药与速效抑菌药联合应用可出现疗效拮抗作用
C.青霉素与磺胺药合用治疗流行性脑膜炎,疗效增强
D.药物联合往往是各起作用互不影响
E.静止期杀菌药与速效抑菌药合用,疗效增强或相加
第3题:
两药合用的效应大于两药作用之和
A、增强作用
B、协同作用
C、相加作用
D、拮抗作用
E、增敏作用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准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判定标准是以抑菌圈直径来表示该药对特定细菌的敏感程度,这一敏感度的划分首先经过大量临床分离菌的抑菌环直径与MIC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测定药物常用剂量给药时在体内能达到的血药浓度而得出。
第7题:
单药纸片搭桥法联合药敏试验,甲药不敏感,乙药敏感,乙药抑菌环向甲药扩大,两药联合对被检菌产生()
第8题:
繁殖期杀菌药与静止期杀菌药联合应用可获得()作用,繁殖期杀菌药与速效抑菌药联合应用可获得()作用,静止期杀菌药与速效抑菌药联合应用可获得()作用。
第9题:
第10题:
协同作用
无关作用
累加作用
拮抗作用
其他作用
第11题:
协同作用
无关作用
累加作用
拮抗作用
其他作用
第12题:
1-2mm
2-3mm
3-4mm
4-5mm
5-6mm
第13题:
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准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判定标准是以抑菌圈直径来表示该药对特定细菌的敏感程度,这一敏感度的划分首先经过大量临床分离菌的抑菌环直径与MIC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测定药物常用剂量给药时在体内能达到的血药浓度而得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一药可使组织或受体对另一药的敏感性增强
A、增强作用
B、协同作用
C、相加作用
D、拮抗作用
E、增敏作用
第15题:
Ⅰ类(快速杀菌剂)+IV类(慢效抑菌剂)抗菌药联合用药的可能效果是( )
A.协同作用
B.累加作用
C.拮抗作用
D.无关或累加
E.无关或拮抗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单药纸片搭桥法联合药敏试验,细菌对甲、乙两药均敏感,乙药使甲药的抑菌环呈扁圆形,两药联合对被检菌产生()
第19题:
单药纸片搭桥法联合药敏试验,细菌对甲、乙两药均敏感,两药抑菌环交界呈钝角,两药联合对被检菌产生()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协同作用
无关作用
累加作用
拮抗作用
其他作用
第22题:
1~2mm
2~3mm
3~4mm
4~5mm
5~6mm
第23题:
协同作用
无关作用
累加作用
拮抗作用
其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