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的病原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第1题:
A、伤寒杆菌的感染量
B、伤寒杆菌的毒力
C、人体的免疫力
D、性别
E、营养状况
第2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有关伤寒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白细胞数增高
B.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C.玫瑰疹
D.相对缓脉
E.肥达反应阳性
第4题:
第5题:
关于败血症的病原学检查,下列哪项错误()
第6题:
关于伤寒杆菌的病原学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第7题:
关于伤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第8题:
伤寒--肥达反应
风湿热--抗0试验(ASO试验)
斑疹伤寒--外斐反应
支原体肺炎--冷凝集试验
结核--结核菌素试验
第9题:
属沙门菌属
革兰染色阴性
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
Vi抗原抗原性强,并产生Vi抗体
有荚膜
第10题:
属沙门菌属的A群
革兰染色阴性,有荚膜
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
Vi抗原抗原性强,Vi抗体滴度高,持续时间长
目前在我国耐氯霉素的伤寒菌株不多
第11题:
人对伤寒普遍易感,病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
伤寒与副伤寒之间有交叉免疫
病后免疫力与“O”、“H”、“Vi”抗体的水平密切相关
细胞免疫是伤寒免疫的重要因素
Vi抗体效价平稳下降,提示带菌状态的消除
第12题:
血清学监测
病原学监测
肿瘤学监测
发病学监测
干预措施的监测
第13题:
A、人对伤寒普遍易感,病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
B、伤寒与副伤寒之间有交叉免疫
C、病后免疫力与“O”、“H”、“Vi”抗体的水平密切相关
D、细胞免疫是伤寒免疫的重要因素
E、Vi抗体效价平稳下降,提示带菌状态的消除
第14题:
A、潜伏期较伤寒短
B、明显胃肠炎症状
C、热程较伤寒长
D、毒血症状较伤寒轻
E、肠出血,肠穿孔少见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诊断下列疾病,采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下列哪项错误()
第18题:
对于骨、关节炎的病原体确定,下列哪项操作可能会误导临床用药()
第19题:
伤寒的病原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第20题:
伤寒——肥达反应
风湿热——抗链O试验(ASO试验)
斑疹伤寒——外斐反应
支原体肺炎——冷凝集试验
结核——结核菌素试验
第21题:
两者形态及染色特征相似
呈球杆状
革兰染色呈阳性
姬姆萨染色呈紫色
对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均很敏感
第22题:
属沙门菌属的A群
革兰染色阴性,有荚膜
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
Vi抗原抗原性强,产生Vi抗体滴度高,持续时间长
目前在我国耐氯霉素的伤寒菌株不多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