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术注意事项。

题目

吸氧术注意事项。


相似考题
更多“吸氧术注意事项。”相关问题
  • 第1题: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中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1、在手术中探查结石位置时避免用力挤压,造成结石滑走,一旦滑走,应在术中拍摄肾、输尿管和膀胱平片,以确定结石的隐蔽部位。2、输尿管取石部位应纵行切开、横行缝合,以避免术后发生输尿管切口的瘢痕狭窄、肾积水形成。3、输尿管缝合后,无论留置或未留置支撑导尿管,均需在附近放置相应引流管引流,以防局部漏尿。

  • 第2题:

    吸氧术的概念


    答案:
    解析:
    吸氧术是供给患者氧气,通过给氧,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纠正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它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 第3题:

    简述吸氧术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正确放置氧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氧气桶内的氧气是以150个大气压(1atm=101kPA.灌入的,桶内压力很高,因此在搬运时避免倾倒撞击,防止爆炸。氧气助燃,氧气桶应放于阴凉处,在桶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炉5m,距暖器1m,以防引起燃烧。氧气表和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可用带油的手拧螺旋,以免引起燃烧的危险。
    2.及时观察患者在用氧过程中,要经常观察缺氧状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视病情调节氧流量。鼻腔分泌物多者应经常清除,防止导管阻塞,而失去用氧的作用。
    3.检查及更换导管经常检查氧气是否通畅,如用鼻导管持续用氧者,每日更换导管一到两次,并由另一鼻孔插入,以减少对鼻黏膜的刺激。
    4.医德与医风:爱护病人,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密切观察病人全身情况,及时与专科医生联系。
    5.形象与仪表:穿白大衣,戴帽子、口罩,穿戴整齐干净。

  • 第4题:

    吸氧、吸痰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吸氧的注意事项:⑴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热、防油,要求距明火5米以上,距暖气1米以上。⑵使用氧气时,应注意调节流量的方法,以免损伤肺组织。⑶在用氧过程中可根据病人脉搏、血压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湿度、呼吸方式等有无改善来衡量氧疗效果。⑷持续鼻导管用氧者,每日更换鼻导管2次以上,双侧鼻孔交替插管,并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⑸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氧气表显示5kg/cm2压力时,应停止使用,更换氧气筒,以防充气时灰尘、杂质进入氧气筒内。⑹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标志。
    吸痰的注意事项: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治疗盘内吸痰用物应每天更换1-2次,吸痰导管每次更换。⑵使用呼吸机或缺氧严重病人,吸痰前可加大氧流量,再行吸痰操作。⑶插管前先吸少量清水,检查导管是否通畅。⑷吸痰负压宜<40kPa。⑸痰液黏稠时应先稀释痰液,或变换体位、拍背等振动气管,使痰液松动易于吸出,退出吸痰管须吸少量清水,冲洗内腔防止阻塞。吸引瓶须及时倾倒。

  • 第5题:

    吸氧术


    正确答案: (一)准备工作
    1.用物:氧气装置1套(氧气筒、板钳、氧气表、湿化瓶)、鼻导管、棉签、胶布、氧气面罩、漏斗、治疗碗(内盛冷开水)等。
    2.检查:氧气筒上是否标有"有氧"或"空"标志。
    3.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
    (二)操作方法
    1.装表
    (1)打开总开关清洁气门,迅速关好总开关。
    (2)接氧气表并用板手旋紧。
    (3)橡胶管连接氧气表及湿化瓶。
    (4)检查给氧装置:①关流量表小开关;②开总开关;③开流量表小开关;④用水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⑤关流量表小开关。
    2.给氧
    (1)鼻导管法:①携用物至病床处,查对并向病人解释;②用湿棉签清洁鼻腔;③将鼻导管湿润后,自鼻孔轻轻插入鼻咽部,长度约为鼻翼至耳垂的长度;④将鼻导管用胶布固定于鼻翼及面颊部;⑤按需调节流量连接鼻导管。
    (2)口罩法:①同鼻导管法;②以漏斗代替鼻导管,连接橡胶管,调节好流量,将漏斗置于病人口鼻处,距离皮肤约为3cm,用绷带适当固定。
    (3)面罩法:①携用物至病人床边,向病人及家属解释,以取得配合;②检查各部功能是否良好;③放置面罩,使之与病人面部密合,以松紧带固定;④调节流量,将氧气接于氧气进孔上。
    (4)鼻塞法:①同鼻导管法;②擦净鼻腔,将鼻塞塞入鼻孔内,鼻塞大小以恰能塞住鼻孔为宜;③调节好流量,连接鼻塞。
    3.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
    4.停氧
    (1)拔去鼻导管(鼻塞)或撤去口罩、面罩,擦净口鼻部。
    (2)关流量表小开关一关氧气表总开关一开流量表小开关放出余气一关好。
    (3)记录停氧时间。
    (4)整理床单位及用物,洗手。
    (三)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实做好防火、防油、防震、防热。
    2.治疗过程中,保持导管和呼吸道通畅,经常观察患者缺氧情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
    3.用氧时防止损伤肺组织,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调节流量时,应先分离导管或移动面罩后进行。停用时先拔管再关氧气开关。
    4.持续用氧者,应每8~12h更换一次鼻导管,并更换鼻孔插入。
    5.氧气筒内氧气切勿用尽,至少保留5kg/cm,以防再充气时引起爆炸。
    6.氧气筒要有标志,注明"满"或"空"字,以便使用时鉴别。
    (四)质量要求
    1.操作熟练,动作迅速。
    2.符合操作规程,认真检查。
    3.根据病情调节氧量。

  • 第6题:

    下列哪项不是ARDS病人吸氧的注意事项() 

    • A、低流量吸氧
    • B、高浓度(>50%)吸氧
    • C、保护性机械通
    • D、应用呼气末正压
    • E、注意呼气末正压中断症状

    正确答案:A

  • 第7题:

    问答题
    吸氧、吸痰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吸氧的注意事项:⑴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热、防油,要求距明火5米以上,距暖气1米以上。⑵使用氧气时,应注意调节流量的方法,以免损伤肺组织。⑶在用氧过程中可根据病人脉搏、血压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湿度、呼吸方式等有无改善来衡量氧疗效果。⑷持续鼻导管用氧者,每日更换鼻导管2次以上,双侧鼻孔交替插管,并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⑸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氧气表显示5kg/cm2压力时,应停止使用,更换氧气筒,以防充气时灰尘、杂质进入氧气筒内。⑹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标志。
    吸痰的注意事项: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治疗盘内吸痰用物应每天更换1-2次,吸痰导管每次更换。⑵使用呼吸机或缺氧严重病人,吸痰前可加大氧流量,再行吸痰操作。⑶插管前先吸少量清水,检查导管是否通畅。⑷吸痰负压宜<40kPa。⑸痰液黏稠时应先稀释痰液,或变换体位、拍背等振动气管,使痰液松动易于吸出,退出吸痰管须吸少量清水,冲洗内腔防止阻塞。吸引瓶须及时倾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ARDS病人吸氧的注意事项()
    A

    低流量吸氧

    B

    高浓度(>50%)吸氧

    C

    保护性机械通

    D

    应用呼气末正压

    E

    注意呼气末正压中断症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子宫切除术术中须注意事项有那几些?


    正确答案:必须注意勿损伤输尿管并尽可能减少失血,术者必须熟悉子宫的局部解剖关系。

  • 第10题:

    简述肺心病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期间的注意事项。


    答案:
    解析:
    (1)保持气道通畅。(2)维持吸入氧浓度的恒定,嘱患者不要自行调节流量)。(3)注意观察神志等的变化。(4)及时正确的采取血标本做血气分析。(5)室内严禁明火。

  • 第11题:

    下列哪项不是ARDS病人吸氧的注意事项()

    • A、低流量吸氧
    • B、保护性机械通气
    • C、应用呼气末正压
    • D、注意呼气末正压中断情况

    正确答案:A

  • 第12题:

    简述吸氧术.


    正确答案: (一)准备工作
    1.用物:氧气装置1套(氧气筒、板钳、氧气表、湿化瓶)、鼻导管、棉签、胶布、氧气面罩、漏斗、治疗碗(内盛冷开水)等。
    2.检查:氧气筒上是否标有"有氧"或"空"标志。
    3.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
    (二)操作方法
    1.装表
    (1)打开总开关清洁气门,迅速关好总开关。
    (2)接氧气表并用板手旋紧。
    (3)橡胶管连接氧气表及湿化瓶。
    (4)检查给氧装置:①关流量表小开关;②开总开关;③开流量表小开关;④用水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⑤关流量表小开关。
    2.给氧
    (1)鼻导管法:①携用物至病床处,查对并向病人解释;②用湿棉签清洁鼻腔;③将鼻导管湿润后,自鼻孔轻轻插入鼻咽部,长度约为鼻翼至耳垂的长度;④将鼻导管用胶布固定于鼻翼及面颊部;⑤按需调节流量连接鼻导管。
    (2)口罩法:①同鼻导管法;②以漏斗代替鼻导管,连接橡胶管,调节好流量,将漏斗置于病人口鼻处,距离皮肤约为3cm,用绷带适当固定。
    (3)面罩法:①携用物至病人床边,向病人及家属解释,以取得配合;②检查各部功能是否良好;③放置面罩,使之与病人面部密合,以松紧带固定;④调节流量,将氧气接于氧气进孔上。
    (4)鼻塞法:①同鼻导管法;②擦净鼻腔,将鼻塞塞入鼻孔内,鼻塞大小以恰能塞住鼻孔为宜;③调节好流量,连接鼻塞。
    3.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
    4.停氧
    (1)拔去鼻导管(鼻塞)或撤去口罩、面罩,擦净口鼻部。
    (2)关流量表小开关一关氧气表总开关一开流量表小开关放出余气一关好。
    (3)记录停氧时间。
    (4)整理床单位及用物,洗手。
    (三)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实做好防火、防油、防震、防热。
    2.治疗过程中,保持导管和呼吸道通畅,经常观察患者缺氧情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
    3.用氧时防止损伤肺组织,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调节流量时,应先分离导管或移动面罩后进行。停用时先拔管再关氧气开关。
    4.持续用氧者,应每8~12h更换一次鼻导管,并更换鼻孔插入。
    5.氧气筒内氧气切勿用尽,至少保留5kg/cm2,以防再充气时引起爆炸。
    6.氧气筒要有标志,注明"满"或"空"字,以便使用时鉴别。
    (四)质量要求
    1.操作熟练,动作迅速。
    2.符合操作规程,认真检查。
    3.根据病情调节氧量。

  • 第13题:

    吸氧术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在给氧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氧气装置有无漏气、导管有无阻塞等。持续给氧时,每8~12小时更换导管或鼻塞一次,并最好改从另一鼻孔插入,以减轻对鼻黏膜的刺激。
    2.为了能够起到充分湿化作用,水化瓶内的水必须保持在60℃左右的恒温,玻璃管应插入液面以下1/3~1/2。
    3.调节氧流量时,应先取出导管或移去面罩等,以防大流量氧气骤然冲击患者的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

  • 第14题:

    问答题
    简述吸氧术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正确放置氧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氧气桶内的氧气是以150个大气压(1atm=101kPA.灌入的,桶内压力很高,因此在搬运时避免倾倒撞击,防止爆炸。氧气助燃,氧气桶应放于阴凉处,在桶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炉5m,距暖器1m,以防引起燃烧。氧气表和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可用带油的手拧螺旋,以免引起燃烧的危险。
    2.及时观察患者在用氧过程中,要经常观察缺氧状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视病情调节氧流量。鼻腔分泌物多者应经常清除,防止导管阻塞,而失去用氧的作用。
    3.检查及更换导管经常检查氧气是否通畅,如用鼻导管持续用氧者,每日更换导管一到两次,并由另一鼻孔插入,以减少对鼻黏膜的刺激。
    4.医德与医风:爱护病人,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密切观察病人全身情况,及时与专科医生联系。
    5.形象与仪表:穿白大衣,戴帽子、口罩,穿戴整齐干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吸氧术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在给氧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氧气装置有无漏气、导管有无阻塞等。持续给氧时,每8~12小时更换导管或鼻塞一次,并最好改从另一鼻孔插入,以减轻对鼻黏膜的刺激。2.为了能够起到充分湿化作用,水化瓶内的水必须保持在60℃左右的恒温,玻璃管应插入液面以下1/3~1/2。3.调节氧流量时,应先取出导管或移去面罩等,以防大流量氧气骤然冲击患者的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