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月儿童艾滋病确诊依据是()
第1题:
A.1、3、6、9、12、18月
B.3、6、9、12、18、24月
C.1、2、6、9、12、18月
D.2、4、6、8、12、18月
E.1、2、3、6、12、18月
第2题:
A.周围血象淋巴细胞减少
B.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病毒分离阳性
C.咽拭子涂片检查
D.血培养阳性
第3题:
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2~10年,一旦出现临床型艾滋病多数死亡在
A、6个月内
B、12个月内
C、15个月内
D、18个月内
E、24个月内
第4题:
6个月男孩,反复腹泻3个月,伴消瘦、贫血,生长发育明显滞后。父亲2个月前不明原因死亡。母亲HIV抗体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腹泻
B、艾滋病
C、白血病
D、结核病
E、细菌性痢疾
确诊依据是A、确认父亲是否死于艾滋病
B、询问是否有输血史
C、体检发现全身淋巴结肿大
D、2次不同时间的样本HIVRNA阳性
E、HIV抗体阳性
第5题:
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个案报告卡填报对象为( )
A.所有婚前保健人群及孕产妇人群
B.艾滋病感染的婚检对象
C.艾滋病感染孕产妇
D.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18月龄内的儿童
E.育龄妇女
第6题:
儿童具有辨音水平一般在下列哪个时期()。
第7题:
6个月男孩,反复腹泻3个月,伴消瘦、贫血,生长发育明显滞后。父亲2个月前不明原因死亡。母亲HIV抗体阳性。确诊依据是()
第8题: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对象是()
第9题:
确诊感染艾滋病毒的主要依据是()
第10题:
HIV感染母亲所生的婴儿
输入未经抗体检测的血液
不明原因的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
2次不同时间的样本HIVRNA阳性
HIV抗体阳性
第11题:
确认母亲已经感染HIV
慢性腹泻、持续性或间歇性发热1个月以上
口腔念珠菌感染
有进行性痴呆症
持续咳嗽1个月以上
第12题:
中国儿童能发出四声变换是在出生后的()。
A、9个月
B、12个月
C、15个月
D、18个月
第13题:
A.18个月及更大的儿童在目击他人痛苦时,约1/3的儿童会表现出同情心
B.12-18个月之间,儿童开始逐渐对别人的痛苦表现出关注
C.18-24个月的儿童已经能表现出与父母类似的同情行为
D.3-6岁儿童同情的对象仅局限于父母、教师及同伴
答案:C
解析:因为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同情心的发育包括对他人的情感反应和认知反应。前者一般在儿童6岁之前发育成熟,后者影响着较大儿童理解他人观点和情感的深浅程度。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同情现象出现得比较早,并随着年龄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
1-2岁(13-24月)间,儿童逐渐产生了真正的同情心,他们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能把自己从周围的世界中区分出来,他们开始学习理解他人的情感,体会他人所处的情境,并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去安慰他人,但由于认知能力有限,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因而易导致同情心混乱。
第14题: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是在( )。
A.9~12个月
B.12~15个月
C.15~18个月
D.18~24个月
第15题:
艾滋病抗体检测的窗口期是( )
A.1年
B.半年
C.1个月
D.3个月
E.18个月
第16题:
艾滋病病人是指()
第17题:
儿童艾滋病的症状及诊断依据包括()
第18题:
<18个月儿童艾滋病确诊依据是()
第19题:
儿童语言发育中走得好的年龄是()
第20题:
出现艾滋病的典型症状
发生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尿液中检测出相应抗体
血液检测HIV抗体阳性
第21题:
0-6岁儿童
0-36个月儿童
3-6岁儿童
0-18个月儿童
0-24个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