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26岁,产后1周,右乳胀痛伴发热,查体:体温38.6℃,右乳外侧皮温高,红肿,有明显触痛包块,约4cm×5cm大小,中心波动感(+)最恰当的治疗方法是()A、乳癌根治术B、手术清除坏死液化脂肪组织C、立即切开引流排脓D、大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对症治疗E、疏通乳管

题目

女性,26岁,产后1周,右乳胀痛伴发热,查体:体温38.6℃,右乳外侧皮温高,红肿,有明显触痛包块,约4cm×5cm大小,中心波动感(+)最恰当的治疗方法是()

  • A、乳癌根治术
  • B、手术清除坏死液化脂肪组织
  • C、立即切开引流排脓
  • D、大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对症治疗
  • E、疏通乳管

相似考题
更多“女性,26岁,产后1周,右乳胀痛伴发热,查体:体温38.6℃,右”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性,28岁。产后第26天,主诉畏寒发热伴右乳疼痛3天,查右乳局部皮肤红肿痛,局部皮肤表面有脱屑,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右乳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B.右乳结核性炎

    C.右乳炎性癌

    D.右乳囊性增生囊内出血

    E.右乳纤维腺瘤伴腺瘤内出血


    正确答案:A

  • 第2题:

    女,26岁,产后第3周出现有乳胀痛,皮肤红肿,伴发热,体温38℃,体查时无波动感。此时最好的治疗是 ( )


    正确答案:C

  • 第3题:

    患者产后一个月出现右乳肿胀疼痛,伴全身恶寒发热,查体:体温38.7℃,右乳房明显肿大,皮色微红,无波动感。应诊断为。

    A.乳痈

    B.乳核

    C.乳痨

    D.乳癣

    E.乳岩


    正确答案:A

  • 第4题:

    急性乳腺炎案例: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2岁,初次妊娠,产后4周,右侧乳房胀痛,伴发热。
    查体:T 39.5℃,急性面容,右乳外上红肿,皮温高,压痛,有浮动感。
    辅助检查:WBC 16×10/L,中性粒细胞分类88%,B超示:右乳外上象限液性暗区。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 本例初步印象:急性乳房炎,脓肿形成。其诊断依据是,
    (1)初次妊娠,产后。
    (2)发热、寒战、乳房肿痛。
    (3)查体 乳房表现为红、肿、热、痛典型的炎症表现。
    (4)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明显升高。
    (5)B超提示 右乳外上象限液性暗区。
    2.治疗原则
    (1)停止哺乳,将乳房以胸罩托起。
    (2)局部湿热敷。
    (3)抗生素治疗,可应用青霉素(80~100)万U+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8小时重复。
    (4)脓肿形成及时切开引流,注意选择合适的引流部位,避免损伤乳管致乳瘘形成。

  • 第5题:

    初产妇25岁,产后15天,右乳胀痛伴发热、寒战。查体:T39℃,右乳出现肿块4cm×4cm,有压痛感。

    最佳的治疗方法为( )
    A.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
    B.终止哺乳
    C.切开引流,及时排脓
    D.局部热敷
    E.中医中药治疗

    答案:C
    解析: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见于产后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往往发生在产后3-4周。表现为患侧乳房胀痛,局部红肿、发热,有压痛性肿块。处理原则:控制感染,排空乳汁。脓肿形成前主要是抗生素治疗为主,脓肿形成后则需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

  • 第6题:

    女性,26岁,产后1周,右乳胀痛伴发热,查体:体温38.6℃,右乳外侧皮温高,红肿,有明显触痛包块,约4cm×5cm大小,中心波动感(+)

    最恰当的治疗方法是
    A.疏通乳管
    B.大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对症治疗
    C.乳癌根治术
    D.立即切开引流排脓
    E.手术清除坏死液化脂肪组织

    答案:D
    解析:

  • 第7题:

    一女性病人,25岁,产后21天,右乳胀痛,皮肤焮红,灼热,体温39℃,中医内治法宜选用()。

    • A、解表
    • B、辛温解表
    • C、清热开窍
    • D、温经通阳
    •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患者。28岁,女性,产后第26天,主诉畏寒发热伴右乳疼痛3天,查右乳局部皮肤红、肿、痛,局部皮肤表面有脱屑,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问:患者患了何病()

    • A、右乳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 B、右乳结核性炎
    • C、右乳炎性癌
    • D、右乳囊性增生囊内出血
    • E、右乳纤维腺瘤伴腺瘤内出血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女性,26岁,产后1周,右乳胀痛伴发热,查体:体温38.6℃,右乳外侧皮温高,红肿,有明显触痛包块,约4cm×5cm大小,中心波动感(+)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炎性乳癌
    • B、脂肪坏死液化
    • C、乳腺囊性增生症
    • D、急性乳腺炎
    • E、积乳症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女性30岁,产后近1个月,哺乳,主诉发热3天,右乳疼痛不适。查:右乳外上方红肿、痛、压痛明显,压之有波动感。问:该病人的诊断是()
    A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B

    右炎性乳癌

    C

    右乳癌

    D

    左乳腺肉瘤

    E

    右乳囊性增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一女性病人,25岁,产后21天,右乳胀痛,皮肤焮红,灼热,体温39℃,中医内治法宜选用(  )。
    A

    解表

    B

    辛温解表

    C

    清热开窍

    D

    温经通阳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26岁。产后20天,出现右乳胀痛,伴畏寒、发热,检查见右乳红肿明显,可扪及一肿块,有压痛。医生诊断为急性乳腺炎。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不宜使用的是()
    A

    四环素

    B

    苯唑西林钠

    C

    头孢菌素

    D

    青霉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 因抗菌素可被分泌至乳汁,患者属于产后哺乳期,应避免使用对婴儿有不良影响的抗菌素:如四环素、氨基糖苷类、磺胺药、甲硝唑等。

  • 第13题:

    患者,女性,27岁。产后26天。出现右乳胀痛,伴畏寒、发热,检查见右乳红肿明显,可扪及一压痛性肿块。临床诊断:“急性乳腺炎”。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中,不宜使用的是()

    A.四环素

    B.苯唑西林钠

    C.头孢菌素

    D.青霉素

    E.红霉素


    参考答案:A

  • 第14题:

    根据下列题干,回答 121~120 题:

    女性,25岁,产后20天,左乳胀痛伴发热。查体:体温39.0℃,左乳外上象限皮温高,红肿,有一痛性肿块,直径约4cm,有波动感。

    第 121 题 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病史:女性,35岁,产后哺乳期,右乳红肿7天,逐渐扩散至全乳,无发热,在外行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来院就诊。查体:T36.8℃,右乳皮肤红肿,边界不清,质硬,无波动感,无触痛,未触及明显肿物,右腋下触及直径1cm肿大淋巴结,活动度可,无触痛。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
    (1)诊断 炎性乳癌。
    (2)诊断依据
    ①局部皮肤呈炎症样改变。起初局限,继而扩展至全乳。
    ②皮肤红肿,增厚粗糙,边界不清,乳腺发硬。
    ③抗生素治疗无效。
    2.鉴别诊断
    ①急性乳腺炎。
    ②浆细胞性乳腺炎。
    3.进一步检查
    ①乳腺钼靶摄片。
    ②乳腺B超。
    ③细胞学检查或病理组织学检查。
    4.治疗原则 不宜行手术治疗,采用放化疗。

  • 第16题:

    初产妇25岁,产后15天,右乳胀痛伴发热、寒战。查体:T39℃,右乳出现肿块4cm×4cm,有压痛感。

    术后护理不正确的是( )
    A.应定时更换敷料
    B.高热者应给予物理降温
    C.定时用吸乳器吸空乳汁
    D.密切观察病情
    E.为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应穿稍紧的胸罩

    答案:E
    解析:
    急性乳腺炎的主要症状为患侧乳房红、肿、发热,伴压痛感。当脓肿出现时最佳的处理就是及时排脓,以利于炎症早日消散。胸罩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即不利于炎症的消散。

  • 第17题:

    女性,25岁,产后20天,左乳胀痛伴发热。查体:体温39.0°C,左乳外上象限皮温高,红肿,有一痛性肿块,直径约4cm,有波动感。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炎性乳癌
    B.乳房脂肪液化
    C.急性乳腺炎
    D.乳房脓肿

    答案:D
    解析:

  • 第18题:

    女性30岁,产后近1个月,哺乳,主诉发热3天,右乳疼痛不适。查:右乳外上方红肿、痛、压痛明显,压之有波动感。问:该病人的诊断是()

    • A、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 B、右炎性乳癌
    • C、右乳癌
    • D、左乳腺肉瘤
    • E、右乳囊性增生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1女性,30岁,初次妊娠,产后4周,右侧乳房胀痛,伴发热。查体:T39.5℃,急性面容,右乳外上象限红肿,皮温高,压痛,有浮动感。辅助检查:WBC1.6×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88%,B超示:右乳外上象限液性暗区。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初步诊断
    1.急性乳腺炎
    2.脓肿形成
    (二)诊断依据
    1.急性乳腺炎初次妊娠,产后。发热、寒战、乳房肿痛。乳房表现为红、肿、热、痛典型的炎症表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明显升高。
    2.脓肿形成B超提示右乳外上象限液性暗区。
    二、鉴别诊断
    1.乳汁淤积
    2.乳腺结核
    3.炎性乳癌
    三、进一步检查诊断性穿刺细菌培养+药敏实验。
    四、治疗原则
    1.停止哺乳,将乳房以胸罩托起。
    2.局部湿热敷。
    3.抗生素治疗。
    4.脓肿形成及时切开引流,注意选择合适的引流部位,避免损伤乳管致乳瘘形成。

  • 第20题:

    女性,26岁,产后1周,右乳胀痛伴发热,查体:体温38.6℃,右乳外侧皮温高,红肿,有明显触痛包块,约4cm×5cm大小,中心波动感(+)为明确诊断,首先应进行的检查是()

    • A、钼靶X线
    • B、红外线扫描
    • C、B超
    • D、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
    • E、热图像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女性,34岁。右乳房红肿胀痛5天,伴发热38.8℃。体检见右乳外下象限5cm×4cm肿块,表面红肿,皮肤水肿。最常用的治疗药物是().

    • A、链霉素
    • B、青霉素
    • C、甲硝唑
    • D、红霉素
    • E、氯霉素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28岁,女性,产后第26天,主诉畏寒发热伴右乳疼痛3天,查右乳局部皮肤红、肿、痛,局部皮肤表面有脱屑,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问:该疾病多见于()
    A

    初产妇

    B

    经产妇

    C

    青少年女性

    D

    幼儿

    E

    老年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女性,26岁,产后1周,右乳胀痛伴发热,查体:体温38.6℃,右乳外侧皮温高,红肿,有明显触痛包块,约4cm×5cm大小,中心波动感(+)最恰当的治疗方法是()
    A

    乳癌根治术

    B

    手术清除坏死液化脂肪组织

    C

    立即切开引流排脓

    D

    大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对症治疗

    E

    疏通乳管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1女性,30岁,初次妊娠,产后4周,右侧乳房胀痛,伴发热。查体:T39.5℃,急性面容,右乳外上象限红肿,皮温高,压痛,有浮动感。辅助检查:WBC1.6×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88%,B超示:右乳外上象限液性暗区。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一)初步诊断
    1.急性乳腺炎
    2.脓肿形成
    (二)诊断依据
    1.急性乳腺炎初次妊娠,产后。发热、寒战、乳房肿痛。乳房表现为红、肿、热、痛典型的炎症表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明显升高。
    2.脓肿形成B超提示右乳外上象限液性暗区。
    二、鉴别诊断
    1.乳汁淤积
    2.乳腺结核
    3.炎性乳癌
    三、进一步检查诊断性穿刺细菌培养+药敏实验。
    四、治疗原则
    1.停止哺乳,将乳房以胸罩托起。
    2.局部湿热敷。
    3.抗生素治疗。
    4.脓肿形成及时切开引流,注意选择合适的引流部位,避免损伤乳管致乳瘘形成。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