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恶性高热的诱发因素。”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恶性高热的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 (1)纯氧过度通气,排出二氧化碳;
    (2)积极降温:包括体表降温,甚至体外循环降温等;
    (3)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4)补充液体和利尿;
    (5)应用较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
    (6)应用拮抗骨骼肌孪缩的药物:丹曲洛林;
    (7)其它支持疗法。

  • 第2题:

    简述恶性高热的含义、特点、诱发因素。


    正确答案:恶性高热是指由某些麻醉药诱发的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并发体温急剧升高及进行性循环衰竭的代谢亢进危象。国外发病率小儿约1:15000,成年人约1:50000;男性高于女性。其特点有:
    1.死亡率很高。
    2.并发症具有家族遗传性,半数病人家族史中有麻醉意外死亡或体温异常。
    3.病人及其亲属常有肌细胞遗传性生理缺陷,患有肌疾病。
    4.血浆肌酸磷酸激酶(CPK)含量增高。离体肌纤维对氟烷、琥 胆碱、氯化钾或咖啡因溶液反应异常。在麻醉药中易于诱发恶性高热最常见于氟烷和琥 胆碱。此外,甲氧氟烷、安氟醚、异氟醚、氧化亚氮、右旋筒箭毒碱、三碘季铵酚、哌替啶、酚噻嗪类(如氯丙嗪)、氯胺酮及酰胺类局麻药(如利多卡因、丁吡卡因)等均可诱发恶性高热。遗传因素和诱发因素相结合是发生恶性高热的重要原因。

  • 第3题:

    普鲁卡因不会诱发恶性高热。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恶性高热的含义、特点、诱发因素。

    正确答案: 恶性高热是指由某些麻醉药诱发的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并发体温急剧升高及进行性循环衰竭的代谢亢进危象。国外发病率小儿约1:15000,成年人约1:50000;男性高于女性。其特点有:
    1.死亡率很高。
    2.并发症具有家族遗传性,半数病人家族史中有麻醉意外死亡或体温异常。
    3.病人及其亲属常有肌细胞遗传性生理缺陷,患有肌疾病。
    4.血浆肌酸磷酸激酶(CPK)含量增高。离体肌纤维对氟烷、琥 胆碱、氯化钾或咖啡因溶液反应异常。在麻醉药中易于诱发恶性高热最常见于氟烷和琥 胆碱。此外,甲氧氟烷、安氟醚、异氟醚、氧化亚氮、右旋筒箭毒碱、三碘季铵酚、哌替啶、酚噻嗪类(如氯丙嗪)、氯胺酮及酰胺类局麻药(如利多卡因、丁吡卡因)等均可诱发恶性高热。遗传因素和诱发因素相结合是发生恶性高热的重要原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恶性高热的诱发因素。

    正确答案: 恶性高热是一种与麻醉有关的疾病。已明确的诱发药物包括:(1)去极化肌松药(如琥珀胆碱)。(2)强效吸入麻醉药(如氟烷、异氟烷、恩氟烷、地氟烷、七氟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有关恶性高热的描述,哪项错误( )
    A

    有家族遗传因素

    B

    为免疫缺陷性疾病

    C

    男性多于女性、小儿多见

    D

    有诱发因素激发

    E

    以体温上升速度快、幅度高为特点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恶性高热是一种亚临床肌肉病,即患者平时无异常表现,在全麻过程中接触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如氟烷、安氟醚、异氟醚等)和去极化肌松药(琥珀酰胆碱)后出现骨骼肌强直性收缩,产生大量能量,导致体温持续快速增高。不属于免疫缺陷病。其余均是恶性高热的特点

  • 第7题:

    有关恶性高热的描述,哪项错误( )

    • A、有家族遗传因素
    • B、为免疫缺陷性疾病
    • C、男性多于女性、小儿多见
    • D、有诱发因素激发
    • E、以体温上升速度快、幅度高为特点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有关恶性高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家族遗传因素
    • B、为免疫缺陷性疾病
    • C、男性多于女性,小儿多见
    • D、有诱发因素激发
    • E、以体温上升速度快、幅度高为特点

    正确答案:B

  • 第9题:

    简述恶性高热的诱发因素。


    正确答案:恶性高热是一种与麻醉有关的疾病。已明确的诱发药物包括:(1)去极化肌松药(如琥珀胆碱)。(2)强效吸入麻醉药(如氟烷、异氟烷、恩氟烷、地氟烷、七氟烷)。

  • 第10题:

    判断题
    普鲁卡因不会诱发恶性高热。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有关恶性高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有家族遗传因素

    B

    为免疫缺陷性疾病

    C

    男性多于女性,小儿多见

    D

    有诱发因素激发

    E

    以体温上升速度快、幅度高为特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