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释镜检与干化学试带法测定红细胞,白细胞不一致的结果?
第1题:
当干化学尿试带质量合格、尿液分析仪运转正常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及亚硝酸盐全为阴性时,免去对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显微镜检查
B.如果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及亚硝酸盐中有一项阳性结果,必须同时进行显微镜检查
C.对出现假阳性的标本,则可以通过镜检进一步排除
D.肾科患者尿液适合干化学检查
E.没有一台仪器的检测结果能完全替代显微镜
第2题:
试带法测定尿糖方法学比较,错误的是
A.干化学尿糖检测原理是基于葡萄糖氧化酶的酶促反应
B.特异性强
C.干化学法测定结果为阴性的标本,如用班氏法也定现阴性结果
D.干化学法较班氏法有更高的灵敏度
E.干化学法只与葡萄糖反应
第3题:
尿干化学试带法测定白细胞是检测
A.单核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中性粒细胞
第4题:
下列关于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查与显微镜检查,错误的是
A.白细胞分析仪法(+),镜检法(-)可能的解释为尿液在膀胱储存时间过长
B.白细胞分析仪法(-),镜检法(+):这种情形多发生在肾移植患者发生排异反应时,尿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C.红细胞分析仪法(+),镜检法(-):这种情形可由于尿液中红细胞常被破坏而释放出血红蛋白
D.红细胞分析仪法(-),镜检法(+):这种情形一般很少,但可发生在尿液中含有大量VitC
E.红细胞分析仪法(-),镜检法(+):可发生试带失效时
第5题:
第6题:
不是测定尿液酸碱度的方法是()
第7题:
干化学试带法用于快速筛检细菌感染的检测指标是()
第8题:
试比较加热乙酸法、磺基水杨酸、干化学试带法三种尿蛋白测定法。
第9题:
尿干化学试带法测定白细胞是检测()
第10题:
第11题:
肌红蛋白可致假阳性
尿液中的易热性酶可致假阳性
阳性程度与红细胞程度一致
不同批号试带可影响结果
维生素C可致假阴性
第12题:
PR0
GLU
BIL
NIT
URO
第13题:
红细胞:分析仪法(+),镜检法(-),出现这种化学法分析结果与镜检结果不相符的情形可能的解释
A、尿液中红细胞常被破坏而释放出血红蛋白
B、尿液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
C、尿液白细胞影响
D、尿胆红素影响
E、尿胆原影响
第14题:
试带法测定尿酮体,错误的是
A.采用硝基铁氰化钠法
B.本法对酮体的灵敏度乙酰乙酸最高
C.与β-羟丁酸不发生反应
D.测定时应使用新鲜尿液标本
E.干化学检测所得结果与实际总的酮体量一致
第15题:
尿干化学法白细胞分析为(-),镜检法白细胞(+),提示尿液中可能存在
A、上皮细胞
B、红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单核细胞
第16题:
试带法测定尿糖方法学比较,错误的是
A.干化学尿糖检;测原理是基于葡萄糖氧化酶的酶促反应
B.特异性强
C.干化学法测定结果为阴性的标本,如用班氏法也定现阴性结果
D.干化学法较班氏法有更高的灵敏度
E.干化学法只与葡萄糖反应
第17题:
关于干化学试带法红细胞检测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18题:
关于中华医学会提出尿干化学筛检标准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19题:
尿干化学法测定酮体结果应如何分析?
第20题:
如何分析尿干化学法NIT测定结果?
第21题:
如何解释镜检与干化学试带法测定红细胞,白细胞不一致的结果?
第22题:
尿液中红细胞常被破坏而释放出血红蛋白
尿液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
尿液白细胞影响
尿胆红素影响
尿胆原影响
第23题:
单核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