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某,女,24岁,病人13岁时脑外伤昏迷一小时抢救脱险,此后性格有极大变化,易激惹,敏感多疑,20岁结婚后总怀疑丈夫有外遇,凡爱人和女同志接触,即怀疑有不正当关系。因怀疑爱人同事杨某是爱人的情妇,嫉妒不已,让爱人打杨某,遭爱人拒绝,一日发现杨某10岁女儿独自一人,便将其打伤。躯体检查未见异常,其诊断应为()A、精神分裂症偏执型B、偏执性精神病C、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D、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E、人格障碍

题目

郭某,女,24岁,病人13岁时脑外伤昏迷一小时抢救脱险,此后性格有极大变化,易激惹,敏感多疑,20岁结婚后总怀疑丈夫有外遇,凡爱人和女同志接触,即怀疑有不正当关系。因怀疑爱人同事杨某是爱人的情妇,嫉妒不已,让爱人打杨某,遭爱人拒绝,一日发现杨某10岁女儿独自一人,便将其打伤。躯体检查未见异常,其诊断应为()

  • A、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 B、偏执性精神病
  • C、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 D、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
  • E、人格障碍

相似考题
更多“郭某,女,24岁,病人13岁时脑外伤昏迷一小时抢救脱险,此后性格”相关问题
  • 第1题:

    被告人郭某,女,1985年5月8日出生,某中学学生。2000年6月20日下午郭某由学校回家,其同学路某骑自行车在后驶来。郭某想和路某开个玩笑,就趁路某骑到自己身边时,将一根绳子扔进路某自行车后轮,结果由于车轮被缠绕,路某的自行车倒地,路某从自行车上摔下来,头部撞地,当即昏迷。郭某立即赶往就近医院求救,但因路某后脑受外部强力震动致脑颅损伤,抢救无效死亡。

    试问:对被告人郭某应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1)对郭某不应作犯罪处理。
    (2)因为,郭某是因过失行为而导致他人死亡,而其年龄只有15周岁。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所以,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郭某的过失行为不应按犯罪处理。


  • 第2题:

    患者,女,40岁,30分钟前遭遇车祸后昏迷。查体:压眶可见睁眼反应,刺痛肢体有回缩躲避反应,不能进行交谈,不能发声。按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该患者的评分为A、7分

    B、8分

    C、10分

    D、13分

    E、15分

    患者昏迷严重程度属于A、轻度脑外伤

    B、中度脑外伤

    C、重度脑外伤

    D、轻中度脑外伤

    E、中重度脑外伤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C

  • 第3题:

    某颅脑外伤病人,唤之可睁眼,问话能回答,但不正确,刺激肢体时可躲避,此时昏迷评分是( )。

    A.9分

    B.10分

    C.11分

    D.12分

    E.13分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颅脑损伤的病情观察。

  • 第4题:

    郭某涉嫌招摇撞骗罪。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郭某希望委托辩护人。下列哪一人员可以被委托担任郭某的辩护人?

    A:郭某的爷爷,美籍华人
    B:郭某的儿子,16岁
    C:郭某的朋友甲,曾为郭某招摇撞骗伪造国家机关证件
    D:郭某的朋友乙,司法行政部门负责人

    答案:D
    解析:
    【考点】辩护人的范围【详解】《刑事诉讼法》第32条规定:“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一)律师;(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刑事诉讼法解释》第3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应当充分保障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利。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辩护人辩护。下列人员不得担任辩护人:(一)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处于缓刑、假释考验期间的人;(二)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三)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五)人民陪审员;(六)与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七)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前款第四项至第七项规定的人员,如果是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由被告人委托担任辩护人的,可以准许。”郭某的爷爷是外国人,又不是郭某的近亲属或监护人,按照前述第7项之规定,不能担任郭某的辩护人,选项A不正确。郭某的儿子尚未成年,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按照前述第3项之规定,不能担任辩护人,选项B不正确。郭某的朋友甲与本案有牵连,与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选项C不正确。乙是郭某的朋友,也不属于前述不能担任辩护人的人员,选项D正确。

  • 第5题:

    李某,女,60岁,因脑血管意外昏迷入院,需鼻饲饮食,你在为病人插管时需特别注意什么?用哪些方法证实胃管在胃内?


    正确答案: (1)此病人为昏迷病人,意识丧失,吞咽和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不能配合,为了提高插管的成功率,插管前应先协助病人去枕,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15cm时,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然后缓缓插入胃管至预定长度。
    (2)证实胃管在胃内有以下三种方法:
    连接注射器与胃管末端回抽,抽出胃液既可证明胃管在胃内。
    置听诊器于病人胃区,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ml空气,同时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即表示已插入胃管。
    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溢出。

  • 第6题:

    郭×,男,22岁,原系某县城临时工。郭某于1994年2月8日与镇上一女青年刘某谈恋爱。因郭性格暴躁,刘某提出断绝恋爱关系,郭不同意并继续纠缠。一天中午,郭到刘家说要再和刘好好谈谈,并表示继续保持恋爱关系,刘仍不同意。郭想“生米做成熟饭”,于是乘无别人在家之机强行将刘某奸污,后逃走。此后刘常一人呆坐流泪,经医生诊断,刘因精神受到剌激患了反映性精神病。后刘家告发,郭被逮捕归案。法院开庭审判前,被告人委托律师郑某担任自己的辩护人。庭审中,郑律师就起诉书中所指控的犯罪事实为被告人进行了辩护,同时对被告人进行了法制教育,要求被告人认罪服法。当律师指责被告人强奸刘某的行为时,被告人提出反驳,认为不是强奸而是搞对象。辩护律师的职责是什么?


    正确答案:律师担任刑事辩护人的,其职责在《律师法》第28条有明确规定:律师担任刑事辩护人的,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由此条看来,辩护人没有指责被告郭某犯强奸罪的责任,指控应是控诉一方的职责,郑某作为辩护律师只能依事实和法律,找出有利于被告的辩解。

  • 第7题:

    郭某,女,24岁。病人13岁时脑外伤昏迷1小时被抢救脱险,此后性格有极大变化,易激惹,敏感多疑。20岁结婚后总怀疑丈夫有外遇,凡丈夫和女性接触,即怀疑有不正当关系。因怀疑丈夫同事杨某是丈夫的情妇,嫉妒不已,让丈夫打杨某,遭丈夫拒绝。一日发现杨某10岁女儿独自一人,便将其打伤。躯体检查未见异常。其诊断应为()

    • A、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 B、偏执性精神病
    • C、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 D、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
    • E、人格障碍

    正确答案:D

  • 第8题:

    脑外伤病人伤后意识障碍,对言语无反应,对痛刺激有回避动作,此时意识程度为()。

    • A、清醒
    • B、模糊
    • C、浅昏迷
    • D、昏迷
    • E、深昏迷

    正确答案:C

  • 第9题:

    脑外伤后昏迷的病人会经过一段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阶段,才能完全恢复正常,这类情况亦称__________。


    正确答案:意识模糊;智能下降;外伤后精神混乱状态

  • 第10题:

    单选题
    李某(女)与郭某(男)登记结婚后,郭某以自己的名义购买了房屋一套,并办理了房屋产权登记。2008年1月,因郭某无生育能力,夫妻二人共同与某医院签订人工授精协议书,李某经人工授精而怀孕。2008年4月,郭某得知自己患了癌症,明确向李某表示不要这个孩子,但李某坚持要生下孩子。2018年5月20日,郭某在医院立下自书遗嘱,在遗嘱中声明将上述房屋赠与其父母。郭某于2018年5月23日病故,李某于当年10月产下一子,取名郭甲。经查,夫妻共有存款5万元,李某无业,郭甲无生活来源。下列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因郭某声明不承认该人工授精生育的子女,故郭甲对郭某的遗产无继承权

    B

    即使郭某死亡时郭甲尚未出生,分割遗产时仍应当为其保留应有的份额

    C

    该涉案房屋为夫妻共同财产,郭某立遗嘱只能处分其自有份额

    D

    郭某立遗嘱时应当给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郭甲保留必要份额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继承法》第10条规定,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题中,李某经夫妻一致同意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而怀孕,其生育的子女属于夫妻双方的婚生子女,即使郭某声明不承认,郭甲也依法享有继承权。
    B项,《继承法》第28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民法总则》第16条规定也明确肯定胎儿在继承中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本题中,郭某死亡时郭甲尚未出生,分割遗产时仍应当为其保留应有的份额。
    C项,《继承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第26条第1款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本题中,涉案房屋为夫妻共同财产,郭某立遗嘱只能处分其自有份额。
    D项,《继承法》第19条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 第11题:

    单选题
    郭某,女,24岁,病人13岁时脑外伤昏迷一小时抢救脱险,此后性格有极大变化,易激惹,敏感多疑,20岁结婚后总怀疑丈夫有外遇,凡爱人和女同志接触,即怀疑有不正当关系。因怀疑爱人同事杨某是爱人的情妇,嫉妒不已,让爱人打杨某,遭爱人拒绝,一日发现杨某10岁女儿独自一人,便将其打伤。躯体检查未见异常,其诊断应为()
    A

    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B

    偏执性精神病

    C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D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

    E

    人格障碍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者,女,43岁,2小时前因车祸后昏迷。查体:压眶可见睁眼反应,刺激肢体有回缩躲避反应,能会话,但失去定向力。患者昏迷程度属于()
    A

    轻度脑外伤

    B

    中度脑外伤

    C

    重度脑外伤

    D

    中、重度脑外伤

    E

    轻、中度脑外伤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第 4 题 女大学生李某晚上10点多独自背着一个挎包回校,走到一段僻静的路段时,壮汉蔡某持刀走到其面前威胁,要求李某交出挎包,正当李某犹豫期间,李某的男同学郭某从后面走来,看到自己的同学遭抢劫,郭某就从路旁捡起一块石头,猛然向蔡某头上砸去,蔡某经抢救无效死亡。郭某的行为属于:(  )

    A.防卫过当

    B.正当防卫

    C.仅属于帮助行为,构成犯罪

    D.仅属于见义勇为,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患者女,50岁,冬季用煤球取暖,房间密封致煤气中毒,病人昏迷,大小便失禁。现场抢救时最优先的措施是

    A.立即吸氧

    B.心肺复苏

    C.输液

    D.移出中毒环境

    E.拨打120


    正确答案:D
    首要的护理措施是及时脱离中毒环境,减少继续中毒。

  • 第15题:

    女性,35岁,车祸导致颅脑外伤,考虑急性硬脑膜外血肿,以下支持该诊断的病人意识障碍的典型表现是

    A、短暂昏迷

    B、中间清醒

    C、持续昏迷

    D、昏迷程度时重时轻

    E、昏迷进行性加重


    参考答案:B

  • 第16题:

    共用题干

    被告人郭某在某日凌晨2时许,携带改制的螺丝刀一把,窜入某聋哑学校,意图强奸女学生。郭某将宿舍房门撬开。开门后郭某见床上睡有一人,误认为是女学生,便用双手掐住该学生的脖子,企图将其致昏后实施强奸。该学生挣扎反抗滚到地上,郭某仍不住手,直至其停止挣扎。郭某把该学生抱到床上,脱去长裤,正要强奸,发现不是女学生,气恼异常,便将被子朝该学生头上一扔,该学生因昏迷后被蒙住头部,致窒息而死。试问下列有关本案的观点中哪项正确?
    A:郭某构成强奸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B:郭某构成强奸罪未遂
    C:郭某构成强奸罪,致人死亡属结果加重情形
    D:郭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答案:A
    解析:
    选项A中,甲在非法拘禁中使用暴力殴打他人,致人伤残,其行为已经转化为故意伤害罪,应直接认定为故意伤害罪,不能和非法拘禁罪数罪并罚。选项B中,甲的行为不但构成雇佣童工从事危险劳动罪,而且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后罪不是雇佣童工的结果,而是严重忽视生产安全的结果,因此应数罪并罚。选项C中,丙明知王某要强迫职工劳动,仍以介绍高薪工作的名义将这些男性骗来,卖给王某,其构成对王某强迫职工劳动罪的共犯。D选项中,对被监管人进行体罚虐待,致人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不实行数罪并罚,对此《刑法》第248条有明确规定,不再赘述。
    王某基于放火的故意,实施了放火的行为,触犯了放火罪和杀人罪两个罪名,属想象竞合犯。想象竞合犯,即观念竞合犯,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罪的犯罪。对于想象竞合犯,刑法理论通常认为,应当“从一重处断”,即按其行为同时触犯的数罪中法定刑最重的罪名定罪。因放火罪比故意杀人罪的危害性更大,所以应以放火罪处罚。
    两罪的区别表现在,遗弃罪的行为人并不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只是不愿意履行扶养义务;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人则是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遗弃行为并不立即导致被害人死亡;故意杀人行为则立即导致被害人死亡。本题中甲将女婴放到荒无人烟的深山里则是放任女婴死亡的行为,所以应当构成故意杀人罪。
    依据《刑法》第274条的规定,敲诈勒索罪的目的是取得财物,本案中不是如此,故选项A、B错误。强奸罪的“着手”指已实施构成要件规定的暴力、胁迫或其他违背妇女意志的手段行为,本案中甲男已采用胁迫的手段行为,故已“着手”,应定未遂。因此,C选项正确。
    依据《刑法》第236条的规定,强奸罪的被害人只限于女性,因此郭某的行为属于对象不能犯的未遂。本案情形与强奸他人过程中过失致人死亡以强奸罪的结果加重犯论处的情形不一样,本案中郭某是在发现被害人不是女性后才用被子蒙其头部的,这与在强奸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死亡不一样。因此,郭某的行为不属于强奸罪的结果加重犯,不选C项。郭某并没有杀人的故意,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 第17题:

    郭×,男,22岁,原系某县城临时工。郭某于1994年2月8日与镇上一女青年刘某谈恋爱。因郭性格暴躁,刘某提出断绝恋爱关系,郭不同意并继续纠缠。一天中午,郭到刘家说要再和刘好好谈谈,并表示继续保持恋爱关系,刘仍不同意。郭想“生米做成熟饭”,于是乘无别人在家之机强行将刘某奸污,后逃走。此后刘常一人呆坐流泪,经医生诊断,刘因精神受到剌激患了反映性精神病。后刘家告发,郭被逮捕归案。法院开庭审判前,被告人委托律师郑某担任自己的辩护人。庭审中,郑律师就起诉书中所指控的犯罪事实为被告人进行了辩护,同时对被告人进行了法制教育,要求被告人认罪服法。当律师指责被告人强奸刘某的行为时,被告人提出反驳,认为不是强奸而是搞对象。被告人认为郑某的发言对自己不利,能不能拒绝律师为自己辩护?


    正确答案:《律师法》第29条规定:委托人可以拒绝律师为其继续辩护或者代理,也可以另行委托律师担任辩护人或代理人。此案庭审中,被告人认为辩护律师郑某的发言对自己不利而提出反驳,并进行了自我辩护。根据法律规定被告人可以拒绝律师继续为自己辩护。如果被告人提出拒绝该律师为自己继续辩护或者另行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应当允许。

  • 第18题:

    郭某涉嫌招摇撞骗罪。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郭某希望委托辩护人。下列人员中可以被委托担任郭某的辩护人的是()。

    • A、郭某的爷爷,正在被执行刑罚
    • B、郭某的儿子,15岁
    • C、郭某的朋友甲,本案的证人
    • D、郭某的朋友乙,司法行政部门负责人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患者,女,43岁,2小时前因车祸后昏迷。查体:压眶可见睁眼反应,刺激肢体有回缩躲避反应,能会话,但失去定向力。患者昏迷程度属于().

    • A、轻度脑外伤
    • B、中度脑外伤
    • C、重度脑外伤
    • D、中、重度脑外伤
    • E、轻、中度脑外伤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郭某,女,24岁,病人13岁时脑外伤昏迷一小时抢救脱险,此后性格有极大变化,易激惹,敏感多疑,20岁结婚后总怀疑丈夫有外遇,凡爱人和女同志接触,即怀疑有不正当关系。因怀疑爱人同事杨某是爱人的情妇,嫉妒不已,让爱人打杨某,遭爱人拒绝,一日发现杨某10岁女儿独自一人,便将其打伤。躯体检查未见异常,其诊断应为()

    • A、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 B、偏执性精神病
    • C、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 D、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
    • E、人格障碍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患者,女,40岁,30分钟前遭遇车祸后昏迷。查体:压眶可见睁眼反应,刺痛肢体有回缩躲避反应,不能进行交谈,不能发声。患者昏迷严重程度属于()。

    • A、轻度脑外伤
    • B、中度脑外伤
    • C、重度脑外伤
    • D、轻中度脑外伤
    • E、中重度脑外伤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女,40岁,30分钟前遭遇车祸后昏迷。查体:压眶可见睁眼反应,刺痛肢体有回缩躲避反应,不能进行交谈,不能发声。患者昏迷严重程度属于()。
    A

    轻度脑外伤

    B

    中度脑外伤

    C

    重度脑外伤

    D

    轻中度脑外伤

    E

    中重度脑外伤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昏迷入院的病人抢救时医患关系模式为(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解析:
    昏迷的病人只能被动地接受医生的支配,此时的医患关系模式为主动被动型。

  • 第24题:

    单选题
    女性,24岁,病人13岁时脑外伤昏迷1小时抢救脱险,此后性格有极大变化,易激惹、敏感多疑,20岁结婚后总怀疑丈夫有外遇,凡爱人和女同志接触,即怀疑有不正当关系。因怀疑爱人同事杨某是爱人的情妇,嫉妒不已,让爱人打杨某,遭爱人拒绝,一日发现杨某10岁女儿独自一人,便将其打伤。躯体检查未见异常。其诊断应为(  )。
    A

    偏执性精神病

    B

    精神分裂症

    C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D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

    E

    人格障碍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