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1岁,肝大、肢体震颤、步态不稳6个月,口齿不清,动作僵硬。肝肋下4cm,质硬,裂隙灯下可见角膜边缘有棕黄色环。治疗采用()
第1题:
男,11岁,肝大、肢体震颤、步态不稳6个月,口齿不清,动作僵硬。肝肋下4cm,质硬,裂隙灯下可见角膜边缘有棕黄色环。最可能的诊断A、肝糖原累积症
B、病毒性肝炎
C、溶血性贫血
D、肝豆状核变性
E、尼曼-匹克病
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A、脑电图
B、肝脏B超
C、头颅MRI
D、血清铜蓝蛋白
E、肌电图
治疗采用A、酶替代治疗
B、保肝治疗
C、脾切除
D、肝移植
E、青霉胺口服
第2题:
男,11岁,肝大、肢体震颤、步态不稳6个月,口齿不清,动作僵硬。肝肋下4cm,质硬,裂隙灯下可见角膜边缘有棕黄色环。最可能的诊断()
第3题:
男,11岁,肝大、肢体震颤、步态不稳6个月,口齿不清,动作僵硬。肝肋下4cm,质硬,裂隙灯下可见角膜边缘有棕黄色环。治疗采用()
第4题:
酶替代治疗
保肝治疗
脾切除
肝移植
青霉胺口服
第5题:
肝糖原累积病
病毒性肝炎
溶血性贫血
肝豆状核变性
尼曼﹣匹克病
第6题:
患儿男,11岁,肝大、肢体震颤、步态不稳6个月,口齿不清,动作僵硬。肝肋下4cm,质硬,裂隙灯下可见角膜边缘有棕黄色环。最可能的诊断是A、肝糖原累积症
B、病毒性肝炎
C、溶血性贫血
D、肝豆状核变性
E、尼曼-匹克病
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A、脑电图
B、肝脏B超
C、头颅MRI
D、血清铜蓝蛋白
E、肌电图
治疗采用A、酶替代治疗
B、保肝治疗
C、脾切除
D、肝移植
E、青霉胺口服
第7题:
男患,68岁。3年前出现手指发抖,动作迟缓变少,小步走路且不稳。查体:血压130/90mmHg,心肺理诊未见异常。面具脸,慌张步态,步态不稳,指端震颤,肌张力增高,左侧肢体肌张力呈齿轮样增高,头颅MRI未显示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该患者的诊断为()
第8题:
男,11岁,肝大、肢体震颤、步态不稳6个月,口齿不清,动作僵硬。肝肋下4cm,质硬,裂隙灯下可见角膜边缘有棕黄色环。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第9题:
肝糖原累积症
病毒性肝炎
溶血性贫血
肝豆状核变性
尼曼-匹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