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项是反应性精神障碍的特点()
第1题: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特点
A、临床表现与应激事件密切相关
B、残留人格方面的缺陷
C、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
D、病情恢复后,精神状态正常
E、经过适当的治疗,预后良好
第2题:
压力与应对的心理支持( )
A.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深入沟通交流。
B.分析应激产生的原因和经过,进行解释疏导。
C.指导患者如何应对应激、消除应激源。
D.鼓励家属对患者的支持,缓冲患者的应激反应,使其树立治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E.减少应激源体验,促使患者应激反应症状缓解
第3题:
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之后数分钟至数小时起病,大多历时短暂,可在几天至一周内恢复,预后良好。()
第4题:
不属于反应性精神障碍特点的是()
第5题:
急性应激障碍预后良好,无人格方面的缺陷。
第6题:
有关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第7题:
本病的临床表现与发病应激源密切相关
伴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容易被人理解
经过适当的治疗,预后良好
病情恢复后,精神症状残留
一般没有人格方面的缺陷
第8题:
临床表现与应激事件密切相关
残留人格方面的缺陷
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
病情恢复后,精神状态正常
经过适当的治疗,预后良好
第9题:
受刺激后立即发病
有强烈恐惧体验,行为有盲目性
有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
当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
第10题:
本病的临床表现与发病应激源密切相关
经过适当的治疗,预后良好
伴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容易被人理解
有人格方面的缺陷
第11题:
本病的临床表现与发病应激源密切相关
伴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容易被人理解
经过适当的治疗,预后良好
病情恢复后精神状态正常
有人格方面的缺陷
第12题:
②③④
①②③
①③④
③④⑤
①④⑤
第13题:
A、临床表现与扩张型心肌病相似
B、多伴有酒精性肝病或脑病
C、治疗包括严格戒酒,抗心衰治疗和心肌营养治疗
D、可伴有各种心律失常
E、戒酒及正规的抗心衰治疗后心脏可望恢复正常
第14题:
第15题: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的病种是()
第16题:
关于假性痴呆的说法,哪项不对()
第17题:
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要点在于前者()
第18题:
下列哪项是反应性精神障碍的特点()
第19题:
受刺激后立即发病
有强烈恐惧体验,行为有盲目性
有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
当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
第20题:
发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差
病情重容易控制
虽然反复发作不会加重病情
并发肺心病不影响预后
轻症容易恢复
第21题:
常有强烈的精神创伤应激
如不及时治疗可转变为真性痴呆
可见于抑郁症
可见于癔症和反应性精神障碍
一般预后良好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应激源往往是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之感。多数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发病,一般在1年内恢复正常。
在急剧、严重的精神刺激之后数分钟至数小时起病,大多历时短暂,可在数小时至1周内恢复,预后良好。
常在心因下诱发,临床症状多样化,有夸张做作和表演性,暗示性强。
在明显的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性事件的影响下,由于易感个性,适应能力不良,个体对该应激源出现超出常态的反应性情绪障碍或适应不良行为,导致正常工作和人际交往受损。
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
第24题:
急性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适应障碍
分离(转换)障碍
人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