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0岁,多次检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最低达60g/L,间断服用铁剂、叶酸等药物,血常规不能完全恢复正常,近半年来出现下腹隐痛,黏液便,粪便带血,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痔”。2周前因贫血症状加重,就诊于血液科,血常规检查显示:WBC3.1×109/L,Hb67g/L,Plt0.78×1012/L;粪常规:WBC2~5个/HP,RBC6~8/HP,粪隐血试验(+);乙状结肠镜检查:直肠及乙状结肠黏膜呈颗粒状,脆性增加易出血,弥漫性点状溃疡伴黄白色炎性黏液渗出物。 针对患者贫血原因,首选的检查应该是()
第1题:
患者女,20岁,查体:血红蛋白90g/L,细胞体积小,血清铁明显下降,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下列哪项不符合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A.体重增加
B.口唇苍白,疲乏
C.异食癖
D.指(趾)甲扁平
E.皮肤干燥,毛发无光泽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患者,男性,42岁。消化性溃疡病史10余年,期间发生溃疡出血多次,入院后经检查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2×109/L,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患者治疗时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是()
第5题:
患者女,40岁,多次检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最低达60g/L,间断服用铁剂、叶酸等药物,血常规不能完全恢复正常,近半年来出现下腹隐痛,黏液便,粪便带血,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痔”。2周前因贫血症状加重,就诊于血液科,血常规检查显示:WBC3.1×109/L,Hb67g/L,Plt0.78×1012/L;粪常规:WBC2~5个/HP,RBC6~8/HP,粪隐血试验(+);乙状结肠镜检查:直肠及乙状结肠黏膜呈颗粒状,脆性增加易出血,弥漫性点状溃疡伴黄白色炎性黏液渗出物。 针对患者贫血原因,首选的检查应该是()
第6题:
维生素A
维生素B
维生素C
维生素D
维生素E
第7题:
维生素B12缺乏
缺铁性贫血铁减少期
缺铁性贫血期
叶酸缺乏
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生成缺铁期
第8题:
网织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红细胞
血细胞比容
红细胞浓度
第9题:
血红蛋白测定
血清铁测定
骨髓铁染色消失
血清蛋白定量
总铁结合力测定
第10题:
患者,女,16岁,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入院。护士为其进行饮食指导时,最恰当的食物组合是
A.鱼、咖啡
B.瘦肉、牛奶
C.羊肝、橙汁
D.鸡蛋、可乐
E.豆腐、绿茶
第11题:
第12题:
患者,男性,42岁。消化性溃疡病史10余年,期间发生溃疡出血多次,入院后经检查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2×109/L,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该患者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第13题:
患者,女,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8g/L,临床诊断为缺铁性贫血,以下维生素可促进铁剂吸收的是()
第14题:
患者女,40岁,多次检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最低达60g/L,间断服用铁剂、叶酸等药物,血常规不能完全恢复正常,近半年来出现下腹隐痛,黏液便,粪便带血,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痔”。2周前因贫血症状加重,就诊于血液科,血常规检查显示:WBC3.1×109/L,Hb67g/L,Plt0.78×1012/L;粪常规:WBC2~5个/HP,RBC6~8/HP,粪隐血试验(+);乙状结肠镜检查:直肠及乙状结肠黏膜呈颗粒状,脆性增加易出血,弥漫性点状溃疡伴黄白色炎性黏液渗出物。 根据上述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最可能的诊断是()
第15题:
90~120g/L
60~90g/L
50~80g/L
60~80g/L
小于60g/L
第16题:
铁的摄入量太少
缺乏叶酸
慢性失血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胃酸不足,影响铁的吸收
第17题:
血清铁达正常水平
总铁结合力达正常水平
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
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继续用药3~6个月
网织红细胞上升达高峰
第18题:
多次妊娠
慢性失血
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患者需铁量增加
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