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的中晚期可以出现典型的脑电图改变,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第1题:
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的中晚期可以出现典型的脑电图改变,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第2题:
患儿男,1岁,因“近6个月出现发作性躯体前倾,双手拥抱样动作”来诊。每次发作持续1~3s,成簇出现。其脑电图的特征主要包括()
第3题: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最典型脑电图表现()
第4题:
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的中晚期可以出现典型的脑电图改变,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第5题:
局灶性节律性δ活动
周期性放电
全面性癫痫样放电
三相波
暴发-抑制
第6题:
不规则棘-慢波
周期性尖波,约每秒1次反复出现
低电位活动
局灶性慢波
泛化性放电
第7题:
棘慢复合波
门状棘波
棘节律
14Hz正相棘波
尖波
第8题:
局灶性慢波
每秒3次出现的棘慢波综合
间隔O.5~2秒的周期性棘—慢复合波
1.3~2.6Hz的负—正—负三向波
1.3~2.6Hz的正—负—正三向波
第9题:
3岁女孩,近半年出现点头、跌倒及强直性发作,伴智力运动发育倒退,其脑电图改变可能为()
第10题:
癫痫特征性的脑电图改变除外()
第11题:
Creutzfeld-Jakob病中晚期可出现典型的脑电图改变,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第12题:
局灶性慢波
每秒3次出现的棘慢波综合
间隔0.5~2秒的周期性棘--慢复合波
1.3~2.6Hz的负--正--负三向波
1.3~2.6Hz的正--负--正三向波
第13题:
棘波
尖波
棘-慢综合波
尖-慢综合波
多棘-慢综合波
第14题:
为负相、正相或双相波
小棘波后面常常跟随一个慢波成分
可以双侧游走性出现
最常见于思睡期及NREMⅠ、Ⅱ期
波幅通常低于50μV
第15题:
棘波的主要成分为负相
棘波是做基本的脑电活动
通常棘波的波形比较尖正相成分更突出
负相棘波的上升支陡峭
局灶性的多棘波不常见
第16题:
由两个波或两个以上波组成
棘慢复合波是由一个棘波和慢波组合而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癫痫波
棘慢复合波中,棘波可见慢波之前、也可在其后,或重叠于慢波上升支或下降支之上
棘波一定与其后的慢波构成一个复合波,才构成棘慢复合波
一般认为棘波代表皮质的兴奋,慢波代表皮质或皮质下的抑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