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新生儿惊厥该如何处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淬火炉中有保温工件,突然发现辐射管漏火该如何处理?工件该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处理.断电、断气氛、关空气、N2调至最大,进行检修。
    (1)淬火炉漏火不大,最好是采取应急措施,坚持把炉内工件干完下油池淬火后,再断电,断气氛进行检修;漏火特别大,则炉内工件刚保温或保温时间很短,而且长时间修复不好,必须立即将炉内工件下油池淬火,后面工序照常,出炉后做好记录和标注,放置在料架上,等待返修理工处理;再断电,断气氛,降温进行检修。
    (2)检修完毕,引入气氛、通电,调整流量和工艺或调好碳势后再恢复生产。(注.渗硼、淬火炉空气不能立即通入炉内)

  • 第2题:

    淋病对新生儿的影响?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胎儿在经过感染孕妇的产道时,易得淋菌性结膜炎、肺炎、甚至出现淋菌败血症,使围产儿死亡率增加。为预防新生儿经过产道感染淋菌性结膜炎,新生儿出生后应首选1%硝酸银滴眼。或用0.5%红霉素或1%四环素眼膏。新生儿已感染淋菌时,应用青霉素10万u/kg,每日分四次静脉点滴或肌肉注射,至少7日。

  • 第3题:

    新生儿惊厥该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处理原则为尽快进行病因诊断,尽可能对病因给予特异治疗,这比止痉治疗更重要。患儿应维持正常的通气、换气功能,建立静脉通道,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维持血镁血钙的正常,止痉最常用的药物是鲁米那,首次负荷量是15~20mg/kg,肌注,以后每天5mg/kg做维持量。

  • 第4题:

    新生儿惊厥如何分型?


    正确答案:(1)隐匿性惊厥:又称轻微发作,新生儿惊厥最常见的类型。在早产儿发生多,足月儿发生隐匿惊厥时许多临床现象也可与EEG惊厥活动不一致。隐匿性惊厥发生时,被同时记录的EEG惊厥放电所证实的惊厥表现有:①持续睁眼;②眼球运动;③咀嚼、踏步状;④呼吸暂停及一些自主神经表现。足月儿脑电图往往在颞叶导联出现惊厥放电。不少有经验的小儿神经科医生证实,眼部表现是新生儿隐匿性惊厥发作的主要表现,早产儿多为持续睁眼伴眼球固定,足月儿为水平斜视。
    (2)强直性惊厥:主要见于早产儿。多与EEG惊厥不一致,全身性多于限局性。限局性表现为不对称性颈及躯干强直姿势(可与EEG惊厥一致);全身性呈双上下肢强直伸展或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常伴呼吸暂停、双眼上翻,甚似去大脑强直表现(多与EEG惊厥放电不一致)。往往提示病情严重。多见于高胆红素血症、破伤风等。去大脑强直表现为双上下肢和躯干强直伸展,而上肢内旋、瞳孔散大、两眼球向下移动。
    (3)局灶性阵挛性惊厥:多见于足月儿。多与EEG惊厥一致,呈节律性、慢(1~3次/s)而逐渐减少的阵挛活动。局灶性累及面、上或下肢、颈部,均为单侧,反复规律地一个肢体或同侧的两个肢体的阵挛性运动,持续时间短,意识并不全丧失。发作期脑电图可出现局灶性单侧高幅尖波,发作间期常有局部慢波或低电压活动。
    (4)多灶性阵挛性惊厥:多灶性阵挛可累及身体多部分,呈游走性阵挛性发作,由一侧肢体转到另一侧肢体,面肌也可受累,多伴有意识丧失。多灶性阵挛性发作等同于新生儿强直一阵挛性发作,常提示脑的大面积严重受损。
    (5)肌阵挛性惊厥:发作时速度快,屈肌群抽动多。呈快速、反复的上下肢或所有肢体的伸展或屈曲,局灶及多灶性与EEG惊厥放电多不一致;全身性肌阵挛多与EEG一致,可有类似婴儿痉挛样不典型放电。新生儿期少见,一旦出现则表示弥漫性脑损伤。

  • 第5题:

    问答题
    新生儿惊厥该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处理原则为尽快进行病因诊断,尽可能对病因给予特异治疗,这比止痉治疗更重要。患儿应维持正常的通气、换气功能,建立静脉通道,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维持血镁血钙的正常,止痉最常用的药物是鲁米那,首次负荷量是15~20mg/kg,肌注,以后每天5mg/kg做维持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足月新生儿,男,医院分娩,臀位产,生后24小时突发惊厥,烦躁不安。查体:体温36.5℃,心率140次/分,前囟饱满,双眼凝视,肌张力高,肺部体征阴性。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正常。该患儿可能发生了
    A

    新生儿肺炎

    B

    新生儿败血症

    C

    新生儿破伤风

    D

    新生儿低钙惊厥

    E

    新生儿颅内出血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新生儿惊厥如何分型?

    正确答案: (1)隐匿性惊厥:又称轻微发作,新生儿惊厥最常见的类型。在早产儿发生多,足月儿发生隐匿惊厥时许多临床现象也可与EEG惊厥活动不一致。隐匿性惊厥发生时,被同时记录的EEG惊厥放电所证实的惊厥表现有:①持续睁眼;②眼球运动;③咀嚼、踏步状;④呼吸暂停及一些自主神经表现。足月儿脑电图往往在颞叶导联出现惊厥放电。不少有经验的小儿神经科医生证实,眼部表现是新生儿隐匿性惊厥发作的主要表现,早产儿多为持续睁眼伴眼球固定,足月儿为水平斜视。
    (2)强直性惊厥:主要见于早产儿。多与EEG惊厥不一致,全身性多于限局性。限局性表现为不对称性颈及躯干强直姿势(可与EEG惊厥一致);全身性呈双上下肢强直伸展或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常伴呼吸暂停、双眼上翻,甚似去大脑强直表现(多与EEG惊厥放电不一致)。往往提示病情严重。多见于高胆红素血症、破伤风等。去大脑强直表现为双上下肢和躯干强直伸展,而上肢内旋、瞳孔散大、两眼球向下移动。
    (3)局灶性阵挛性惊厥:多见于足月儿。多与EEG惊厥一致,呈节律性、慢(1~3次/s)而逐渐减少的阵挛活动。局灶性累及面、上或下肢、颈部,均为单侧,反复规律地一个肢体或同侧的两个肢体的阵挛性运动,持续时间短,意识并不全丧失。发作期脑电图可出现局灶性单侧高幅尖波,发作间期常有局部慢波或低电压活动。
    (4)多灶性阵挛性惊厥:多灶性阵挛可累及身体多部分,呈游走性阵挛性发作,由一侧肢体转到另一侧肢体,面肌也可受累,多伴有意识丧失。多灶性阵挛性发作等同于新生儿强直一阵挛性发作,常提示脑的大面积严重受损。
    (5)肌阵挛性惊厥:发作时速度快,屈肌群抽动多。呈快速、反复的上下肢或所有肢体的伸展或屈曲,局灶及多灶性与EEG惊厥放电多不一致;全身性肌阵挛多与EEG一致,可有类似婴儿痉挛样不典型放电。新生儿期少见,一旦出现则表示弥漫性脑损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如何进行新生儿脐部处理?


    正确答案:新生儿脐部的护理主要是保持局部的干燥和清洁,不要将湿衣服或尿布捂在肚脐上,也不要用脏手或脏布去擦肚脐。如果发现有分泌物,可用消毒过的棉签蘸75%酒精擦拭脐窝,以进行消毒。擦时从脐窝将脐带残瑞提起并以螺旋样动作向四周擦拭,不可来回乱擦,以免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窝。脐带脱落后,在脐窝有一层痂皮,自然脱落后,局部会有些潮湿或米汤样液体渗出。可用消毒棉签蘸75%酒精擦净或先用2%碘酒,再用75%酒精涂在脐窝及其周围皮肤上。如在脐窝发现有肉芽组织,脓性分泌物,红肿或臭味,说明有感染存在,应请医生及早处理,防止发生败血症。

  • 第9题:

    足月新生儿,男,医院分娩,臀位产,生后24小时突发惊厥,烦躁不安。查体:体温36.5℃,心率140次/分,前囟饱满,双眼凝视,肌张力高,肺部体征阴性。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正常。该患儿可能发生了()。

    • A、新生儿肺炎
    • B、新生儿败血症
    • C、新生儿破伤风
    • D、新生儿低钙惊厥
    • E、新生儿颅内出血

    正确答案:E

  • 第10题:

    新生儿腹胀应该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喂奶之后,轻拍婴儿背部来促进打嗝,使肠胃内的气体由食道排出。
    (2)月嫂将双掌用力对搓,等掌心发热有烧灼感时,将右手或者左右手掌心按于宝宝腹部,以肚脐眼为中心顺时针按摩,按摩至宝宝要大便或排气为止。注意手法一定要轻柔。
    (3)用棉花棒沾凡士林后轻轻扩大肛门以助排气或排便,可减轻腹胀。

  • 第11题:

    新生儿惊厥有哪些原因?如何进行病因诊断?


    正确答案:惊厥原因很多,有时几种因素可同时存在。常见于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产伤性颅内出血,早产儿脑室周围一脑室内出血,感染性疾病如化脓性脑膜炎、宫内感染性脑炎,代谢异常如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高钠和低钠血症、维生素B6依赖症、先天性代谢紊乱如枫糖尿病、苯丙糖尿症、半乳糖血症等,撤药综合征,核黄疸及其他如色素失禁症,家族性良性新生儿惊厥。进行病因诊断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病史,母亲孕期健康状况及有无用药史,有无癫痫家族史。

  • 第12题:

    问答题
    如何进行新生儿脐部处理?

    正确答案: 新生儿脐部的护理主要是保持局部的干燥和清洁,不要将湿衣服或尿布捂在肚脐上,也不要用脏手或脏布去擦肚脐。如果发现有分泌物,可用消毒过的棉签蘸75%酒精擦拭脐窝,以进行消毒。擦时从脐窝将脐带残瑞提起并以螺旋样动作向四周擦拭,不可来回乱擦,以免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窝。脐带脱落后,在脐窝有一层痂皮,自然脱落后,局部会有些潮湿或米汤样液体渗出。可用消毒棉签蘸75%酒精擦净或先用2%碘酒,再用75%酒精涂在脐窝及其周围皮肤上。如在脐窝发现有肉芽组织,脓性分泌物,红肿或臭味,说明有感染存在,应请医生及早处理,防止发生败血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问答题
    新生儿惊厥有哪些发作形式?如何判断其预后?

    正确答案: 分五种类型:微小型,强直型,多灶性阵挛型,限局性阵挛型,全身性肌阵挛型。新生儿惊厥病因诊断很重要,是进行特殊治疗和估计预后的关键。限局性阵挛多见于足月儿,预后较好。全身性肌阵挛常表明有弥漫性脑损伤,预后不良。维生素B6依赖症如不及时治疗,可留下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其次,脑电图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围产期缺氧或产伤引起的惊厥,生后一周内脑电图诊断价值最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