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肾细胞癌的直接征象是()。
第1题:
下列选项中,哪项是肾细胞癌典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
A.肾内圆形、椭圆形占位性病灶,常向肾表面隆起,伴有肾窦受压表现
B.肾癌小,边界清;肾癌大,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周边低回声声晕一假包膜声像
C.瘤体大,中低回声;内部液化、坏死、出血,则混合回声
D.肾静脉、下腔静脉、肝、对侧肾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征象
E.肿瘤大,形态不规则,边缘整齐的实性肿块
第2题:
肾母细胞瘤的声像图表现为
A.椭圆形或圆形肿块,较小肿块多呈高回声,较大肿块多呈低回声,内部血流丰富或稀少
B.肾实质内高回声或强回声团块,无声影,内部回声分布均匀,一般无血流信号
C.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内部回声中等稍强,回声均匀,周边或内部见点条状血流信号
D.肾盂或肾盏内低回声肿块
E.肾轮廓失常,肾区见多个囊泡状结构,囊壁可见小片状增强回声
第3题:
肾盂肿瘤的声像图表现为
A.椭圆形或圆形肿块,较小肿块多呈高回声,较大肿块多呈低回声,内部血流丰富或稀少
B.肾实质内高回声或强回声团块,无声影,内部回声分布均匀,一般无血流信号
C.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内部回声中等稍强,回声均匀,周边或内部见点条状血流信号
D.肾盂或肾盏内低回声肿块
E.肾轮廓失常,肾区见多个囊泡状结构,囊壁可见小片状增强回声
第4题:
第5题:
肾细胞癌的典型声像图特征是( )①肾内圆形、椭圆形占位性病灶,常向肾表面隆起,可伴有肾窦受压表现②肾癌小:边界尚清;肾癌大: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周边有低回声晕-假包膜声像③内部回声呈多样性;瘤体小,较强回声。瘤体较大,中低回声。内部坏死、液化、出血出现混合性回声④肾静脉、下腔静脉、肝、对侧肾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征象⑤肾内肿瘤生长很大,形态不规则,边缘整齐的实性肿块
第6题:
超声诊断肾细胞癌的直接征象是()。
第7题:
女性,40岁。间断无痛性血尿1年。超声检查:右肾中下部大小约6cm×5cm的中等偏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楚,内部回声欠均匀,肿块向肾表面隆起,并推挤肾窦,右肾静脉内低回声块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第8题:
肾细胞癌的典型声像图特征是() ①肾内圆形、椭圆形占位性病灶,常向肾表面隆起,可伴有肾窦受压表现 ②肾癌小,边界尚清;肾癌大,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周边有低回声晕(假包膜) ③内部回声呈多样性;瘤体小,较强回声;瘤体较大,中低回声;内部坏死、液化,出血出现混合性回声 ④肾静脉、下腔静脉、肝、对侧肾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征象 ⑤肾内肿瘤生长很大,形态不规则,边缘整齐的实性肿块
第9题:
圆形,有球体感
高于肾皮质回声,边界清楚
内部血流丰富的不均匀回声区
与肾皮质回声一致并相连,其内血管走形正常
肾静脉增宽,内有实性回声
第10题:
肾实质内占位
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有球体感
内部可呈高、低回声或混合性回声
可累及肾静脉
部分在肾门旁可见淋巴结转移
第11题:
慢性肾病常伴有以下哪种病变
A、肾脏肿大
B、肾脏缩小,回声增强,浓密
C、单侧肾盂积水
D、肾痈
E、血流信号异常丰富
第12题:
肾癌的声像图表现为
A.椭圆形或圆形肿块,较小肿块多呈高回声,较大肿块多呈低回声,内部血流丰富或稀少
B.肾实质内高回声或强回声团块,无声影,内部回声分布均匀,一般无血流信号
C.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内部回声中等稍强,回声均匀,周边或内部见点条状血流信号
D.肾盂或肾盏内低回声肿块
E.肾轮廓失常,肾区见多个囊泡状结构,囊壁可见小片状增强回声
第13题: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声像图表现为
A.椭圆形或圆形肿块,较小肿块多呈高回声,较大肿块多呈低回声,内部血流丰富或稀少
B.肾实质内高回声或强回声团块,无声影,内部回声分布均匀,一般无血流信号
C.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内部回声中等稍强,回声均匀,周边或内部见点条状血流信号
D.肾盂或肾盏内低回声肿块
E.肾轮廓失常,肾区见多个囊泡状结构,囊壁可见小片状增强回声
第14题:
第15题:
在肥大肾柱与肾肿瘤的超声鉴别中,支持肥大肾柱的依据是()
第16题:
肾细胞癌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
第17题:
患者男,60岁,体检时超声检查发现右肾有1个低回声肿瘤,最大径6cm,回声不均匀,其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未见肿瘤外侵及肾门淋巴结肿大。为明确诊断,最需要的影像学检查为()。
第18题:
肾皮质内圆形、椭圆形占位性病灶,常向肾表面隆起
内部回声不均匀,常有液化坏死区
血流信号异常丰富
常伴肾盂局限性积水
后腹膜淋巴结肿大
第19题:
①②③④
①④⑤
①②④
①②③
第20题:
肿瘤体积大
残余肾组织常被挤压在一旁而不易被发现
不常引起肾盂和肾盏积水
肿瘤回声多不均匀
常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