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带状疱疹病因、诊断及治疗。

题目

简述带状疱疹病因、诊断及治疗。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带状疱疹病因、诊断及治疗。”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青光眼的病因及治疗措施。


    正确答案: ①局部结构上的改变
    ②神经调节因素
    ③体液调节因素
    ④采食棉籽饼
    ⑤继发于虹膜炎、睫状体炎

  • 第2题:

    试述瘙痒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治疗。


    正确答案:(1)瘙痒症的病因繁多。全身性瘙痒症常与某些系统性疾病有关,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甲亢等,另外月经不调、妊娠等也可引起瘙痒症。物理性刺激如温度、日光等。化学性刺激如酸碱制剂等。生物学刺激如辛辣刺激食物、酒类等都可引起瘙痒症。药物引起的全身瘙痒临床上也常见。局限性瘙痒症也常与局部因素有关,如痔疮、肛瘘等。临床表现依据瘙痒的部位及范围,一般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类。局限性瘙痒症常见于肛门、女阴、阴囊等,也可见于小腿、掌跖、外耳等处。
    (2)诊断要点有:①本病发病时无原发性皮肤损害,仅有瘙痒症状。②临床上常见继发皮损。应与下列疾病鉴别:①慢性湿疹:有原发皮损及病情的演变过程;②慢性单纯性苔藓:好发于颈、眼睑、肘等部位,皮肤苔藓样变明显且出现较早;③虱病:在头部、阴部可见被虱叮咬的丘疹、血痂等,瘙痒剧烈,可查到虱及虱卵。
    治疗上:①积极寻找原发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是预防本病的关键。②注意生活规律,少进烟酒及辛辣食物,戒掉搔抓习惯,避免外界各种刺激,不用碱性过强的肥皂及热水洗烫。③全身治疗抗组胺药物及镇静剂。④局部治疗。

  • 第3题:

    简述干槽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干槽症为拔牙常见并发症,其实质为牙槽窝的局部骨创感染。关于病因仍有争论,多认为创伤及感染是主要原因,此外与拔牙窝大,血供不良,抵抗力下降有关。
    (2)主要症状为疼痛,多发生于术后3~4天,疼痛为持续性,可向耳颞部放射。治疗效果不佳者,疼痛可持续1~2周。检查时,腐败型者可见牙槽窝内无血凝块,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牙槽窝内有腐败坏死组织,有明显臭味,骨壁有明显触痛,牙龈可见红肿,局部淋巴结可有肿大、疼痛,偶有发生张口受限、低热、疲乏等全身表现。
    (3)治疗干槽症主要原则为清创、隔离外界刺激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 第4题:

    简述低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正确答案:(1)病因:①长期进食不足;②应用呋噻米等利尿剂;③补液中钾盐不足;④呕吐、胃肠减压;⑤钾向组织内转移。
    (2)临床表现:①肌无力,一旦呼吸肌受累,可致呼吸困难;②软瘫、腱反身减退或消失;③腹胀、肠麻痹;④心律失常。
    (3)诊断:1.确定低钾血症。可根据:①血清钾低于3.5mmol/L;②心电图检查有低钾图像;③临床表现符合低钾血症。
    2.确定低钾的病因。包括:①详细询问病史如摄食情况,胃肠道症状,排尿及夜尿情况和利尿剂,导泻药和饮酒史;②实验室检查除钾,钠,氯外,还应检查血钙、镁,低钙、低镁和酸中毒可加重低钾血症。
    (4)治疗:1.急性低钾血症
    应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治疗;慢性低钾血症只要血钾不低于3mmol/L,则可先检查病因,然后再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补钾
    应根据血钾水平而决定。血钾在3.5~4mmol/L者不必额外补钾,只需鼓励患者多吃含钾多的食品,如新鲜蔬菜、果汁和肉类食物即可。血钾在3.0~3.5mmol/L时 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补钾。如果患者过去曾患心律不齐、充血性心力衰竭、正在用洋地黄治疗的心衰、缺血性心脏病和有心肌梗死病史者则应补钾。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者可只鼓励吃含钾多的食品,或口服钾制剂。血钾低于3.0mmol/L者则应补钾。
    轻症只需口服钾,以10%氯化钾为首选药。在口服钾制剂过程中应监测血钾。如果血镁低于0.5mmol/L,则应肌注50%硫酸镁。也可用10%的硫酸镁口服。
    重症患者(包括有心律不齐、快速心室率、严重心肌病、家族性周期性麻痹)应静脉滴注钾制剂,常用制剂也是氯化钾。在滴注过程中应监测血钾或用心电图监测。对合并有酸中毒或不伴低氯血症者宜补给31.5%的谷氨酸钾溶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中,缓慢静脉滴注,此时不宜用氯化钾。
    3.纠正水和其他电解质代谢紊乱
    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因中,有不少可以同时引起水和其他电解质如钠、镁等的丧失,因此应当及时检查,一经发现就必须积极处理。如前所述,如果低钾血症是由缺镁引起,则如不补镁,单纯补钾是无效的。

  • 第5题:

    简述MG的诊断及治疗要点。


    正确答案:MG的诊断及治疗要点:
    (1)诊断:①起病隐袭,首发症状多为一侧或双侧眼外肌麻痹,重者眼球运动明显受限,瞳孔括约肌一般不受累。②受累肌肉呈病态疲劳,连续收缩后发生严重无力甚至瘫痪,短期休息后可好转,晨轻暮重。③多累及眼外肌及其他颅神经支配的肌肉、四肢及躯干肌,一般平滑肌和膀胱括约肌均不受累。④疲劳试验。⑤高滴度.AChR-Ab。⑥神经重复低频刺激阳性。⑦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
    (2)治疗:①抗胆碱酯酶药物:新斯的明、吡啶斯的明等。②病因治疗.A.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类.B.免疫抑制剂;C.血浆置换;D.免疫球蛋白.E.胸腺切除。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等渗性缺水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正确答案: (1)病因: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②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
    (2)临床表现:①恶心、厌食、乏力、少尿、但不口渴;②舌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干燥;③脉搏细速、血压不稳、休克。
    (3)诊断: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血液浓缩,尿比重高。
    (4)治疗:①原发病治疗;②静脉滴注平衡盐或等渗盐水;③尿量达40ml/h后补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青光眼的病因及治疗措施。

    正确答案: ①局部结构上的改变
    ②神经调节因素
    ③体液调节因素
    ④采食棉籽饼
    ⑤继发于虹膜炎、睫状体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休克的分类,常见病因及诊断治疗?

    正确答案: 分类:①失血性休克、失液性休克、创伤性休克②心源性休克、心脏压塞性休克③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细胞性休克
    病因:①低血容量:大出血,严重烧伤,大手术等②心泵功能障碍:急性心肌梗死大量心包积液等③心血管功能失常:重症肺炎,药物创伤氢化物等
    诊断要点:①有诱发休克的诱因②意识障碍③脉搏细速大于100/每分钟或者不能触之④四肢湿冷,胸骨不问皮肤指压征,皮肤花纹,粘膜苍白或者发绀,尿量大于30ml每小时⑤收缩压小于80mmhg⑥脉压差小于20mmhg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较基础血压下降30%以上
    符合1及234忠的两项,和567中一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低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正确答案: (1)病因:①长期进食不足;②应用呋噻米等利尿剂;③补液中钾盐不足;④呕吐、胃肠减压;⑤钾向组织内转移。
    (2)临床表现:①肌无力,一旦呼吸肌受累,可致呼吸困难;②软瘫、腱反身减退或消失;③腹胀、肠麻痹;④心律失常。
    (3)诊断:1.确定低钾血症。可根据:①血清钾低于3.5mmol/L;②心电图检查有低钾图像;③临床表现符合低钾血症。
    2.确定低钾的病因。包括:①详细询问病史如摄食情况,胃肠道症状,排尿及夜尿情况和利尿剂,导泻药和饮酒史;②实验室检查除钾,钠,氯外,还应检查血钙、镁,低钙、低镁和酸中毒可加重低钾血症。
    (4)治疗:1.急性低钾血症
    应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治疗;慢性低钾血症只要血钾不低于3mmol/L,则可先检查病因,然后再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补钾
    应根据血钾水平而决定。血钾在3.5~4mmol/L者不必额外补钾,只需鼓励患者多吃含钾多的食品,如新鲜蔬菜、果汁和肉类食物即可。血钾在3.0~3.5mmol/L时 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补钾。如果患者过去曾患心律不齐、充血性心力衰竭、正在用洋地黄治疗的心衰、缺血性心脏病和有心肌梗死病史者则应补钾。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者可只鼓励吃含钾多的食品,或口服钾制剂。血钾低于3.0mmol/L者则应补钾。
    轻症只需口服钾,以10%氯化钾为首选药。在口服钾制剂过程中应监测血钾。如果血镁低于0.5mmol/L,则应肌注50%硫酸镁。也可用10%的硫酸镁口服。
    重症患者(包括有心律不齐、快速心室率、严重心肌病、家族性周期性麻痹)应静脉滴注钾制剂,常用制剂也是氯化钾。在滴注过程中应监测血钾或用心电图监测。对合并有酸中毒或不伴低氯血症者宜补给31.5%的谷氨酸钾溶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中,缓慢静脉滴注,此时不宜用氯化钾。
    3.纠正水和其他电解质代谢紊乱
    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因中,有不少可以同时引起水和其他电解质如钠、镁等的丧失,因此应当及时检查,一经发现就必须积极处理。如前所述,如果低钾血症是由缺镁引起,则如不补镁,单纯补钾是无效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月经病的病因病机及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月经病的病因病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先天肾气不足,房劳多产,饮食不节,过度劳倦和体质因素等。其病机主要有脏腑功能失调、血气不和、冲任二脉损伤、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失调。诊断要点:多以主症为依据,并以主要症状命名。但应注意与相关疾病的鉴别,如月经后期、闭经当与妊娠期的生理性闭经相鉴别,经期延长、月经过多、崩漏等则需与胎漏、胎动不安、堕胎等出血相鉴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水痘、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应卧床休息,注意水分和营养补充,注意预防皮疹继发细菌感染,对症治疗;重症可选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首选阿昔洛韦,也可使用α-干扰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如何诊断ARDS?简述其治疗措施,以及ARDS病因


    正确答案: 病因:①休克②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③严重感染(败血症)④误吸(误吸胃内容物,淹溺)⑤吸收有害气体(氯气,光气)⑥急性中毒(急性药物中毒)⑦代谢紊乱(尿毒症)⑧过量补液(输库存血)⑨其他(妇产科疾病,其他急性疾病)
    诊断:①欧美ARDS联席会议:a急性起病b氧合指数(PaO2/FiO2)≤200mmhg(不管PEEP水平为多少)c胸部X线片显示双肺浸润阴影d肺动脉楔压(PCWP)≤18mmhg或者没有左房压升高的临床证据
    ②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有发病的高危因素b急性起病,呼吸频数和(或)呼吸窘迫c低氧血症,ALI时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hg,ARDS时氧合指数(PaO2/FiO2)≤200mmhgd胸部X线片表现为两肺浸润阴影e毛细血管楔压(PCWP)≤18mmhg或者临床上能除外心源性肺水肿
    治疗:原则:改善肺氧合功能,纠正缺氧,生命支持,保护器官功能,防止并发症,积极治疗原发病
    ①祛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有效的控制感染,是关键②氧疗:纠正缺氧为抢救患者的关键措施,高浓度给氧3机械通气:PEEP或者CPAP④维持液体平衡:限制液体摄入
    ⑤药物治疗:a非皮质类固醇药物b肺表面活性物质cNOd糖皮质激素⑥监测脏器功能,防止MODS⑦加强支持治疗,足够的热卡

  • 第13题:

    简述婴幼儿颌骨骨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定义:一般指出生后3个月以内的化脓性颌骨中央性骨髓炎,主要见于上颌骨。病因:血行播散(败血症,脐带感染)最多见;亦可由于黏膜皮肤的损伤和乳头感染引起;泪囊、中耳的化脓性炎症扩散亦可导致骨髓炎。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
    (1)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2)眶下、内眦及口内相应区前庭沟和硬腭等部位肿胀。
    (3)眶下、鼻腔、口内前庭沟、硬腭等部位溢脓。
    (4)慢性期形成瘘管,持续排出脓液、小死骨块和坏死牙胚。
    (5)探查瘘管可及粗糙骨面及感染牙胚,很少有大块死骨块。
    治疗:
    (1)急性期:全身抗感染,支持疗法;局部切开引流术。
    (2)慢性期:治疗偏于保守,注意避免切除未坏死骨质,保留未感染牙胚。

  • 第14题:

    简述带状疱疹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一、典型表现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病程一般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二、特殊表现:(1)眼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2)耳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发生,但多在皮损完全消退后或者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与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异有关,可表现为顿挫型(不出现皮损仅有神经痛)、不全型(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大疱型、出血性、坏疽型和泛发型(同时累及2个以上神经节产生对侧或同侧多个区域皮损);病毒偶可经血液播散产生广泛性水痘样疹并侵犯肺和脑等器官,称为播散型带状疱疹。
    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鉴别诊断:①本病有时需与单纯疱疹鉴别,后者好发于皮肤与黏膜交接处,分布无一定规律,水疱较小易破,疼痛不著,多见于发热(尤其高热)病的过程中,常易复发。
    ②偶尔也有与接触性皮炎混淆的,但后者有接触史,皮疹与神经分布无关,自觉烧灼、剧痒,无神经痛。
    ③在带状疱疹的前驱期及无疹型带状疱疹中,神经痛显著者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及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需加注意。
    ④单纯疱疹通常有在同一部位,有多次复发的病史,而无明显免疫缺陷的带状疱疹病人不出现这种现象。从水疱液中分离病毒或检测VZV、HSV抗原或DNA是鉴别诊断惟一可靠的方法。

  • 第15题:

    简述等渗性缺水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正确答案:(1)病因: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②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
    (2)临床表现:①恶心、厌食、乏力、少尿、但不口渴;②舌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干燥;③脉搏细速、血压不稳、休克。
    (3)诊断: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血液浓缩,尿比重高。
    (4)治疗:①原发病治疗;②静脉滴注平衡盐或等渗盐水;③尿量达40ml/h后补钾。

  • 第16题:

    问答题
    简述ARDS的主要病因、早期表现及主要治疗方法。

    正确答案: 主要病因有:
    ①各种损伤,如肺内损伤、肺外损伤和手术损伤;
    ②感染;
    ③肺外器官系统其它病变,如出血性胰腺炎等;
    ④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⑤其它,如颅内高血、癫痫等。
    早期表现:病人呼吸加快,呼吸窘迫感,一般的吸氧法不能得到改善,未必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肺部听诊无罗音,X线片一般无明显异常,肺部病变尚在进展中。
    治疗:
    ①呼吸治疗,初期可用持续气道正压痛气,进展期需插入气管导管并进行呼气末正压通气
    ②维持循环稳定
    ③治疗感染
    ④药物治疗,减轻炎症反应和肺水肿,改善肺微循环和肺泡功能
    ⑤其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简述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病因、诊断要点及治疗。

    正确答案: 病因:视盘局部血管病变,如炎症、栓子栓塞或动脉硬化;血粘度增加,如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眼或系统性低血压,如颈动脉或眼动脉狭窄,急性大出血;以及眼内压增高等。
    诊断要点:
    (1)眼底检查:早期视盘轻度肿胀呈淡红色,表面毛细血管扩张,多有局限性灰白色水肿,相应处可有盘周的线状出血,后期出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
    (2)视野缺损:常为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弓形或扇形暗点,与视盘的改变部位相对应。
    (3)颞动脉炎者:可触及索状物,并有压痛,往往无搏动,还可能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或脑神经麻痹(尤其是第Ⅵ脑神经麻痹)。
    (4)非动脉炎性:多见于40~60岁患者,可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25%~40%的对侧眼也会发病。
    (5)动脉炎性:较前者少见,主要为颞动脉炎(或称巨细胞动脉炎)所致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以70~80岁的老人多见。其视力减退、视盘水肿较前者更明显,且可双眼同时发病。若从症状、体征或血沉而疑为巨细胞动脉炎时,应做颞动脉活组织检查确诊
    治疗:(1)针对全身病治疗。
    (2)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以缓解循环障碍所致的水肿、渗出,对动脉炎性尤为重要,可大剂量使用,以预防另侧眼发作。
    (3)静滴血管扩张药,改善微循环。
    (4)口服乙酰唑胺,降低眼内压,以相对提高眼灌注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带状疱疹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一、典型表现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病程一般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二、特殊表现:(1)眼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2)耳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发生,但多在皮损完全消退后或者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与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异有关,可表现为顿挫型(不出现皮损仅有神经痛)、不全型(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大疱型、出血性、坏疽型和泛发型(同时累及2个以上神经节产生对侧或同侧多个区域皮损);病毒偶可经血液播散产生广泛性水痘样疹并侵犯肺和脑等器官,称为播散型带状疱疹。
    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鉴别诊断:①本病有时需与单纯疱疹鉴别,后者好发于皮肤与黏膜交接处,分布无一定规律,水疱较小易破,疼痛不著,多见于发热(尤其高热)病的过程中,常易复发。
    ②偶尔也有与接触性皮炎混淆的,但后者有接触史,皮疹与神经分布无关,自觉烧灼、剧痒,无神经痛。
    ③在带状疱疹的前驱期及无疹型带状疱疹中,神经痛显著者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及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需加注意。
    ④单纯疱疹通常有在同一部位,有多次复发的病史,而无明显免疫缺陷的带状疱疹病人不出现这种现象。从水疱液中分离病毒或检测VZV、HSV抗原或DNA是鉴别诊断惟一可靠的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如何诊断ARDS?简述其治疗措施,以及ARDS病因

    正确答案: 病因:①休克②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③严重感染(败血症)④误吸(误吸胃内容物,淹溺)⑤吸收有害气体(氯气,光气)⑥急性中毒(急性药物中毒)⑦代谢紊乱(尿毒症)⑧过量补液(输库存血)⑨其他(妇产科疾病,其他急性疾病)
    诊断:①欧美ARDS联席会议:a急性起病b氧合指数(PaO2/FiO2)≤200mmhg(不管PEEP水平为多少)c胸部X线片显示双肺浸润阴影d肺动脉楔压(PCWP)≤18mmhg或者没有左房压升高的临床证据
    ②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有发病的高危因素b急性起病,呼吸频数和(或)呼吸窘迫c低氧血症,ALI时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hg,ARDS时氧合指数(PaO2/FiO2)≤200mmhgd胸部X线片表现为两肺浸润阴影e毛细血管楔压(PCWP)≤18mmhg或者临床上能除外心源性肺水肿
    治疗:原则:改善肺氧合功能,纠正缺氧,生命支持,保护器官功能,防止并发症,积极治疗原发病
    ①祛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有效的控制感染,是关键②氧疗:纠正缺氧为抢救患者的关键措施,高浓度给氧3机械通气:PEEP或者CPAP④维持液体平衡:限制液体摄入
    ⑤药物治疗:a非皮质类固醇药物b肺表面活性物质cNOd糖皮质激素⑥监测脏器功能,防止MODS⑦加强支持治疗,足够的热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干槽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干槽症为拔牙常见并发症,其实质为牙槽窝的局部骨创感染。关于病因仍有争论,多认为创伤及感染是主要原因,此外与拔牙窝大,血供不良,抵抗力下降有关。
    (2)主要症状为疼痛,多发生于术后3~4天,疼痛为持续性,可向耳颞部放射。治疗效果不佳者,疼痛可持续1~2周。检查时,腐败型者可见牙槽窝内无血凝块,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牙槽窝内有腐败坏死组织,有明显臭味,骨壁有明显触痛,牙龈可见红肿,局部淋巴结可有肿大、疼痛,偶有发生张口受限、低热、疲乏等全身表现。
    (3)治疗干槽症主要原则为清创、隔离外界刺激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带状疱疹病因、诊断及治疗。

    正确答案: 带状疱疹的病因:本病为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皮肤病,该病毒具有嗜神经和皮肤特性。
    诊断:
    (1)群集的小水疱或丘疱疹沿神经走向呈带状排列,单侧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
    (2)发病多见于肋间神经或三叉神经,亦见于腰骶部及四肢。
    治疗:
    (1)及早给予抗病毒药物,可口服阿昔洛韦、泛昔洛韦或伐昔洛韦,疗程7~10天。
    (2)配合服用消炎止痛药,如吲哚美辛、布洛芬。
    (3)外用药以干燥、收敛、消炎为主,防止继发感染。可选用阿昔洛韦乳膏、1%金霉素软膏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