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首先引起()。
第1题:
肾小球滤过率(GFR)在下列哪个范围时应开始肾透析 ( )
A、<30ml/min
B、<10ml/min
C、<20ml/min
D、<25ml/min
E、<40ml/min
第2题:
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包括
A.肾血液灌流减少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B.肾小球病变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C.水中毒
D.肾小管坏死引起原尿回漏
E.肾小管坏死引起肾小管阻塞
第3题: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
A.肾血液灌流减少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B.肾小球病变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C.水中毒
D.肾小管坏死引起原尿回漏
E.肾小管坏死引起肾小管阻塞
第4题:
静脉输注大量生理盐水引起的尿量增加的机制是
A.抗利尿激素(ADH)释放减少
B.肾小球滤过率(GFR)增加
C.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D.肾小管液中溶质溶度增高
E.肾髓质渗透压梯度降低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肾小球滤过率(GFR)
第9题:
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首先引起()
第10题:
第11题:
高钠血症
高钾血症或代谢性酸中毒
尿比重偏高
尿比重偏低
血肌酐升高
第12题: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
原尿回漏
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
囊内压升高
以上均不对
第13题:
下列有关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核素进行GFR的测定,可以测定单个肾的GFR
B、测定GFR所用的显像剂只从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吸收或分泌
C、GFR测定可观察显像剂灌注双肾动脉,通过双肾滤过到达膀胱的全过程
D、GFR的正常影像中,膀胱开始显影时,双肾影已消失
E、GFR正常的影像中,不应出现输尿管显影
第14题:
A.GFR≥90
B.GFR在60~89之间
C.GFR在45~59之间
D.GFR在30~44之间
E.GFR在15~30之间
第15题:
饮用大量白开水引起的尿量增加的机制是
A.抗利尿激素(ADH)释放减少
B.肾小球滤过率(GFR)增加
C.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D.肾小管液中溶质溶度增高
E.肾髓质渗透压梯度降低
第16题:
静注高张葡萄糖引起尿量增加的机制是
A.抗利尿激素(ADH)释放减少
B.肾小球滤过率(GFR)增加
C.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D.肾小管液中溶质溶度增高
E.肾髓质渗透压梯度降低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慢性肾衰竭的血液透析适应证,有关GFR透析指征的描述,哪项正确()。
第21题: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重吸收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第22题:
尿钙降低,但尿钙与肾小球滤过率的比值增高
尿钙增高,且尿钙与肾小球滤过率的比值增高
尿钙降低,且尿钙与肾小球滤过率的比值降低
尿钙增高,但尿钙与肾小球滤过率的比值降低
尿钙增高,尿钙与肾小球滤过率的比值正常
第23题:
高钾血症或代谢性酸中毒
高钠血症、氮质血症
尿比重偏高
尿比重偏低
血肌酐升高
第24题:
血肌酐升高
代谢性酸中毒
尿比重偏高
高钠血症
高钾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