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养鸡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不仅可以防止啄癖发生,还可节约饲料5%~7%。A、捕捉B、剪冠C、断趾D、断啄

题目

()是养鸡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不仅可以防止啄癖发生,还可节约饲料5%~7%。

  • A、捕捉
  • B、剪冠
  • C、断趾
  • D、断啄

相似考题
更多“()是养鸡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不仅可以防止啄癖发生,还可节”相关问题
  • 第1题:

    肉仔鸡舍增加光照的目的是()。

    • A、促进生长
    • B、防止啄癖
    • C、延长采食时间

    正确答案:C

  • 第2题:

    如何防止鸡啄癖?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雏鸡和青年鸡群常易发生啄肛和啄羽现象。当饲养管理不合理时更为普遍。一般雏鸡到4周龄时,这种现象陆续发生,严重时造成大量死亡,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一旦形成恶癖,很难制止。发生的主要原因:1.日粮配合不当氨基酸不平衡,缺乏某种必需营养物质,特别是缺乏某种必需氨基酸、维生素、钙、磷、硫、食盐或微量元素不足,粗纤维缺乏等,都可引起啄癖发生。
    2.鸡群密度过大通风换气不良,氨、硫化氢、二氧化碳超标,鸡舍温度高,湿度大,鸡烦躁不安好斗,在育成阶段易引起啄癖。
    3.光照制度不合理鸡舍光照太强,日光直接射人鸡舍,或密闭鸡舍控光不严,有束状、散在光线射入。
    4.不同品种、不同年龄、强弱不一的鸡混养在一起,极易发生啄癖。
    5.喂饲程序不规律有时间隔时间太长,水料不足,鸡时常有饥渴感也引起啄癖发生。
    6.饲料加工不合理经常喂块状大的动物性饲料,如小鱼、小虾、蚕蛹等。
    7.鸡外伤出血直肠或输卵管脱垂,鸡螨病、鸡虱等体外寄生虫刺激等都会诱发啄癖。
    8.鸡发生生理性换羽毛管发痒,自啄发痒部位,往往其他鸡也跟着去啄。
    9.鸡患白痢杆菌病、法氏囊病早期容易发生啄肛现象。
    防治措施:1.断喙是防治啄癖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首次断喙可选择7-10日龄,第二次断喙可在12-14周龄进行,尽量把喙修成斜面,既防止啄癖,又可以节省饲料。
    2.日粮合理搭配,尽量喂全价日粮除满足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需要外,在日粮中添加0.2%的蛋氨酸或1%—2%羽毛粉,或2%-3%苜蓿草粉,能有效地预防啄癖发生。
    3.日粮中补充硫酸钙(天然石膏粉)每只鸡每天给1—3克,连用15天,或在饲料中添加0.6%-1%的硫酸钠(芒硝)。在乎养鸡舍内放置矿物质饲槽(装入壳粉、骨粉、木炭末、食盐等),或在运动场上撒些炉灰渣子、无污染的山皮土、膨润土等,任鸡自由啄食,都能较好的预防啄癣发生。
    4.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注意卫生,保持舍内空气流通,调节好舍内的温度和湿度。鸡群密度要合理,防止拥挤。产蛋箱要充足,及时拣蛋,破损蛋绝不能留在产蛋箱内。
    5.制定合理光照制度严防光照忽长忽短,忽强忽弱,减少强光刺激。产蛋鸡光照强度每平方米1瓦左右。能看到吃食饮水便可。尽量使鸡群安静,减少应激反应,可减少啄癖发生。如果采用荧光灯管时,灯管上盖上一层绿色与粉色乔其纱对预防啄癖效果良好。
    6.消除诱因发现顽固啄癖的鸡及时隔离或淘汰,以防蔓延。对被啄伤的部位及时涂抹紫药水,切忌涂抹红药水。

  • 第3题:

    断喙是防止啄癖的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笼养家禽的不容易发生的异常行为是()

    • A、鸡的刻板症
    • B、啄癖
    • C、异食癖
    • D、食欲减退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家禽断喙的好处是可节约饲料和防止啄癖。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肉仔鸡舍增加光照时间的目的是()。

    • A、促进生长
    • B、防止啄癖
    • C、延长采食时间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某养鸡场饲养蛋雏鸡出现啄癖现象: 雏鸡断喙的长度:上喙()处。

    • A、1/2
    • B、1/3
    • C、2/3
    • D、1/4
    • E、3/4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怎样避免花尾榛鸡雏发生啄癖?


    正确答案: 花尾榛鸡中雏期特别易发生啄肛,啄羽等恶癖。为防止啄癖发生,应该在10~15日龄断喙。在断喙之前于饮水中添加维生素K、维生素C,以减少出血。断喙时上喙切去喙尖到鼻孔的1/5~1/4,下喙不断。断喙后,应该在饮水中加入阿莫西林以防感染。弱雏可以不做断喙处理。
    当发生啄癖时,必须将被啄伤雏鸡取出单独饲养并给予适当治疗。发现有啄癖的鸡应该隔离喂养或再次断喙,也可以将其放到其他月龄偏大的群中改变其啄癖恶习。

  • 第9题:

    吃浆是调制生荤馅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填空题
    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最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应用这一方法,不仅可以把()与()分离,还可以把沸点不同的物质以及有色的杂质等分离。

    正确答案: 液态有机化合物,挥发性,不挥发性物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如何防止鸡啄癖?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雏鸡和青年鸡群常易发生啄肛和啄羽现象。当饲养管理不合理时更为普遍。一般雏鸡到4周龄时,这种现象陆续发生,严重时造成大量死亡,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一旦形成恶癖,很难制止。发生的主要原因:1.日粮配合不当氨基酸不平衡,缺乏某种必需营养物质,特别是缺乏某种必需氨基酸、维生素、钙、磷、硫、食盐或微量元素不足,粗纤维缺乏等,都可引起啄癖发生。
    2.鸡群密度过大通风换气不良,氨、硫化氢、二氧化碳超标,鸡舍温度高,湿度大,鸡烦躁不安好斗,在育成阶段易引起啄癖。
    3.光照制度不合理鸡舍光照太强,日光直接射人鸡舍,或密闭鸡舍控光不严,有束状、散在光线射入。
    4.不同品种、不同年龄、强弱不一的鸡混养在一起,极易发生啄癖。
    5.喂饲程序不规律有时间隔时间太长,水料不足,鸡时常有饥渴感也引起啄癖发生。
    6.饲料加工不合理经常喂块状大的动物性饲料,如小鱼、小虾、蚕蛹等。
    7.鸡外伤出血直肠或输卵管脱垂,鸡螨病、鸡虱等体外寄生虫刺激等都会诱发啄癖。
    8.鸡发生生理性换羽毛管发痒,自啄发痒部位,往往其他鸡也跟着去啄。
    9.鸡患白痢杆菌病、法氏囊病早期容易发生啄肛现象。
    防治措施:1.断喙是防治啄癖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首次断喙可选择7-10日龄,第二次断喙可在12-14周龄进行,尽量把喙修成斜面,既防止啄癖,又可以节省饲料。
    2.日粮合理搭配,尽量喂全价日粮除满足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需要外,在日粮中添加0.2%的蛋氨酸或1%—2%羽毛粉,或2%-3%苜蓿草粉,能有效地预防啄癖发生。
    3.日粮中补充硫酸钙(天然石膏粉)每只鸡每天给1—3克,连用15天,或在饲料中添加0.6%-1%的硫酸钠(芒硝)。在乎养鸡舍内放置矿物质饲槽(装入壳粉、骨粉、木炭末、食盐等),或在运动场上撒些炉灰渣子、无污染的山皮土、膨润土等,任鸡自由啄食,都能较好的预防啄癣发生。
    4.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注意卫生,保持舍内空气流通,调节好舍内的温度和湿度。鸡群密度要合理,防止拥挤。产蛋箱要充足,及时拣蛋,破损蛋绝不能留在产蛋箱内。
    5.制定合理光照制度严防光照忽长忽短,忽强忽弱,减少强光刺激。产蛋鸡光照强度每平方米1瓦左右。能看到吃食饮水便可。尽量使鸡群安静,减少应激反应,可减少啄癖发生。如果采用荧光灯管时,灯管上盖上一层绿色与粉色乔其纱对预防啄癖效果良好。
    6.消除诱因发现顽固啄癖的鸡及时隔离或淘汰,以防蔓延。对被啄伤的部位及时涂抹紫药水,切忌涂抹红药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锅内协调磷酸盐处理不仅可以防止(),还可起到防止()的作用。

    正确答案: 钙镁垢 碱性腐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怎样防治雉鸡啄癖?


    正确答案: 啄癖是指雉鸡啄羽、啄肛等现象的总称。主要是日粮营养不均衡和环境不适造成的。
    日粮中要有高质量蛋白质和适量的纤维素,保证无机盐、维生素的供给和适宜的生活条件。其次控制密度、设沙浴池、设产蛋箱、戴眼罩、定期驱虫等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断喙往往是最有效的控制方法。

  • 第14题:

    啄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啄癖原因:饲料缺乏营养;饲养管理不良;不合理混群饲养;寄生虫感染;泄殖腔或输卵管脱露出体外时,其鲜红的颜色就会招惹其他鸡只来啄食;笼养运动少,易发生啄癖!
    防治:禽群发生啄癖后,应尽快寻找引起啄癖的具体原因并尽快消除并加以用药,同时及时将被啄伤的鸡移走,以免引诱其他鸡追啄食,断缘是预防啄癖的方法。

  • 第15题:

    简述引起啄癖的原因,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原因:鸡的啄癖与高温,高饲养密度,强光照或不良通风有关。
    防治措施:适时断喙是防止啄癖出现的最有效的手段,补切,配合改善室内环境,降低饲养密度,改进日粮,采用10LX光照制度。

  • 第16题:

    简述啄癖发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 ①管理饲养密度过大,活动空间小,食糟和饮水器不足,极易出现啄癖;通风不良,鸡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以及鸡舍内湿度太大时,会破坏鸡的生理平衡。环境温度过高,特别是在高温高湿下,鸡显得烦躁不安,啄癖较多;光照太强,易神经质,发生啄癖。
    ②营养饲料在营养配合不够平衡、全面,则极易引起啄癖的发生。
    ③生理因素鸡特别喜欢红色。如有一只鸡发生外伤出血后,其他鸡就会追逐,从而造成鸡只的死亡。换羽时,由于皮肤发痒,也易引起啄癖。
    ④疾病因素体外寄生虫较多,没有及时驱虫;其他继发性疾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疾病预防工作未跟上,清洁卫生较差,是引起啄癖的诱因。

  • 第17题:

    养鸡生产中如何防止饲料浪费?


    正确答案: (1)使用优质全价饲料。优质饲料营养全价,料蛋比一般为2.4~2.8:1;低质饲料使鸡的采食量过多,从而使料蛋比也随之增加。
    (2)蛋用种鸡和肉用种鸡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可减少种公鸡的饲养数量。自然配种蛋用种鸡一般1:10~12只,肉用种鸡一般为1:7~8只,而人工授精为1:20~40只,这样通过减少种公鸡的饲养数量,达到节省饲料的目的。
    (3)及时淘汰停产、病、弱、残鸡,这类鸡不产蛋,每天食用一定量的饲料,就是一种浪费。在生产中要及时淘汰,节省饲料。
    (4)注意饲料保存,防鼠害,防潮湿,防发霉变质。
    (5)料槽、水槽安装要合理,防止撒水,造成饲料潮湿,防止鸡扒料。要少喂勤添,及时清扫落地料。
    (6)冬季提高鸡舍内的温度,温度过低鸡的采食量加大,造成饲料浪废。   (7)对饲养人员进行敬业教育,提高对节省饲料观念的认识。在保证产蛋量的情况下,同时实行节约饲料有奖的制度,对浪费饲料进行适当的惩罚。

  • 第18题:

    蛋鸡啄癖产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强光照,饲养密度大,营养不平衡,不良通风

  • 第19题:

    从饲养的角度出发防止鸡啄癖的措施是()。

    • A、提高饲料中的能量、蛋白质水平
    • B、饲料营养充足、平衡
    • C、增加饲料钙、磷含量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某养鸡场饲养蛋雏鸡出现啄癖现象: 防止啄癖最有效的方法是()。

    • A、降低室温
    • B、加强通风
    • C、减少密度
    • D、遮暗光线
    • E、断喙

    正确答案:E

  • 第21题:

    锅内协调磷酸盐处理不仅可以防止(),还可起到防止()的作用。


    正确答案:钙镁垢 碱性腐蚀

  • 第22题:

    填空题
    鸡群发生啄癖时,应减小密度并增加光照时间以()。

    正确答案: 减轻病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啄癖

    正确答案: 啄斗是鸡的一种生物学习性,如啄去身上的赃物,从尾脂腺啄取油脂涂在羽毛上,为争夺地盘和采食空间或争夺配偶也要进行激烈的战斗。自然状态下,战败鸡只要俯首逃跑就可以免受攻击。因此,很少有鸡被啄死,笼养鸡被困在笼中饲养,许多行为都不能进行,一旦发现异物就会引起好奇心而去啄它,有时模仿别的鸡啄尾脂腺或者啄其他雏鸡肛门后面的粪便,一旦啄出血来,会有更多的鸡一齐去啄,红色和血腥会进一步激发鸡的啄欲,形成啄癖。鸡一旦形成较严重的啄癖,即使采取断喙或其他措施,也不能完全控制。一旦喙长出来又会有啄肛、啄羽现象出现。鸡出现啄癖与高温、高饲养密度、强光照或不良通风有关。适时断喙,是防止啄癖出现的最有效的手段。
    解析: 暂无解析